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我对作诗词的看法》 |
正文 | 我主张现代人作诗还是作新诗为好。古诗词不仅讲押韵,还要讲平仄。这个平仄可难了,现代人读音都发生了变化。按照普通话要求,汉语是四声调,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古代汉语的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平”指四声中的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二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我们四川话,读音与普通话又不同。比如:“汪、王、网、往”(照普通话的1、2、3、4声排的序);如果按照四川话读音,“汪”的读音与普通话相同,而“王”的读音普通话中就没有,“网、往”这两个字读音又相同。所以,即使现代人做五言、七言诗,或者是填词,一般都不能按照古人的平仄要求做;如要按古诗词作,就要去查古时读音的字典,这就没有必要了。作诗词是情感的勃发,以字词读音的严格要求丧失情感的表达就大可不必了。 我读的古诗词不少,古人写的诗、词、曲的确是太好了。十几岁时我读《沫若文集》(可能是古诗词的先入为主),感觉他的新诗写得不怎么好,他写的历史剧很好。我把这个想法给我的老师讲,老师笑了。后来,我曾在文艺评论方面的文章中看到一种评论:郭沫若写的诗是新诗在草创时期的东西,好诗不多;对“新月派”的诗歌评价较高。后来,读了艾青、徐志摩等诗人的诗,感觉就很好。读文艺作品,直觉很重要。 古今中外的文艺作品,经过历史沉淀了的好东西才是佳品。 2017年3月草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