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老家的年味之熬年糖
正文

文/向往森林

赶在年边熬上香甜酥脆的年糖,是老家祖辈相传的一件大事,与杀年猪足以相提并论。

记忆中,熬年糖是母亲最辛苦的时候,她几乎要围着土灶台转上一整天。清晨天还没亮,母亲起床开始生火蒸饭,再把头些日子发好的大麦芽细细捣碎。当年幼的我揉着惺忪的双眼走进厨房时,大锅里早已散发出米饭和麦芽的淡淡清香。半熟的米饭和细碎的麦芽搅拌在一起,放在大锅里倒入井水,慢慢加热升温。大灶的猛火烧上三个时辰,米饭和麦芽团子便四散开来,腾起层层白雾的汤水也有了丝丝的香甜。这时,母亲将锅里的各色混合物快速舀进面粉袋中,放在木盆里使劲榨出汁液,直到袋中的水分榨干。

如清汤寡水般的汁液,装了满满一大锅。接下来就是熬糖稀了。母亲用上大半天的功夫待在厨房,围着锅台静静地忙碌。她时而弯腰掀起大锅盖,看看汁液的成色变化。时而走到灶膛边,匆匆往灶里添些木柴棍。糖稀关乎熬年糖的成败,以不淡不老为好。如果糖稀熬的偏淡,年糖则不甜,口感差;如果熬老了,会有股焦糖的苦味。每年熬糖稀的环节,母亲都不让旁人插手,从满锅的汁液熬成一小锅的糖稀,须忙上七八个钟头,中途添加柴火时,才能稍稍歇上片刻。每回糖稀熬成功,母亲格外的疲乏,人也“熬”老了许多。一直到晚上八点左右,大锅里传出吧嗒吧嗒冒气泡的声音,眼瞅大气泡往上一个接一个翻滚着。表情严肃的母亲这才眉头舒展,脸上立刻露出欣慰的笑容。她高兴的喊来父亲,糖稀熬好了,快尝尝!父亲向来喜欢吃糖,嘴也很挑。他拿一只筷子轻轻挑上一些糖稀放进嘴里,细细品味。许久才发出声来,味道真好,可以出锅了!

厨房瞬间热闹起来,左邻右舍循着糖稀的香味纷纷赶来助阵,眼看熬年糖最欢腾的时刻到了。母亲将事先备好的爆米花和炒芝麻倒入大锅里,父亲挥动手中的大木铲使劲在锅里搅动。不一会,爆米花、炒芝麻和着糖稀搅拌成一大团,馋的人直流口水。静候一旁的邻居们帮着抬出抱成团的年糖,轻轻放入堂前门板上摆放的“井”字形木架中。依照乡俗,年糖要压实成型,这活非常讲究,一般事先安排一名体格健壮的年轻小伙,用红盆打来热水,香皂洗脚,拿干毛巾擦净,然后由另一人背进木架。年轻小伙光着脚丫踩在热乎的年糖上来回跳跃,俗称“踩糖”。围观的众人瞧着带劲,不时发出阵阵喝彩,几个调皮的娃娃挤在跟前不停的蹦跶,试与木架里的“踩糖人”一决高下。

一阵喧闹过后,“踩糖”结束,年糖即刻变成一块平整的长方体,结实的躺在木架中。父亲在堂前空地上用门板搭起一个临时的案板,赶来帮忙的庄稼汉子人人手握一把闪着亮光的长弯刀,也称“糖刀”,守在案板跟前。当“井”字形木架重重落在案板时,年糖马上从木架里跳了出来。父亲叫上一位帮手,将整块的年糖先切成砖块般大小长条,再交给每位庄稼汉子。切年糖的场面分外壮观,只见长长的“糖刀”在案板上翻飞起舞,大家全神贯注,正在展开一场热火朝天的劳动竞赛,案板上切糖的“哒哒哒”声此起彼伏。不到半个来钟头,案板上已堆满了一片片薄薄的、散发浓香的年糖。母亲即刻招呼众人围坐在一起,一边谈笑风生,一边开心的嚼起了香甜可口的年糖……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5 14: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