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爸爸,你真的别骗我 |
正文 | 爸爸,你真的别骗我 上善若水 2005/1/2 女儿刚三岁,叫洁儿,大眼睛,圆脸蛋,聪明伶俐,可疼人了。然而,就这么一个小不点儿,说起话来可一板一眼的。 一天晚上,快要睡着的时候,小家伙突然张开双眼喊道:“爸爸,爸爸,”语气十分恳切认真,“明天早上你起床去跑步,一定要带上我啊!” “啊”字带着重音,拉得高而长而婉转,透出十分的期待,不由得你不答应。 听完此语,我愣了。――这个小家伙竟会用如此长的句式,把她的要求完整无误地表达出,而且,还居然会用“一定”这个表肯定的副词来加强自己语意。 激动之下,连忙回答:“好,好,爸爸明天带洁儿去。” “真的,爸爸,你要带我去啊!别骗我了,真的啊!” 听完这条经过反复强调的要求,我慌了,前面的回答显然是搪塞女儿的。 我和她妈妈有早起晨练的习惯,每天早上六点即起床跑步,而此时的女儿正是沉浸于香甜睡梦之中。――一般情况下,女儿早上是贪睡的,不到八九点钟是不会睡透的。――跟我们一同起床,天哪!我们怎么忍心! 此时,我已处于两难之中了,是骗,还是不骗? “爸爸起床的时候,洁儿还没睡醒怎么办?” “那你叫醒我喽!” 回答得干脆利落,一点儿考虑也没有。 好像从我的问话中感觉到了什么,她又不放心地补了一句: “真的,爸爸,你们不要骗我,真的要带上我啊!?” 一连几个“真的”! 至此,我再无言辞搪塞,只得承诺:“真的,明天,爸爸一定等洁儿,带洁儿去。” 于是,小家伙就在我的这一句不知是真还是假的承诺声中安然入睡。 在这次父女对话之前,小家伙曾有过两次早晨醒来没见着爸妈的经历。 第一次,听楼上阿婆讲,先是听到小家伙的大哭声,边哭边喊爸爸。――她妈妈对她比较严厉,自小就跟我亲近。哭了一会儿,就没听到哭声。我们晨练结束回家,见到小家伙一个人悻悻地靠在房门口的靠背椅上,神情很是沮丧。 有了这次经历,小家伙开始警惕了。当天晚上,开始了关于爸爸妈妈跑步话题的第一次对话―― “爸爸,你明天不要去跑步了,好吗?” “干吗不去跑步呀?” “你们去跑步就没人带我了嘛!” “那不跑步,怎么锻炼身体呀?” “就不锻炼了呗!” “不锻炼身体,爸爸身体不好,不能上班挣钱,怎么办?” “不能挣钱就不挣了呗。” “那怎么行!那洁儿就没钱买新衣服穿,也不能上幼儿园了。” “那我就不要新衣服,也不上幼儿园,好么?” ……说到最后,就要求爸爸第二天早上一定要带上她。 第二次,小家伙居然破天荒地从门底部用小手把关得很紧的卧室门拉开,再把外面房门的牛头锁打开,闯开着门,赤着脚,一路跑到了操场。 有了这两次经历,小家伙就开始警惕了,早上一到我们起床时间,哪怕是极其细微的响动,一听到也会翻身起来,边揉眼边下床;甚至于睡梦中也会叫“爸爸、爸爸”的。 此后,有一回她的一个表哥住在家里,我们俩早上便放心地去跑步。可是,这天早上她还是醒了,她表哥向我们重复了我们不在家时他俩的对白: “哥哥,我爸爸妈妈跑步去了吗?” “是呀,你也要去跑步吗?” “对呀,哥哥,你去跑吗?” “我不去跑。何洁是小孩子,干吗也要跑步?” “我也要减肥嘛!” 听到这,我们捧腹大笑。 在女儿如此小的年龄里,就遇到了“欺骗”这个词,并且弄明白了它的意思,而把这一词汇塞进她薄薄的人生词典中的,不是别人,正是疼她爱她宠她、她最亲最信任的爸爸。 当爸爸妈妈搪塞的言辞从口中随意说出的时候,再幼小的心灵也会感受得到它是欺骗;而作为大人的我们,轻易地就能推想到这样一个事实:无论多么幼小的心灵,都难以承受任何形式的欺骗,无论它的动机如何。 多少天来,我一直想把女儿的这个小故事写下来,等到她长大以后再讲给她听。这样做,或许可以排解心头对女儿的那份因欺骗而带来的久久不能平息的愧疚。 “爸爸,你真的别骗我啊!” ――这是属于洁儿人生成长履历当中的一页,更是为洁儿父的我的人生成长履历当中的一页,就让它永远留下来,永不丢失吧!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