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张春芳小说)我是村干部 |
正文 | 我是村干部 作者:张春芳 去年七月份,小光刚从大学毕业,他没有和其他同学一样,把工作签到南方的大城市。在离开学校的那一刹那,他一直忘不了自己分分秒秒的备战各种考试,忘不了时时刻刻蕴藏在心中的那个雄伟目标,忘不了老师告诉自己心里话,忘不了朝朝夕夕和同学们的彼此鼓励。 人的一生当中,有许多产生不安全感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我们身上的智慧和能力真的不足,而是因为我们运用了错误的衡量尺度,总是拿自身实际的标准和理想的,完美的纯粹的“理想自我”相比较。他明知道自己的理想不用那么高远,软件工程师那是一个让自己一想起来就心潮澎湃的字眼。这么多年来,他一直是一个品学兼优的男孩。 人们都说:诗书满腹才华高,高考成绩一枝俏,理想没有大和小,真实善良就美好,实现价值光闪耀,成功将会把你绕。也许美丽在远方,那是陌生的感觉给你的一种心里与空间的美感;设计和理想永远都是美丽的,而远方恰恰就是人生情感的一种设计,人生追求的理想抵达。但是,他不得不放弃远方的美丽,选择回到更加美丽的家乡,因为哪儿更需要他,父母需要他,家乡的父老乡亲需要他。 他简单的收拾了所有用过的东西,该送的送,该买得买。下午时分,他坐火车就直接回家了。 他是家里的长子,由于父母重男轻女思想严重。两个妹妹初中一毕业就再也没上学,都去南方打工了。这几年他的一切学费都是两个妹妹一分一分攒下的的血汗钱。想到这儿,他不由得一阵阵心痛,他感到自己太自私了,要不是因为他,两个妹妹都不会那么小就去打工!他把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朋友们都说他小气,吃饭时从不叫他。女朋友过生日时,嫌他买的礼物太小气,不高兴就吹了。 四年大学生活,他一直都在做兼职赚钱。一有闲时间,要么去图书馆看书,要么就去校外打工赚钱,自己养活自己。 四年大学生活中,学习永远是他的主旋律,勤学广识,他将“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铭记心中,不断去充实自己,丰富自己的知识,学好专业技能,并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实践,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用知识的风帆来鼓动心灵之舟,使自己迈向人生的成功之旅。他是个倔强的孩子,家庭的贫穷就像不肯愈合那道伤口,他始终不敢忘记自己是农民的儿子,他和城里有钱人家的孩子不一样。他内心永远有块温暖潮湿的地方,适合任何正能量的东西茁壮生长。 他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把大学生活过的有滋有味,除了忙碌的工作,就是努力的学习。他感觉这四年过的很踏实,他几乎年年都能拿到最高的奖学金,毕业典礼上,他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发言。这也是他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刻。 他不是圣人,怎能不向往大城市的精彩生活呢?他本来完全有能力考上研究生。他也完全有能力让自己过的风风光光。也许这些对于他来说,并不遥远。他又想起了年迈的父母,在外打拼多年的两个妹妹,他不忍心再去花家里人的一分钱,每一分钱都会让他心疼,他已经完全有能力来养活自己了,不能让家里人再跟着自己受苦了……对未来所有不切实际的想法都烟消云散了。 家里的一幕幕又浮现在他的眼前…… 父母百病缠身,父亲多年的高血压,母亲糖尿病。这几年国家抚贫政策真好。一对一的帮助农民人脱贫致富。前几年退耕还林,父亲把两亩耕地全种了苹果树。每年还能领到国家退耕还林补助一千多块钱。这几年村子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每家每户种苹果,乡上每年都会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免费教授修剪苹果树的知识讲座。怎样施肥,怎样才能保证苹果高产,怎样防止果树腐烂……这样一来,乡亲们不仅懂得了种植果树的科学知识,还激发了大家的积极性。一年下来,每家每户都能收入四五万元。也有的家庭年收入超过了十万。 乡镇府还成立了果农合作社。吸引外来客商收购苹果。大家不再担心自己种的苹果卖不出去了。 小光回到家以后,一边帮助父母去果园干农活,一边复习事业单位考试。他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这场人生的盛宴当中,他很开心自己终于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紧张的复习就像赛跑的运动员接近终点时一样,他的每个细胞都紧张极了,挤出全身最后的力气,拼命的看书,争取一次性通过考试。 父亲头上戴着一顶破草帽,露在帽沿外边的头发已经斑白了。肩上搭着一件灰不灰、黄不黄的褂子。整个脊背,又黑又亮,闪闪发光,好像涂上了一层油。下面的裤腿卷过膝盖,毛茸茸的小腿上,布满大大小小无数个筋疙瘩,被一条条高高鼓起的血管串连着。脚上没有穿鞋,脚板上的老皮怕有一指厚,……腰上插着旱烟袋,烟荷包搭拉在屁股上,像钟摆似的两边摆动着。他从苹果树上下来,上去一会给这个苹果套袋子,一会给那个苹果套袋子。生龙活虎的样子,让人不由得敬佩。晚上回家后,他满脸皱纹都舒展开了,就像盛开的菊花瓣,每根皱纹里都洋溢着笑意。 父亲看着村里人一个个都富裕了,他也很着急。去年家里的苹果买了两万多。全家人高兴的合不拢嘴。父亲干脆不种小麦了,把剩下的所有耕地都种了苹果树。这样一来,就更忙了,他们几乎把所有时间都花在了果园里,施肥,除草,打农药。还要花钱找人帮忙疏花疏果,套袋。等到苹果成熟的时候,又要找人取苹果套子,过几天再摘苹果。看着那一个个光鲜可爱的苹果,红扑扑的皮肤多像婴儿的脸蛋。父亲望着一院子红彤彤的苹果,他的心里乐开了花。这些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呢。 小光太了解家里的光景了,这个家太需要他了,在农村家庭里,一个男孩子所担负的责任,要远远高于任何女孩子。男孩子要娶妻生子,赡养老人。还要为生活打拼,很有可能一辈子就和这片黄土地粘连在了一起。 转眼几个月过去了,事业单位招考马上临近,父母不再让他去干活了,要专心的在家看书。 9月份正是家里最忙的时候,也是小光最喜悦的时刻。他考试顺利通过了。这个消息让全家人高兴的不知怎么才好,父亲恨不得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给全村所有的人。第二天,大伙都知道小光考上了事业单位,都议论纷纷。多半是羡慕,小光在大家心目中就是众多孩子学习的榜样。聪明,勤奋,最重要的是孝顺父母。 事业单位这个听起来陌生的词眼,在所有庄家汉眼里就是端上了铁饭碗,成了公家的人。那真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而把那些大学毕业后去大城市的人,不管他们在哪个公司上班,做什么职业,都叫做打工。这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没过多久,县里分配的结果就出来了,小光被分配到了一个乡镇府,成了一名乡镇干部。 他刚到新的单位,正好也有三个和他一起分配来的同事。一个女孩,两个男孩。 去办公室报道完以后,专门有人给他们安排宿舍。乡镇府是四层楼,他和其他两个男孩子被安排到二楼的一个宿舍里,那个女孩子住一间。 这个乡镇府离县城最近,所以来这儿的大多数都是有背景的。 全单位总共54人,有12个女的,其他全部是男的。大家对新分来的同事都很好奇,吃饭的时候,一个个都盯着他们四个看。尤其是刚分来的那个姑娘。真的很漂亮,她秀美的娥眉淡淡的蹙着,在她细致的脸蛋上扫出浅浅的忧虑,让她原本美得出奇的容貌更添了一份我见犹怜的心,说话柔声细气,然而却很有力量。这是一种真正的精神美!她是花丛中的蝴蝶,是百合花中的蓓蕾。无论什么衣服穿到她的身上,总是那么端庄、好看。那欣长健美的身材,优雅迷人的风度,尤其是那一头乌亮的秀发,有一种说不出的魅力。 一眼看出来绝对是个城里的姑娘。她身上有种农村姑娘所没有的气质。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于这么漂亮的姑娘谁不喜欢了。小光也不由的朝她多看了几眼。她吃饭的样子更加妩媚动人,很多男同事的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她正和其他几个女同事说着什么。 晚饭结束后,他正拿出手机玩微信,想把今天的所见所闻都记录下来,分享在朋友圈里。忽然听到有人通知大家,开会了。 小光来到三楼会议室里,已经坐满了人。在最中央坐着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中等身材,四方脸庞,鬓角的头发略微秃进去一些,眉毛浓黑而整齐,一双眼睛闪闪有神采。他看人时,十分注意;微笑时,露出一口整齐微白的牙齿;好像好几夜没睡上安稳觉,他两只眼睛深深地陷了进去。 首先是书记发言,他总结了一下这一周的主要工作,他说:“昨天县委又针对精准抚贫展开一系列工作。 “三步走”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 第一步,走下去摸情况。贫困也得有底子,到底贫在哪里,问题出现在哪里,去摸清家底,才能准确掌握贫困的状态,分析出当前扶贫工作面临的新问题。 第二步,走下去宣传。扶贫首先就是要让干部和群众有信心。 第三步,带着扶贫责任走到群众中去。扶贫需要的就是“输血”和“造血”相结合的方式,干部要主动担当,正确看待任务,主动投身到扶贫地区,才能和群众达成一片,共同扶贫。 具体而言,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群众脱贫致富的瓶颈,打通乡镇与村、村与村道路硬化率,完善乡村道路建、管、养、运机制,从根本上解决群众行路难、运输难问题。 2、加强水利建设,加大对贫困地区抗旱水源建设、中小河流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力度,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全面解决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3、大力实施贫困地区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提升供电服务水平,切实解决贫困村、贫困户生产生活用电问题。 4、加强贫困地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光缆入村、入屯、入户。全力做好贫困户危旧房改造,切实保障贫困户基本住房。 5、要以农村污水、垃圾治理为重点,深入推进改水、改厕、改灶、改圈工程,搞好村屯绿化美化,实现农村环境整治新提升。”说到这儿,他拿起水杯喝了口水,又再次提到李家村的自来水问题,要让驻村干部赶紧给解决。接着他又开始念文件。 6、扶贫必先扶智,加快实施教育扶贫工程。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断贫困现象代际传递。 7、进一步完善贫困家庭学生助学政策体系。落实好定户、定人教育结对帮扶责任制,确保贫困家庭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辍学。 8、优化贫困地区农村学校布局,统筹发展贫困地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在有条件的地方适当集中办学、集中入学,提高义务教育巩固率。 书记一张张翻着长长的稿件,他只挑选了几段最重要内容,读给大家。最后他把稿件整理好,放在一边。端起水杯大口大口的喝水。秘书在旁边给他不断地倒水。大家都认真的写着笔记。 小光也和其他同事一样,他听明白了这段时间大家都在做的是精准抚贫工作。从心里来说,他对这个工作是充满期待的。乡亲们都穷怕了,渴望赶紧富裕起来,能够过上像城里人一样光鲜有尊严的生活。 接下来是正副乡长发言,每个领导针对各自所分管的工作做了详细的汇报。小光认真的记好了会议内容,大约三个小时过去了。 王部长把新来的四位新成员分别安排到了新的岗位,其他两个男孩分到了李庄,小光和那个女孩子被分到了刘庄。 第二天5点多,他被汽车,摩托车发动机的声音惊醒了。以最快的速度做好一切出发的准备。来到院子里,吴乡长和几个驻村干部已经在院子里等他了。 秋日的早晨,一阵阵凉风袭来。远处的群山显得更加俊秀,秋天带着落叶的声音来了,早晨像露珠一样新鲜。天空发出柔和的光辉,澄清又缥缈,使人想听见一阵高飞的云雀的歌唱,正如望着碧海想着见一片白帆。 小光望着窗外一晃而过的几个村庄,整齐的新农村就像雨后春笋一般拔地而起。平坦的柏油马路一直把他们带向一个新的起点。也许这个起点会很难,但是他心里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 很快到了刘庄。大家下车后,来到了刘庄大队部。 这是近几年盖的新农村,一家挨着一家,宛如正在接受检阅的部队,整整齐齐的排在眼前。灰白相间的颜色衬托出它独特的西洋气质。住在这样的房子里人,不知会有多么幸福!大队部矗立在广场的中央。一面五星红旗迎风舒展着它的笑颜。好像正在欢迎这些给大家带来好运和希望的人们。 来到大队部一楼办公室里。吴乡长给大家简单的安排了一下工作。两人一个小组,按照村里上报的精准抚贫户,一家一家的上门核实情况。李部长从文件包里拿出了这些家庭的基本信息,分给大家。 早饭还没吃,每人就吃了碗泡面,出发了。李部长和小光是一组,他们的任务是要对这十户贫困户逐一摸底了解情况。 首先他们来到了刘万福的家里。他们站在门口敲门。等了好长时间也没人。李部长告诉小光,这是经常的事,最近正赶上秋收时节,村民们都忙着去田里了。今天来这么早,还是没人。 他们俩又来到了刘强强家里,只有爷孙两个人,偌大的一个院子,空荡荡的。大家说明来意,老人家很高兴。告诉他们,儿子和媳妇都去上海打工了。前年盖了这个新农村,花了将近三十万。他们家光贷款就十五万,其余全部是借的。李部长告诉刘老汉:“精准抚贫主要是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家庭,扩大农村低保范围,适当提高低保标准,大力推进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行动,强化对留守人员的动态建立关爱“三留守”人员服务机制,组建关爱互助队伍,使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留守妇女安居乐业、留守老人安享晚年 ”。当他听到精准抚贫户还有五万元贷款,三年没有利息时,他开心的笑了。 李部长又问了一些关于他们家主要收入的问题,刘老汉摇摇头说:”家里再没任何收入,两个孙子上小学,他在家里只能照顾孩子。其他什么也做不了。果园规模很小,根本买不了几个钱。” 他又说,”这两个孙子一点不听话,在家里经常看电视,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也不识字,给孩子辅导不了。孩子学习成绩很差。我最怕开家长会,要是儿子儿媳都在的话, 两个孩子他最起码也不会抄很多心。万一被我给惯坏了,将来怎么向儿子交代啊……”刘老汉布满皱纹的脸,写满了太多的无奈与心酸。他双手紧紧的握着李部长的手,久久不肯放松。 最后让他签字,他笑着说自己不会写字,还是让小光给他代签吧。 从刘老汉家出来,他们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有点嗔怪年轻人的自私,又感叹贫困带给人们的苦难。何时才能把这顶压在几千万人头顶的帽子彻底摘取啊? 他们又来到了王明家。虽然他家也是漂亮的二层小洋楼,可是家里几乎看不到一件值钱的东西。唯一让人感到欣慰的却是那满墙的奖状,都是兄弟俩从小学到高中的时努力学习的见证,一张张黄色的奖状整整齐齐的排列着,多像一幅美丽的图画。正是这些美丽的色彩,给这个贫困的家庭带了了希望,带来了幸福。他们见到兄弟俩的时候,他们正在帮妈妈做饭,一家人很热情的接待了他们。 一会时间,饭已经做好了。小光看到热气腾腾的西红柿鸡蛋面,他的肚子里像咕咕咚咚的泉 水,不停的直叫。早上只吃了碗泡面,现在肠胃里估计已经没有任何东西了。小光一口气吃了两碗面条,他还想再来一碗,又一看厨房里,王明妈妈又在压面条了。他才知道他们俩来的太突然了,人家根本没有给他们准备午饭。 结果他们俩吃饱了,而王妈妈和孩子们都没饭了。 小光鼻子里一阵酸痛,在这样一个贫苦的家庭里。是什么让这两个孩子变得这么优秀,这么懂事?到底是什么一直在支撑着这个家庭,走过了多少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仍然那么乐观,对生活有着无比的热爱?最重要的是那一份难能可贵的善良,朴实,也许这就是贫苦的家庭里,父母留给孩子最宝贵的财富。 大约一小时后,王明妈妈才收拾完一切。来到屋子里,李部长把国家精准抚贫的一些政策措施详详细细的讲了一遍。“ 扶贫必先扶智,加快实施教育扶贫工程。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断贫困现象代际传递。完善贫困家庭学生助学政策体系。落实好定户、定人教育结对帮扶责任制,确保贫困家庭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辍学。”王妈妈很感激党的好政策。 她说:“这么多年来,他爸经常在外务工,我在家里负责照顾孩子,本来家里就已经很贫穷了,谁知又要盖新农村,没办法,就东拼细凑的把房子盖好了,现在还有二十几万元的外债,村子里几乎家家都是这样。本来就没有任何收入,全靠打工养活家里。新农村确实好看,漂亮,住起来也舒服。可是你总不能欠人家那么多钱不还吧。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这样,这么大一个村子,年轻人都去务工了,只留下老人和孩子。好几个孩子也随父母进城读书了。”她叹了口气,又接着说:“小明去年考上了哈尔滨理工大学,小军今年考上了西安的大学。他们两个的学费都得靠助学贷款,不怕你们笑话,现在正是家里最困难的时候,你说这个五万元的无息款啥时候能下来啊,我们家正急着用钱了。” 李部长语重心长的说:“这个我也说不准,应该会很快下来的……”。 从王明家出来,他们两个的心情更加的沉重。虽然国家一直在努力的帮助农民人脱贫致富,可是全国贫困人口真的是太多了。尤其在这样的贫困山区,大家几乎都一样,一家比一家的生活也好不到哪儿去。虽然说有五万元的贷款,三年内没有利息,可是三年后呢?他们的生活到底能不能上一个新的台阶能不能真的脱贫致富,真的很难说。如何从根源上解决贫困问题,最主要的还是要村民们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这个村子的新农村表面上看起来赏心悦目,让人感觉到村民们真的快奔小康了。可是隐藏在背后的苦衷和心酸又有谁知道呢? 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只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就可以达到成功的,成功的背后一定有许多人在有意或无意识地帮助你。其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在完成两大积累——财富与经验的积累,很多人没有技术,他们完成这两大人生目标的过程是相当辛苦的,进入社会,就是一个新的环境,接触新的人,你在农村生活的所有经验,对于雇佣者来说就是一张白纸,只能重新开始,所以对于那些在外务工的年轻人来说,是很艰难的,留守在家的老人孩子就更加艰难了。 这就像一个人,他的能力是有限的。你硬要让他背负500斤的东西上路,他怎么能够吃的消了。 偌大的新农村几乎成了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世界。为了还清债务,年轻人都去了城里务工。老人孩子生病了谁来照顾?孩子成长中的出现的困惑和矛盾又有谁来帮他们解答?学校的教育毕竟是有限的。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问题少年越来越多。这些有人养没人管,没人疼的孩子,学习怎么会好,思想品德怎么会好?他们初中毕业以后,若是考不上高中,又上不了职业学校。肯定会去外面打工,重复着父母多年所走过的老路。像小明兄弟俩这样的孩子,那毕竟是少数。比起城里的孩子,乡村孩子家庭的投资毕竟是有限的,他们想要成才,必须要付出城里孩子几倍或者更多的努力才行。而大多数农村孩子的命运已经被代代相传的贫穷烙上了深深的印记。就像千百年来城乡的差距,越来越大。 李部长看了看手表,已经快六点了。他对小光说:“你看到了没有,这就是驻村干部的工作,琐碎,辛苦。和群众打交道就要附下身子,多体谅他们的难处,多听听他们的心声。只有这样,你的工作才会得到他们的支持,否则村民们没有人会把你说的话当回事,到时候上级交给你的任务完成不了会影响到你的年终考核,乡镇干部是最基层的人民公仆,你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党在人民心中的美好形象。也是党和人民的纽带。一不小心,就会损伤群众的切身利益。也会使群众对党和国家失去信任,失去信心。”这些话小光一字一句都记在了心上,他努力的点点头,他明白了自己肩上的责任到底有多大。责任不是一个甜美的字眼,而是具有岩石般的冷峻。一个人真正成为社会一分子的时候,责任作为一份厚重的礼物不知不觉地落到了你的肩上。它是一个你时时不得不付出一切去呵护的孩子,而它给予你的,往往是灵魂和肉体的痛苦,这样的十字架我们为什么要背负呢?因为它带给你的是人类的珍宝——人格的伟大。 就让自己带着这份责任上路吧,只有勇于坚守自己的诺言,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无悔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回到大队部,吴乡长关切的问他们工作的开展情况。听完他们的汇报以后,他拍拍两人的肩膀说:“同志们辛苦了,这是一项艰巨又有意义的工作,这么多年来,我们都盼着这一天的到来,人民群众确实生活的太艰辛了,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只要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我们的辛苦也是值得的。今晚就辛苦大家,暂时就不回乡上了,晚上随便吃点啥,加个班,把白天没有统计上来的群众,晚上再深入到各家合户去,认认真真的摸底调查,要确保真正有困难的群众得到及时的扶持和帮助。”大家一致拍手赞成。 小光不经意间看到了那个女孩,她正在和李秘书说话。他走过去,笑着问她今天有没有收获。 她性格很开朗,一脸的微笑。仿佛一缕阳光扑面而来。 她说话的声音悦耳很清脆,时而笑呵呵的说着她今天的所见所闻,时而感叹村民生活的艰辛。他们俩聊了很长一段时间。小光有一种从未有过的快乐,在他的心头荡漾。她真的是一个不错的姑娘。别说命中注定,有时候,爱情真的是一种意外。这世上成千上万的男子,都有可能成为她的爱人,而自己不过是此时此刻地遇上她。 如果命运能给他一个支点,让他重新撬动她的心好吗?可令他无法预料的是,她到底肯不肯给自己这个支点? 那是多少年未变的爱情信仰,宛如未知的光年、未知的季节,大片墨绿色的林荫遮掩了少许斜洒的夕阳,地面看似忽暗忽明杂然交错,原来爱早已悄然而至。 晚饭吃完后,李部长有事回乡镇府去了。小光一个人要去工作。吴乡长最后安排那个女孩和小光一起去村里。 深秋的天气,果实飘香。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香甜的味道。田野里静悄悄的,村庄的道路弯弯曲曲,如果没有手电筒的话,是很容易迷路的。好在他们白天走过这些路。到现在小光还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他也不敢贸然问起,他们只是聊了些上学时有趣的事。她和小光聊着天,告诉小光她叫徐丽丽。小光也告诉她自己的名字。两人又聊起了自己的家人,朋友,还有很多共同的爱好。小光很庆幸这次单独的相处,与其说是一种邂逅,倒不如说是一种上天的安排。月光下,徐丽丽侧眼看着小光那张光洁白皙的脸庞,透着棱角分明的冷俊;浓密的眉毛叛逆地稍稍向上扬起,长而微卷的睫毛下,幽暗深邃的冰眸子,显得狂野不拘,邪魅性感。英挺的鼻梁,像玫瑰花瓣一样粉嫩的嘴唇,他的立体的五官刀刻般俊美,整个人发出一种威震天下的王者之气。她的心里微微一震,仿佛被电击了一下,她的脸刷的一下红了起来,幸好在黑夜里,要不然她自己是多么的尴尬。 突然,一只大黄狗从后面追来,气势汹汹的样子,吓的他们一跳,徐丽丽吓的躲在小光的身后,不敢出来。她从后面紧紧的搂住小光的腰,就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样,心里觉得踏实,安全。 小光家里养过狗,他镇定的站好后,顿了顿脚,用手电筒照着狗的眼睛。谁知它不知哪来的勇气,还是狂吠个不停,好像在显示它对自己的主人多么的忠诚。谁也没有想到,个家个户的狗都叫了起来,震耳欲聋。小光这下可慌了,要是全村的狗都跑来了,那还了得。他在路边捡起了一根槐树枝,朝着大黄狗狠狠的打去,谁知那家伙反应太灵敏了,它看见情势不对,掉头就跑。一边跑,一边转过头来拼命的吼叫。好像要坚守自己的阵地,不被“侵略者”占领。 小光拉起她的手,快步的走着,还不时的挥舞着枝条,生怕它从后面偷袭。就这样走了好长一段路,大黄狗没有追上来。他才放心的扔掉了树枝。他还是拉着她的手,迟迟不肯松手。就像是拉着女朋友的手一样,他不敢看她的眼睛。 不知从哪儿冒出来几个黑色的家伙,将他们团团围住,小光这下才知道这些狗的厉害了,它们才是这个村庄最主要的卫士,你忽略了它们,就等于自讨苦吃。他们白天不知去了哪儿,一到晚上就站岗放哨。 他拉起女孩的手,拼命的跑,可是已经来不及了,没有办法。只能和这些家伙周旋了,于是他脱掉了自己的外套。把衣服当做防身的兵器是在好不过了。他不停地抡起衣服来打这些可恶的家伙,谁向前靠近就打谁,几个回合下来,那群狗伤的伤,叫的叫。都不敢再贸然行动了。 在和狗的较量中,他终于明白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名言,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是的一点也不错,一切的凶神恶煞的家伙都是纸老虎。你越怕它,它就会得寸进尺,你越不怕它,它倒是会反过来看着你自己是怎么做的。 终于来到了李雨欣的家里。他们俩来到了堂屋里坐下,说明了来意。李雨欣的爸爸坐在炕上,胳膊上缠着绷带,像是受过伤。小女孩个儿不高,年龄大约十一二岁。白白净净的小圆脸,两个短短的小辫,扎着绿色的玻璃丝线;乌黑漆亮的眼睛和那纤巧的嘴角,含着天真的微笑,透着愿意同每个人交朋友的神情;身着白绿相间的碎花格子的短外套,一条刚好过膝的淡绿色褶裙;在这早秋季节,单看她的这身装束,就给人新鲜、健康的美感。她懂事的给客人倒水,递烟,洗水果,俨然一个小大人的样子。 小光不解的问李雨欣的爸爸:“您这是怎么呢?”李雨欣抢着回答,“爸爸刚做完手术,妈妈去上海打工了。”李雨欣的爸爸叹了口气说:“真是天灾人祸啊,本来一切都好好的,我开着旋耕机去了地里,结果一不小心和迎面来的三轮车相撞,我连人带车从路上翻了下去。幸好掉在了车路下面的玉米地里。多处粉碎性骨折,去了医院后,做手术下来一共花费了五六万元。现在都过去一个几个月,钢板都还没敢取了。更不要说做饭了,家里全凭闺女照料着,她既要上学,还要照顾我,看把孩子都瘦成啥样了。” 徐丽丽很同情这个家庭的遭遇,孟德斯鸠说过,同情是善良心地所启发的一种感情的反映。她把李雨欣叫到身边,掏出了很多糖果给她吃。对于这样一个多灾多难的家庭,也许他们的到来就像给这个家庭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带来了希望,带来了一线生机。欧里庇得斯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个对社会富有同情的人,虽然非亲非故,却远胜一千个姻亲世戚。小光安慰他们父女俩,“国家和政府一定会帮助他们度过难关的,一切都会过去的。”说着他紧紧的握着这位大哥的手,再次告诉他们,”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再过几天,他们还会来的。” 夜是那么的深沉,星星调皮的眨着眼睛,好像在告诉他们什么。也许白天和夜晚的心情完全不一样,不知是悲哀还是同情。在这样的一个小村庄里,都有那么多需要帮助的人,还有那么多戏剧性的故事。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令人心酸和需要同情的人们啊。!.那一刻,他仿佛听到了全世界心碎的声音。 那天晚上,小光彻底失眠了,他想到了白天所见过的那些家庭,晚上亲眼目睹了一场灾难背后的心酸与无助。老百姓的生活太苦了。他自己也是一个农村长大的孩子,他深知农村生活的艰辛,为了生活,很多妻子外出打工,留下丈夫和孩子在家里。也有的家庭,男人去了外面打工,留下女人和孩子,女人要种地还要操持家里的一切家务,里里外外都是她一个人的。 这样的生活,也许是他以后经常要见到的,正是需要为老百姓做点实事的时候。他想着想着,有苦也有甜,每个人的理想是不同的,有的人选择了大城市的生活,外表光鲜,待遇丰厚。或许他们自认为自己已经成功了,最起码脱离了农村,脱离这个给自己带来灰暗岁月的穷乡僻壤,也摆脱了好几代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穷苦历史。是的,如果自己不读书,肯定是不会翻身的,这是毫无疑问的。 但是,仔细的想一想。回到农村就真的没有出息吗?回到农村就说明自己真的没有在大城市生活的本领吗?回到农村就真的不如去大城市里的同学有发展前途吗?回到农村就真的是最无能的人吗? 我们是农民的儿子,连土生土长的家乡都不热爱,那这样的人,到底人生有没有意义?我们暂且撇去人生的理想,也抛开一切攻击论断那些在校不好好学习的同学,谁对家乡的贡献是最大的?谁对家乡的回报是最丰厚的?谁对家乡的热爱是最真诚的?谁对家乡的守候是最长久的? 我们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了光鲜的生活,还是为了做给别人看的,让别人带着敬仰的表情来仰视你的?他很快的想起了以前读过的一首诗歌: 春天来了,让我们用心歌唱 我站在苍翠的青屏山上 迎来了东方的黎明那从雾海腾飞的红日 用第一缕亲吻的曙光 让我的心灵如潮,思绪随风飘荡 耳畔那往日滚瓜烂熟的顺口溜呀 把青屏山南北的两个世界描绘得如此形象 站在青屏山,南北两重天 南边一片明,北边黑一片 犹如古老的歌谣 带给我的是久远的暗谈和忧伤 我站在岁月老人的身旁 目送着时间流失那远去的背影 是新时代前进的脚步 伴着金鸡的又一声啼鸣 迎来了春天的又一华彩乐章 如今的青屏山呀 南北一样地亮 青屏山北边的新农村呀 正在走向与城市发展同有的希望 也许我们的家乡更像青屏山,她的美丽更需要我们去发掘,去创造。每一年,我们全县有那么多优秀的高校毕业生,他们都去了哪里?为什么回家乡的人少之又少,在这样一个贫穷落后的地方,正需要太多的建设者,也更需要一些优秀人才的加入。 为什么南方的经济那么发达,正是它拥有太多优秀的人才资源,而我们这呢?孔雀东南飞,大量人才外流,缺乏创新的动力,更缺乏大量的技术型人才。我们可以开办工厂,可以依靠各色产业来带动地方经济,但是又缺乏太多专业的团队和资金的投入。为什么不让自己的同学也回来了呢?国家为什么不在每个乡镇都创办乡镇企业呢?一方面可以解决很多农民的就业问题,也可以带动地方经济有条不紊的发展。同时鼓励那些优秀的大学毕业生设计更适合当地农业生产的工具和机器,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发展乡村旅游,通过各种方法让农民增收。 农村是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的,国家为什么不通过招商引资来建设各种国家级的农业产业园区,和省级农业产业园区呢?农村的土壤相比而言污染小,空气新鲜。种出来的蔬菜一定会更加绿色健康。 小光想着想着,他仿佛看见徐丽丽正在和自己热火朝天的在工业园区里采摘蔬菜和水果,还有身后跟着几个小孩,那一定是他和徐丽丽的孩子,俏皮可爱,像极了小时候的自己。秋天,硕大的苹果挂满枝头,压弯了树枝,像提迷藏的孩子露出了笑脸。夏天,青青的杏儿,轻轻咬一下,会酸得你直流口水;等到变黄变红,就会软软的,甜甜的,略有点酸昧儿,咬一口,直沁人五脏六腑,使人陶醉,直叫人吃不够。在葡萄架里,傻睡着,睡出一嘟噜一嘟噜汗粒子,浓缩成压弯架的一串串笑。那桃园的确很大,一眼望不到边;一排排矮矮的桃树上,绿叶间挂满了扁扁的桃子,像夏夜的星星一样多。蜜桃成熟了,它努着红扑扑的嘴巴,再配上一身小茸毛,那么好看那么可爱,像含羞的姑娘一样,低垂着头,微红着脸。那是多么的幸福和美妙的事啊。 他感觉自己热血沸腾,他想趁着国家精准抚贫的大好机会,让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行列里面来,只要是用心服务人民,一定会有丰厚的奖励。 作者简介:张春芳,甘肃天水人,80后,中小学二级教师,热爱文学,喜欢文学创作。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