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那些年吃水的问题 |
正文 | 我们那个小村庄,住的都是同一个姓,更明确地说都是一家人,分别是两个亲兄弟传下来的。我们是一个小家族,有族长,有族谱,有族规。到今天任然成立,想一想该是多么的落后。但他确实有一定的存在价值,每年的清明节,族长都会组织起一家人,分批分股的进山,然后就是一次族人的团聚! 说起团聚,2001年是一个不可忘却的光年。那一年,在外打工的在家耕田的无论男女老少都团结了起来,做什么——我们村庄由于地形的原因没有就地的水源,只能到别的村庄去引水。 那个村庄占了水源的甜头,自然比我们村庄富裕得多,之前没有引水的时候,我们都是用木桶,胶壶(25kg)甚至是装肥料的水袋去挑去背。那不是几分钟就搞定的事情呀,一个来回得三个多小时,又是那种长满草的山路,天气放晴还好走一些,不然别说是水,就连人的小命,一个不小心可能就葬送在山腰。 那一年集体大行动,先凑钱买管子(胶管5分),由于人少,凑的钱不够,第一次的水没有直接到家,但来了大半路,喝着香甜可口的水,每个人脸色都洋溢着满满的幸福。后来决定再次凑钱,成功地把水引到家门口,这时候的水不用挑不用背了,每家每户都改用拧。但还有一个缺点,没有人去拧水的时候,那远道而来的客人,可就是这么流淌着浪费,必须得建一个水池,作为储藏…… 拖到了第二年,整个大家族齐手修建水池,可是穷呀,买不起钢筋水泥呀!怎么办?我爷爷说,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财富不能丢啊——用黄泥做水泥,木材作钢筋。之后水源的问题算是解决了一大半。有了这些水,确实节省了太多的力气和时间,但总是不稳定,每隔一段时日又停水了。要么下一次雨就堵塞(管子太小),塞一次就得排一次空气,排空气可是一件体力活呀,用人是不可行了,得用气枪。那时候流行赶马车,所以找气枪不是件难事。重要的是朝水管打气的时候,那是老式的气枪,一拉一压的那种。刚开始打的时候很是轻松,可越打气压就越大,压下去的劲就得越大,一次成功的排空气大概得五个小时左右,打气的人可是一个接着换一个呀!这不算是太严重了,重要的是他们村的有些人不甘呐,说是白拿了他们的水,时不时的会去搞破坏!要么在源头拔水管,要么就在某个地方把水管弄破……很是伤脑筋。后来通过几次协商,决定每月每个人头交2毛钱的水费等规则以后,才真正的稳定下来。 我爷爷知道这股水来得不易,就在水池的正面刻了这么一行字“吃水不忘挖井人”来教育我们这些后来人。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