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清明节杂叙 |
正文 | 关于清明的来历也众说纷纭,很难有统一的考证,大多盛行于民间流传,遗留至今。清明在我这里便是一种寄托哀思,对先人的无限缅怀,就如家训一样时刻激励着我,勿忘吾先辈的历史。古语有云:“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人为镜,可明得失;以史为镜,可知兴替。”作为后辈,如沐春风,扬扬洒洒的涉猎已是有一段时间。 历史也不是用几句亦或是更长的文字总结而能找出规律的,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中一直都有这种现象,而且愈演愈烈,自古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数不胜数。这是范蠡对自己的警示,可以共患难,不可与之同享福。他走了,很体面很受勾践尊敬。 而韩信就不同了,善始并没有善终。他少年家贫,常常寄人篱下,在参加反秦斗争中,投奔项羽,未的重用,经萧何推荐,官拜大将军,从而如日中天,平步青云,在建立汉权的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最后的故事我们大概都知道了,被吕雉杀于长乐宫,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最后发出:“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的哀思。论才干论智谋韩信可谓独树一帜,作为军事理论家,常说;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刘邦在评价项羽事业说:“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可为空前绝世的评价。从早期的经历来看,韩信做事能忍,很有英雄气概,再到他被萧何推荐给刘邦,从他的才干看,他极富远见,很有智谋。他从项羽的做事的方方面面给他了一个总结,匹夫之勇,妇人之心,没有主见,背信弃义等,可见一斑。功成之后被贬,自命不凡,功高自傲,进而惹祸杀身。在一个仕途上干久了,并且有了一定的声望,很容易走入在你当年看来别人太傲的怪圈里。 韩信侍奉于刘邦,作为开国大将,下场也是铁定的,自古一山不容二虎,这是刘氏家业,杀掉对王朝有威胁的人,为的也是百年基业,殊不知王朝更迭,也枉费一番心思。正如《红楼梦》所言: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梁,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空杯结局。 历史就像流过的水一样,勇往直前。清朝的年羹尧的经历也无不是这样的过程,将军奇谋,他进士出身,被康熙提拔,成为封疆大吏。一直自命清高,拒收节礼,甘心淡薄。他的军事才能在抵制准噶尔部落发挥得淋漓尽致。雍正上任更是对他委以重任,倍受青睐。年羹尧在西北边陲的作战中显得更为英勇,势如破竹,名气威震朝野,震慑西北,从此变以年大将军威名。雍正破格恩赐,成为心腹大臣。伴君如伴虎,在统兵打仗上已经登峰造极,从此便骄横,目中无人,引人妒忌,功高盖主,在官场是很忌讳的。年羹尧没有逃出这样的结局,最后落个家破人亡,身败名裂。 纵览中国历史更替中,这样类似的现象举不胜举,吃人的历史是从中国开始的。每个朝代度有其自己特定性质,特定的人,这些好像都是被安排的,我们读史也无外乎兴趣,从秦朝统一六国,到二世更替,汉刘邦基业已成,结果也区区四百多年就完矣。三国并列,连年征战,为了统一,魏国强势出头,最终祸起萧墙,被司马懿磨刀三十余年,韬光养晦,晋朝才出。最后又进入诸侯自立,拥兵自重,各自为政的局面,僵持不下。赵匡胤出,黄袍加身,不动用一点武力,皇权及握,他恩养士人,抑制武将,三百年王朝眨眼及失。元朝成吉思汗开疆拓土,功德无量,最后窝阔台统一中国,可惜后世短命,没能守住江山。被朱元璋代替,为了避免腐败,他想尽了办法,创立锦衣卫,维护巩固皇权,因此刑法严酷,错杀忠良和功臣,也造成许多冤案,可惜结果却大相径庭,让人哭笑不得,越是尽可能清除腐败,结果却适得其反,后辈们个个急功近利,最终王朝陨落。清朝入关,新生的生命刚开始都很顽强,历经三代最终权握中原,统领华夏,只可惜换汤不换药,同样的历史问题再次出现,到了朝廷后期,民不聊生,朝廷中途没落,国将不国。最后让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新生力量瓦解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至此结束。 断章取义理解历史也是不全面的,现在的我们缺乏许多必要的知识,我想这些知识的来源大部分都在历史中,看我们能否发现并学以致用,如是甚好。 从我的小学到现在,身边也少不了许多玩伴,悉数算起来,也甚是记不清了。至于他们在我的生活当中留下了什么,我可以说这就是成长。小时候大多都是同村的一些,我们那一级也就七个男孩,可以说是形影不离,当时活动很多,天天都要玩,我们的作业都在学校完成,之后他们把不会的数学题拿来我给他们一说,也算是一种交流。背上书包就去河边了,主要任务是抓鱼,烧鱼吃,有时还抓抓黄鼠,嬉笑不停,那会感情是纯真,很干净,到了初中之后,学习任务算是有点大,但数学一直名列前茅,离家远了一点就结识了许多同乡的同学,我的同学面很广,没有限制,但那会娱乐的东西就是在教室里说谁喜欢谁,全班的男生都在起哄,我也算有点名气,就上榜了,但是那会很青涩,他们在讲台上喊,我也只好坐下了。这时光很快,来到县里的高中,这里的人更多了,我们一个年级20个班,作为一份子,我也只能学习,始终数学和物理学的很好,也结交了不少同学,最后由于选拔考试,我们都各奔东西了。到了大学,我去了离家更远的地方,在哪里感受了别样的风情,专业两个班,我是二班就18个人,来自天南海北,跟同学经常一起,我们做了好多事情,情定终身,最后毕业都走向社会的各个角落,天涯之隔。就这样基本结束了学习时光,离别的情感只能化作奋进的动力,别无它选。 类同的场景不断重复,我能做的就是再一次的面对,人常说,换一种方式你可以试试,兴许还有意外的收获,但我看来只是见仁见智。经历多了就不再那么伤感,成长的标志就是痛苦的接受,面对这么多过去的友人,我能记起的也就寥寥无几,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特定的环境我们一块,同甘共苦,荣辱与共,这就是最大的友谊,不要对明天期望,因为明天还很遥远,活在此刻,活在当下,足可贵的就是寡言寡行。总此一句:微斯人,吾谁与归?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