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平常的茶,原来可以喝的如此精致! |
正文 | 读《红楼梦》次数多了,就不会停留在表面的文字上了,我一直说这本书在我眼里就是一本茶经,而且不次于陆鸿渐的《茶经》。 当然它没有写的这么详细,可是就像这部小说,不同的人读了会有不同的感受,同一个人读的年龄不一样,感受更加不一样,而且每一次读过都会有不同的想法,难怪研究红学的书比《红楼梦》要厚多少倍? 我因为喜欢喝茶,就很注意书里的茶的学问。 我最喜欢书中的一副刻在破庙上的一副对联: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什么事多琢磨一下,便有很多的滋味出来,就像一杯茶,多用不同的水泡,便有让人有天壤之别的味道,说到茶,就会想到水。 水是茶的载体,离开水,所谓茶色、茶香、茶味便无从体现了。因此,择水理所当然地成为饮茶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红楼梦》四十一回写到妙玉招待贾母一行喝茶,我们来看看妙玉的水:“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妙玉笑回“是旧年蠲的雨水。” 当然,我们现在的雨水是万万不可以喝的,原因你懂的!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净化一下也许可以一试。我到是非常想试一下的。 贾母自然对妙玉的水和茶是满意的,所以吃了半杯给了刘姥姥,可惜刘姥姥不懂茶,懂茶断然不会说,滋味淡些,煮浓些更好了,难怪众人都笑了,你想钟鸣鼎食的皇亲的茶,刘姥姥哪里能够懂呢? 喝茶的感觉绝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就像我们现在一些大师可以喝出不同坑涧山头的茶味,如果没有喝过,打死也是说不出来茶味的。 旧年蠲的雨水已经是我们不敢想象的浪漫生活了,你想当一滴一滴的雨灌满一瓮,用盖子盖了,黄泥封好,埋入泥土里,让岁月在无根之水里慢慢的滋润,那一缕红尘的浮躁,就在慢慢的时间的抚摸下变得纯净如心。 那纤纤玉手轻掏茶叶,用扇子扇滚了雨水,在茶杯里让四溢的茶香升腾。这样的生活看似非常的简单,却是红尘中的你我可以享受得到的吗? 这还不算好! “那妙玉便把宝钗和黛玉的衣襟一拉,二人随他出去,宝玉悄悄的随后跟了来。只见妙玉让他二人在耳房内,宝钗坐在榻上,黛玉便坐在妙玉的蒲团上。妙玉自向风炉上扇滚了水,另泡一壶茶。”这才是妙玉的生活茶。 “黛玉因问:“这也是旧年的雨水?”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 我想那冰清玉洁的雪水,经过慢日子的熏陶,轻轻的用绿玉斗冲泡轻浮无比的龙井茶,人生的生活是一种怎么样的精致? 有人在研究《红楼梦》的时候,对妙玉的雨水和雪水提出质疑,其实喜欢喝茶的人应该不会从科学的态度来研究茶,因为茶不仅是水,更是一种生活的趣味和人生的态度。 而且雨水和雪水煮茶并不是妙玉的原创,古代文人雅士饮茶时极讲究择水。 明人张源在《茶录》中言:“茶者水之神,水者茶之体”。 也就是说,早在唐代,“茶圣”陆羽就在《茶经》中提出了“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的说法。后唐张又新撰《煎茶水记》,记载了李季卿笔录陆羽《水品》,凡二十。其中提到雪水为第二十等。 以后,在明代的茶书中对于“宜茶之水”的记录和研究更是不遗余力。这些文人大胆尝饮,使饮茶用水日渐多样化。这时,茶书中有关以雨水和雪水作为饮茶用水的记载也渐渐丰富起来。 人生可以只喝白开水,也可以用很随便的水泡一壶茶,当然也可以用陆羽说的种种好水泡茶,只不过是,生活看似简单,却蕴含了人生不同的生活态度。 精致未必复杂,就像你看着雨水白白的流入沟渠,漫天梨花朵朵似的大雪一样融化如污泥之中,然而如果化作你茶杯中的香茗,我想你的生活也会精致起来。 新沂郇明春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