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光松叔(乡村记忆之十八) |
正文 | 光 松 叔 一九八六年秋天,枯黄的树叶纷纷飘落的时候,我们村里唯一的“五保户”光松叔上吊自尽了。 光松叔是个瘸子,左腿膝关节以下被截肢,靠拄着两根拐杖艰难地行走。听村里的老人说,光松叔的腿是解放前夕,在九江城的江边码头扛棉包时摔断的,因为救治不及时,被迫截了肢。当时,光松叔还是个刚二十出头的小伙子。 光松叔年纪轻轻就成了残疾人,这对只有一个独子的父母来说,打击实在太大了。不到一年时间,还在壮年的光松叔的爹娘就愁白了头,忧弯了腰。为了不加重爹娘的心理负担,年轻的光松叔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尽管他心里有许多悲苦,可他从来不在爹娘面前表露出来。好在善良的乡亲们总是尽力照顾光松叔,以前的合作社后来的生产队都挑选一条最温顺的耕牛交给光松叔放养。这让光松叔心情开朗了很多,让他觉得自己还有点用,不完全是个废人。 父母在世的时候,光松叔还没感受到孤苦无依的滋味;父母相继去世后,光松叔真正体会了生活的艰难。单是日常的洗衣做饭,就让光松叔狼狈不堪。光松叔爹娘在世的时候,想尽了办法想给儿子成个家,可光松叔那样的状况,正常的姑娘哪个愿意跟他哟。有一年,光松叔的爹打听到离我们村十里地的胡家墩有个满脸麻子且有癫痫病的老姑娘,于是多次托人去说媒。开始,姓胡的老姑娘对光松叔还挺满意。的确,尽管光松叔的腿残废了,可他念过两年书,还在九江城的码头干过活,也算是见过一点世面的人。可正准备筹备婚礼的时候,女方的父母变卦了。因为后村一个最近死了老婆的姓周的中年人亲自找上门来了。胡姑娘的父母几乎没怎么犹豫就选择了姓周的。是呀,一个残疾人一个随时可能发癫痫病的人将来靠什么过日子呢?姓周的虽然有孩子,但他强壮,有力气,家里又急需一个女人,应该靠得住。擦肩而过的婚姻对光松叔的打击很大,他已经能想象到后半辈子的日子将是多么孤苦多么凄凉。 光松叔的爹娘带着无限的牵挂相继离世后,刚四十出头的光松叔的行动越来越迟缓,神情越来越呆滞。为了防止意外,队长不再安排光松叔放牛。在生产队群众大会上,全体社员一致同意光松叔“吃五保”。 光松叔走上绝路,可能是因为孤独。村里的小学生上学放学的时候,总能看到光松叔坐靠在村口的老樟树下,不过,他们不知道,光松叔坐在那里的目的是看看他们这些娃娃们。光松叔想和娃娃们套近乎,可不懂事的娃娃们大多不理睬他。有时,光松叔带着自制的干红薯片或腌萝卜条来哄娃娃们,可娃娃们吃过东西后,就一哄而散,都离他远远的。村里的小学生当中有几个捣蛋鬼总是恶作剧地收藏光松叔的拐杖,让他不能动弹。尽管村里任何路过的大人都会帮光松叔找回藏在水沟里或矮墙后的拐杖,可光松叔那苦涩的表情那悲戚的眼神,让男人心情沉重,让女人鼻子发酸。如果他们知道捣蛋鬼中有自己的孩子,晚上肯定会在孩子的屁股上留下清晰的竹条或巴掌的痕迹。光松叔听说村里的孩子因为他而挨打的事情后,就很少去村口闲坐了。 光松叔厌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他越来越觉得自己是个无用的人,是拖累别人的包袱。以前,生产队分粮分油的时候,队长总会派人把光松叔的那一份送到他家。每次,光松叔都会唠叨:“大家的口粮都不够吃,还要供养我这个废人。”因此,光松叔总想尽力为集体做点事情。农忙时节,他会主动去照看刚卸下犁耙的耕牛,生产队在大晒场晒稻谷的时候,他会不请自来赶鸡轰鸟。平常,大人们都在田地里干活的时候,光松叔就坐在村前池塘边的一块大石头上,阻止懵懂的小孩子到池塘边玩水。这让家中无老人照看孩子的社员少了一份后顾之忧。 光松叔临死的前两年,村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原来的生产队名存实亡了。这两年,光松叔的口粮是还挂着名的老队长挨家挨户收的,虽然每户不过十斤谷子一两油,可光松叔更强烈地觉得自己是个包袱,拖了全村人的后腿。尽管从未听到村里人抱怨,但光松叔沉重的心理负担无法消释。村里人积极响应政府号召,都在努力“发家致富奔小康”的时候,孤独绝望的光松叔平静地选择了死亡。 光松叔选择深秋农闲的季节自尽,是因为他想尽量减少村里人的麻烦,他还担心抬他上祖坟山,会耽误“八仙”们的农活。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