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思考曹操
正文

暑假无聊,继《汉武大帝》、《康熙王朝》之后,我居然又看完95集的史诗大剧《新三国》。赏罢,回味无穷、感触良深。在此,我且不论其中有多少的情节偏离史实,也不论其中有多少的错乱逻辑,仅从人物塑造上,我觉得《新三国》的是成功,尤其是曹操。

如果要给三国的英雄人物排序,曹操当仁不让位居榜首。

从历史的角度看,曹操是的“奸雄”的代言人,可谓一奸到底。“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众奸之大,其余的诸如:巧取官渡、豪夺徐州等,在此不一而足。从社会的角度看,曹操则是黑的代表,也可谓一黑到底,不留一点白瑕。这一点在李宗吾的《厚黑学》中剖析得淋漓尽致。书中如是写曹操的黑心:“三国奸雄,首推曹操,他的特长,全在心黑:杀吕伯奢,杀孔融,杀杨修,杀董承伏完,又杀皇后皇子,悍然不顾,并且明目张胆地说:“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心子之黑,真是达于极点了。”

而《新三国》中冲破了历史与社会给曹操的定型镜,我不想多加褒贬论证,仅从剧中的曹操临死的台辞便可见一斑。直至死的最后一刻,他依然重复着那句剧中他一生说过多次的话:

“世人昨日看错我曹操,今日又看错我,也许明日还看错我,但我仍然是我,我从来不怕别人看错我。”仅此可见导演的用心良苦啊!

这一剧情当时令我十分震憾,惋惜这一代雄才的殒落的同时,更敬佩其高屋建瓴的大气和忍辱负重的胸怀。其实,想一想,曹操并非一奸到底,亦非一黑到底,很多事情其都是不得以而为之。况且不论从历史还是新剧本中,曹操也有其忠义之面。试想倘若丝毫不忠,为何要刺董卓、手屋兵权至死而不篡帝位?再者,如果他丝毫不义,又为何数次不杀齐备?还有那送陈公台最后一程的感人情节又是为何?不禁想起大清王朝的帝王康熙用苦役——-洗马桶逼死容妃那凄凉的一幕。容妃死后,在她的陵墓边,康熙说了一句发人深省的话:“你是扎在朕心头上的一根刺啊,这刺啊,扎进去痛,拔出来更痛。”其实每位帝王的一生又何止一根刺呢?同样,蓝齐儿格格、李光第、姚启圣不也是康熙心头里的刺吗?世人可会因此而否认康熙是一代贤明帝王呢?不会!吕伯奢、孔融,杨修,董承伏还有那刘备、汉献帝、还有皇后皇子不也是曹操心头里的刺吗?但世人为何却要给曹操冠以一个“奸雄”的头衔呢?因此,新三国导演高希希似乎是想让世人明白一点,曹操的奸其实只是表面,实情是曹孟德做事过于坦荡啊!所以,是该为曹操翻案的时候了。

当然,这一翻或许翻出很所谓学者与媒体的骂声来,但我觉得网络与观众的骂声是正常的。因为,中国的电视剧从来都是有人骂有人扬,一边骂一边评论,一边评论一边热播。作此评论,我想我也挨骂,但我依然佩服高导演这一大胆改动,也佩服他高屋建瓴的卓见。比较而言,我倒有点觉得李宗吾先生的言论有偏僻极端之辞,过于表面而没有真善美了。

赏完全剧,回味无穷。我想曹操是一块石头,一块败絮其表,金玉其中的石头;一块大忠似奸,大真似伪的石头。其实,历史长河、现实生活中又何止一个曹操呢?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1:4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