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张说《论语》·连载309 |
正文 | 张说《论语》·连载309 14.42,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白话)子路问什么是君子。孔子说:“自我修炼以保持恭敬的态度。”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接着说:“修养自己,使人们安乐。”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来使百姓安乐,尧舜大概还没能完全做到呢。” (张说)后代读书人流行的处世格言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孔子显然对此嗤之以鼻。孔子认为,无论穷或达,君子都必须以天下为己任。本节阐述的就是这一思想。 君子必须修身养性,自我锤炼,那是为了加强自己的能力和德行,最后的目的不是为了“独善其身”,而是为了能以认真恭敬的态度待人处事,能使周围的人和天下人安居乐业。一句话,读书人要心怀天下,扶民济世。那时代诸子百家都强调自我修炼,但只有儒家以干预社会的目的来修炼,道家则一贯主张顺势而为,势不顺那就躲起来“独善其身”,自得其乐。而儒家认为君子在不顺的时候,也要“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李白)。 孔子最后说:把自己修炼好了,以自己的能力使百姓安居乐业,这是最杰出的领袖尧舜都难以完全做到的。意思就是,只要有济世之心,尽力朝“安百姓”的方向努力,能做多少就多少。这才叫君子。 14.43,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注释——原壤:孔子的老朋友。原壤母亲死了,孔子帮他治丧,他却站在棺材上大声唱歌。孔子只好假装没听见。夷:箕踞。俟:等待。孙:同“逊”。弟:同“悌”。胫(jìnɡ):小腿。) (白话)原壤两腿叉开坐在地上,等着孔子。孔子骂道:“你小时候不讲孝悌,长大了无所作为,老了还不死,真是个害人贼。”说完用拐杖敲敲他的小腿。 (张说)本节其实有两个互不相关的含义。首先,本节带出了一句名言“老而不死是为贼”。这句话现在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符合自然之道的睿智之言。因为自然之道就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前浪”不死,“后浪”也就死无葬身之地了。于是有些人就用这句话来否定“老而不死”之人。从自然的角度看,老而死是正常的,老而不死是不正常。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与幼都是大自然的刍狗,幼者是大自然寄予希望、加以扶植的刍狗,而老者是大自然准备抛弃的刍狗。老而不死,岂非硬撑着不想当“刍狗”,这是违背自然之道的。由此看来,如今的科学在拼命朝“老而不死”的方向努力,是违背自然之道的愚蠢之举。 本节的另一层意思其实非常简单。老而不死的原壤是孔子的老朋友。孔子一边骂他,一边却在帮他干活,这说明“老而不死是为贼”是好朋友之间开玩笑的话,不是严肃的理性结论,不是孔子在原则上否定“老而不死”。当然,孔子如果活到现在,肯定会说:2500年前我说这句话是开玩笑,现在我再说一遍,那可不是开玩笑!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