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魂归故里魄游彝州 |
正文 | 丁酉年甲辰月辛酉日,浙江绍兴会稽县周氏祠堂,香雾缭绕,经声不断,不分男女老幼,于祠堂祖先牌位前,三拜九叩,呼唤故人名讳,请祖先于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回家过节。 周家七十六代孙周樟寿听到亲人召唤,本来邀约本家七十七代孙周翔宇一道回家,然而周翔宇有事耽搁,就只好携妻子许氏广平先期返乡。 一年未归的周樟寿夫妇回到家乡,道路车水马龙,市区新房鳞次栉比。目睹家乡一年来的变化,感叹千万。想当年,家乡虽有“师爷”之乡美誉,然而连年军阀混战,富庶乃属官场达官贵人,普通平民,仍挣扎于温饱线,田间地头,不时可见难民饿殍,民生凋零涂炭。面对扭曲社会,自己也曾《彷徨》,《呐喊》,换来的却是达官贵人的冷漠,今日《旧事重提》(又名《朝花夕拾》)对此,实为内心真情使然。 今日之中国,一甩“东亚病夫”的帽子,国富民强,人民安居乐业,中山先生 《建国方略》中规划的人民福祉,基本实现,《建国方略》中规划的交通大动脉已经打通,特别是我辈从没听说的“高铁”里程,已经跃居世界第一。真是“阴间一日,阳间数十年,祖国的变化好啊!” 话说周樟寿夫妇目睹家乡的变化,享用周氏后代供奉的斋饭后,内心仍不平静,心想,前段时间在阴曹地府听说云南省有个叫楚雄的地方,在举办州作家协会七届五次会议暨作品发行研讨会,在当前一切向钱看的大环境下,还有这么一帮人在继承自己的衣钵,实乃不易。云南,在我辈时期是荒蛮的天涯海角,素有“火车不通内地通国外”的迷瘴之地称呼,内地人提起到云南无不谈虎色变,如今天堑变通途。何不趁现在高铁通云南的便利,到楚雄走一遭。 乘着时速300公里的高铁,周樟寿8个小时来到云南昆明,换乘昆明至楚雄城际列车,一小时三十四分即到楚雄。 边城楚雄的繁华,超出周樟寿的预料。街道整齐、清洁,建筑宏伟,繁花似锦,新老城区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从空中鸟瞰,东部富民新城正在崛起,西部冬瓜镇凤凰涅盘;重获新生;东部的彝海公园和西部的青山湖公园,宛如镶嵌在鹿城的一双美丽大眼睛,神彩奕奕,使鹿城凭添一份婀娜;彝人古镇、太阳历公园向人们讲述着彝州几千年的文化底蕴;西山公园,巍峨壮丽,森林葱郁,绿意盎然,不愧鹿城之肺美誉;由西而东,贯穿于市区的龙川江,似彩带将冬瓜镇、鹿城镇、富民镇、腰站街串成一个现代化的都市。与内地的城市相比,毫无逊色。 “哔哔”,手机传来微信信息声,原来是来云南前,自己加入的“楚雄州作家协会”群有人发言。一位名叫杨荣昌的群友发来信息,对马旷源《水清鱼读月》,李夏《大地子民》,黄晓萍《黄晓萍散文选》,段海珍《天歌》进行简评。这个群里热闹非凡,十多分钟时间,就有余继聪、雪果、梅苏、李恒生、米切苏李--李天永、武淑莲、饶云华、张学康、琳琅、自由自在、唐人唐唐、普显宏等人相继发言。他们或展示新作,或文章批评,或褒贬赞扬,文学探讨氛围热烈浓厚。这些人基本汇聚了彝州文化精英,他们有诗人、散文家,小说作者。有从事几十年写作的资深作者普显宏,有在国内散文界绽放的新星余继聪,有国内影响力渐旺的诗人帕男,也有初出茅庐的新人。特别感动的是,马旷源老先生,一生教书育人著书,如今桃李满天下,这本《水清鱼读月》已经是其第五十二部著作;中青年作家余继聪,其散文多次收录于国家重点刊物,进入中学课文;诗人帕男,凭据自身的影响力,已在国内举办十一届《我与春天有个约会》诗会;彝族青年作家毕增堂,《撵山狗》一书,真实再现彝族地区的基层人物生活...... 让人惊奇的是,吾从一九三六年退出人世间江湖,至今八十年有余,在这里仍然看到我还有许多铁杆粉丝,他们容貌扮相与我九十年前可有一比。自己九十多年的手迹还被《龙乡文艺》作为刊头使用,甚感欣慰。 匆匆而来,走马观花,感觉彝州文坛人才辈出。绍兴的亲人又在呼唤前去食斋饭,吾只好与大家就此告别。你说太阳西下,时间晚了,热情好客留宿我一夜再走,谢谢大家好意,不要忘记我现在的身份,读过蒲松龄《聊斋》一书的你,应知道我现在可是来无踪去无影的哦。 哦,差点忘记一件事,《龙乡文艺》用我的书法做刊头,在我那个时代,用就用了,无所谓。现代社会,人们版权意识增强,不告知私自使用,属于侵权行为。作为你们的前辈,你们使用我的书法,我当然只会高兴,不会介意,就当我为西部老少边穷地区文化事业发展,发挥余热罢了。只是希望每年的“清明”,你们不会忘记,另一个世界,还有一个笔名鲁迅的周樟寿前辈。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