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古樟感怀
正文

古樟感怀

通道

樟树,是南方极常见的一种树,属于常青乔木,其叶不阔,高大者少,没有白杨树的挺拔伟岸的英姿,没有杨柳的飘逸婀娜身形,说不上珍稀名贵,但她四季常青,枝繁叶茂,青翠欲滴,一团团儿的像绿色的大蘑菇,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油油的亮光。南方的人们着实的喜爱她,凡有人集居处,都可觅其踪影,城镇的大道路旁一排排儿的清爽靓丽,广场边庭院里的二三颗似伞盖的遮覆;农家在樟树的遮覆下风情满满,乡间的坝前路口的大的一颗,树下清凉而爽快。

在我所居住的县域,是南国典型的丘陵地貌,虽然少有一片片儿的樟树林,但一颗两颗的,大颗小颗的随处可见,即使樟树很多,因为其主干粗壮高大者可划为板,木质纹理缜密,抗燥而不开裂,是上乘的木雕材料,有可观的经济价值,逐利的人们往往将可用者伐之,所以,上古的樟树是少之又少的。虽然如此,我们县方圆百里的县域内,仍存留着有两颗很知名的古樟。

一颗是“桥头樟”。县城的南边处,有一条小河自东向西傍城流过,南北向入城的大道有大桥横跨小河,桥的北头就有一颗大古樟,因树所在的位置特别,人们俗称“桥头樟”。“桥头樟”不高,主干粗而矮,虽高不过3米,但四人才能合围,矮矮的树墩儿上几根粗大的枝旁逸斜出,盘散开来,横伸数米,整树高不过五层楼,树冠很阔,茂盛的枝叶簇拥着,密密的一团,宛如规则的绿色华盖。据临近乡民传说:桥头樟原为此为土地神庙前的风景树,世世代代的乡民如有破土作为,必于此处祭祀土地神灵,以求圣灵福佑保破土平安,特别是有乡民终老下葬,必举行祭祀仪式,祈求入土为安。几十年前,土地神庙遭完全破坏,但这颗樟树则留了下来了,久而久之,周边的人们将内心的土地神寄托在这颗树上,且偶有乡民拜揭。近年,城市建设,土地开发,热潮滚滚,此地被列入开发地,某日,工程队的挖掘机在此施工,第一次遇到此古樟便熄火,驾驶员惊愕十分,未敢前行,工头掂量厉害,压迫驾驶员施工,第二次再熄火,驾驶员彻底惧怕了,拒绝施工,无奈的开发项目头目以重金赏之,重赏金之下的一勇夫顶替原驾驶员施工,结果挖掘机仍然是熄火。接着,任凭开发商赏金数额多大,再也没有人敢施工了,无奈之下,开发项目虽然损失了一大笔,但留下了这棵古樟,且为古障堆砌了凸台,留下古樟生存的空间,现今,她是县城里最古老的一棵树,她展示着独特的风情,依然鹤立在桥头,观往来人流,赏世态变迁。

另一颗是“码头樟”。在我们县域,湘江自北向南流经全县,距县城约40余公里的淦田镇的湘江边有个“红石码头”,码头旁有颗很大的古樟,人们习惯置称之为“码头樟”。“码头樟”临江生长,树下便是码头,码头不大,是十分的简陋原始的小野渡,仗许宽的石板铺就的阶梯自江岸伸向江下,码头上的古樟,主干高不过4米,四人才能合围,四根粗大的枝横生斜出,向四周伸展,树冠很阔,枝叶茂盛,宛如不甚规则的绿色伞盖。据乡民传说:早年,江两岸的乡民较多的依赖江上交通,人员往来,物品运输,红石码头很是繁忙,因码头远离山坡,夏天日照强烈,往来的人们炎热无比。某日,大慈大悲的观音圣母天上云游,发现码头的人们炎热难耐,于是在此抛下一根树枝,不日便长成一棵大樟树,自此,往来码头的人们在樟树下累了歇脚,热了纳凉……。日长地久,人们享古樟荫佑,念圣母恩泽,抗江洪冲刷,止刀伐相向,今日之“码头樟”依然如故,生机盎然,伴北去湘江,佑来往渡客。

“桥头樟”和“码头樟”,是县域内最古老的樟树,经林业部门科学考证,这两颗樟树树龄约在7-800年左右。 经近千年的风雨沧桑,数十辈人间历炼,这两颗古樟得以留存至今,不得不令人感叹。慎思之发现,自人主宰世界,树木存留与否自然是人而为之,以此两古樟得以留存原因大至有三:其一是,两颗古樟的主干不高,实用价值低,贪利着忽略之;其二是,生长在路口码头要道,荫佑者众,破之,犯众怒;其三是,人们将神灵依附于树,出于对神灵的敬畏,破之惧其报应。

儿今,“桥头樟”和“码头樟”,已是知名的地标,也是附体的神灵,她们保护着生态,护佑着生灵,绿化着市井,美化着乡村,她们不仅仅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古树,亦是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之点滴。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6 3: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