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我的老师
正文

我的老师

粉墨是梦

时间如手心里捧握的沙,在你还没感觉到他的流失时,它却悄悄的无声音的在指缝里一绺绺溜掉 ,只留一声声叹息。我不是学生已接近三十年了,自己从教也快三十年,心里一直挂牵着一位我初中语文老师——巨三岗先生。

我升入初二的那个秋季开学初,唐藏学校调入一位关中老师,三十一、二,长着一头浓密乌亮的卷发,平直舒展的漆眉,乌黑闪晶的双眼,整齐瓷白的牙齿,瘦削的双肩,高个儿。就这儒雅的外形,穿一件白的良短袖,在这个偏僻,瘦小的学校,就是新事。引得学生走过他身边都会回望探究。

老师是怎么开始给我们上课的,我已回忆不起来了。只记得他的课太太有趣,太太生动,我们这一级有一百左右的学生,被分成两个班,巨老师代二班语文,一班是另一位老师教授,每到巨老师的课,一班学生就走班到二班来上。四个人挤一张桌子,教室众压压一片。学校只好把语文课排成大课来上。同学们都期待他来上课。

那天该上《孔乙己》一课了,先生一袭青布长衫,右手执一碟颗数不多的茴香豆,左手夹一叠讲义。同学们一见,纷纷挺直身体,定定注目老师,那节课老师就在过道、讲台,缓缓地踱着方步,时而吴侬软语,时而秦韵洪调,时而啜饮一杯绍酒,时而品咂一颗茴香豆。我方佛看见清末一个落第的秀才,一个人踽踽独行在江南某个狭长幽深的青石小巷,最后孤独凄凉的死在某个低矮仄立的小屋中。课上到最后,全班同学都泪眼汪汪,老师意犹未尽,余音未决。下课了,学生稳坐条凳,目送老师背影。

那个时候,我们大多十三、四岁,有同学蜻蜓点水般开始阅读《红楼梦》,我们对其中的深意,人物关系不解。课闲我们总是聚在老师宿舍门口,问一些五花八门的问题,老师解答疑惑。《红楼梦》从此在为生的心坎上沾了一席。

同学们最爱上老师的作文课。老师先讲评学生的优秀习作,他在讲台上评读文章,歌之舞之,吟之诵之,被评的同学心里甜津津的。接着就是老师的下水习作了。记得最清的是老师写“钓鱼”,一连串用了几个动词,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故事情节跃然眼前。我们也涌现出一批写文章好的学生,当然我也在其中。从此我钟情于写作,人生一大乐事便是写作。

老师更引人入胜的是他的朗诵。一次学校活动,巨老师在全校师生面前,即兴朗诵《沁园春、雪》,如洪钟大吕,气势昂扬。他音落罢,会场掌声雷鸣般响起,如潮水般不绝,同学们很激动,全呼:“巨老师,再来一个!——”。老师不能落座,又一首《观沧海》起,那种气象、神情、感情,真如一代乱世之枭雄也!令我们起敬,起敬,又起敬。神往,崇拜。

长大后看的多了,知道先生的教学风格同民国时期的李叔同,辜鸿铭,陈寅恪的大师如出一辙,我们在他的课堂上或哄堂大笑或聚精凝神,老师传神我们会意。我们兴奋、沉思。有才有学识有思想的先生,谁都喜欢。

时光在我们潜心的学习中,走过了两年,离开学校离别同学的日子很快就到了。毕业晚会上在我们不情愿中,炙热的开始了。那晚他穿了一件白色短袖 ,拿了一把口琴,为我们先吹一曲《红莓花儿开》,后来他还吹了几首歌,歌名 已不记得了,只是我们学生哭成了一片海,老师也有蒙蒙泪光。。

后来先生调离唐藏学校,有听说改行了,先生又做了西安某杂志编辑,后来就没有了消息。先生终于做了自己喜欢的事。可是他却不知他的两年代课,却影响了一个人的一生。

想象算算老师也是花甲高年,晚照衣襟。自从一别,再无遇见。我与先生的缘分,命里注定也只有这两年。遗憾不能多感受先生的才学。

而今我逆着时光行走,只是想再次遇见你,向你问安。每每想起老师的课堂,就会有快乐的春花望露感觉。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0 13:5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