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父亲的俗语 |
正文 | 父亲的俗语 父亲是个标准的农民,没什么文化。但他对子女的成长特别重视,经常用一些乡间的俗语来教育我。至今想起来还觉得特别亲切。 他很会用俗语来鼓励我好学向上,激发我的学习兴趣。刚上小学的时候,商店里没有现成的本子。父亲买来大黑纸,裁剪整齐,用边角料捻成绳,订了两个挺厚实的大本送给我。我欢天喜地,如获至宝。父亲告诫我说:“上学啦,要努力。人勤地不懒,好好干才会有好成绩。不懂的地方,不要‘杀猪捅屁股眼——愣充大师傅’,要请教老师。”茶余饭后,他也故意“难为”我一下,出点儿老辈子的题目,比如:驴驮八斗背斗半,手提半斗走道算”。又如他说:“昨天演了一部电影,名字是啥呢?”看我的兴致被勾起来了,就拿起一条棒面干粮,揪下一块放在另一个短一点的干粮上。我马上说:“取长补短。”他高兴得大笑起来,连连夸我聪明。 父亲是严厉的,但从不打我。当我调皮捣蛋,犯了错误的时候,他就会用一套一套的俗语来摆事实,讲道理。每次,他总是这样恶狠狠地开始:“你肉皮子发痒了是不?我今天要好好给你熟熟皮子,让你知道盐是咸的,醋是酸的,犁杖是带弯的------。”但他舍不得下手。讲完道理,我认了错之后,他的气就消了,摩挲着我的头说:“我的儿子会改正的,要争气,不要顺垄沟找豆包呀!” 农家四时无闲暇,撂下耙子就是扫帚。活忙的时候,我也给父亲搭把手。边劳动他边给我讲一些农业知识,也藉此说一些做人的道理。我放牛时被牛角顶了一下,满腹牢骚的时候,他就告诉我养牛的好处:“大牛下小牛,三年五个头。落地拜八方,跟着头牛走。”耪地时要求我落锄要深,因为“锄板底下三指雨”,“春天深锄一遍,秋天多打一面”。捆秸秆有说道“麦捆根,谷捆稍,芝麻捆在半中腰。”铡草时要细上加细,因为“寸草铡三刀,不吃料也上膘。”我薅地薅得腰酸腿麻不愿动弹时他会说:“眼愁手不愁,一会儿就到头。”淤栽瓜秧时要求把秧苗扶正,说:“根不正,苗不正,坐个葫芦歪歪腚。” 慢慢地我长大了,他怕我嫌他唠叨烦,又不放心,有时就隐晦地用俗语来表达。中考前,他担心我学习不努力考不上。在我们一起站在坝堰上看着地里绿油油的禾苗的时候就说:“你看,出苗皆如羽,秋后知成秕呀!”我差几分没考上中专无奈上了高中时,他又劝解我:“人家骑马我骑驴,仔细思量我不如。待我回头看,还有挑脚汉。”九八年我上高一时闹学潮,一谈论起这事,他总怕我跟着瞎起哄,走错路,就开玩笑说:“我这儿有个歇后语,你猜一下,撒尿泚坑-----,”他拉了个长音,哈哈一笑,说:“是造谣嘛!” 他是个老共产党员,性格刚正不阿,对于村里的一些丑恶现象,也会用俗语来表达不满,同时教育我做人要堂堂正正,对得起良心。有一家不孝敬老人的,做饭时小两口在外屋炒好菜,却给瘫在炕上的老爹吃剩饭。他去探望,回来给我描述,气愤地说:“老爷子可怜啊,地下锅里响滋啦,炕上嘴里流哈喇!”村里一些干部,狐假虎威,拿着鸡毛当令箭,干不得人心的事。他就轻蔑地说:“上面放个屁,下面唱大戏。他们蛤蟆不大,动静不小。你不用当回事儿,听蝲蝲蛄叫唤还不种地啦!”他自己当过多年的会计,但从不占集体一点儿便宜,在村中威信极高。他也经常拿这个来说我:“你是公家人,不要乱伸手,伸手必被捉。又占又贪,心里不安;不占不贪,越走越宽。” 如今,父亲已年迈,家里的大事小情都听我的,有时依赖得像一个孩子。可是,一有空,我还是愿意坐下来,和他唠唠嗑,听听他那充满人生智慧和乡野趣味的俗语,因为在我心中,俗语不俗!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