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缅怀国士袁隆平
正文

二零二一年,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年,纵观世界各地,疫情依然还在肆虐,无情地收割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而唯有古老的东方,一个伟大的民族在一个伟大政党的正确引领之下,迎接着人类发展建设中的一次次考验。前段时间的狂风暴雨加冰雹,给人们生产生活及生命安全带来了难以挽回的损失。而刚缓过劲来的人们,又再一次沉浸于五月二十二日当天,痛失当代神农袁隆平先生的悲痛之中。

出生于六、七十年代的人们,或多或少都会对那个缺衣少食的时代有着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在那个年月,就国民生活水平来说,别说小康生活了,就连最基本的填饱肚子的温饱问题,对于全国绝大多数人家来说,都是头等重要的大事情。与当下丰衣足食奔小康的快节奏生活根本就没有一点可比性。

儿时的记忆中,父辈们起早贪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四季轮回的时光里,像老黄牛一样辛勤地在田间地头劳作,可即便是如此辛勤且辛苦的劳动,一年到头来,受自然灾害及其它环境因素的影响,加上粮食作物品种差产量低,就算遇上风调雨顺的年月,一年精心耕种下来,亩产也不过寥寥二、三百公斤,难以满足一家人的衣食温饱问题。

八十年代中期,杂交水稻开始在全国各地推广种植,这种新品种的种植,直接改变了过去传统落后的耕种模式,将原来的水稻种子发芽后,均匀抛撒于水田里进行育苗,育苗成功后再移栽的模式,直接改为温室里或者塑料棚里育苗,然后再移栽的模式,既节省了传统耕种模式里——水田育苗移栽的这一关键性环节,又减轻了农民耕种劳动的强度,也使得种子的用量大幅度的减少。传统耕种模式里,由于种子出苗率低,所以只能增加种子的数量来提高出苗率,而杂交水稻所具有的出苗率高、耐旱抗虫的特点,就大大缩减了种子的用量。

传统水稻种植,要是遇上旱涝的年份,不说颗粒无收也好不到哪里去,在那个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年代,靠天吃饭成了人们生产生活的软肋。而自从推广了杂交水稻种植之后,人们生产生活的质量都有了质的飞跃。秋天收获的时候节,天高气爽,人们难掩丰收的喜悦,家家户户谷满仓,稻谷产量从过去的亩产二、三百公斤猛增至亩产六、七百公斤。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带动之下,全国人民都投入到搞生产促发展的运动中来,人们的日子便一天天好起来了。

正是有了袁隆平团队的创新杂交育种,才从根本上解决了粮食短缺这一世界性的难题,人们的温饱问题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并把创新的成果,无私的奉献给世界人民,让人类共同分享创新带来的成果,无形中契合着党和国家所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理念。

任何一个时代的发展与进步,都离不开粮食,民以食为天,只有在粮食安全得到充分保障的前提下,人们才能具备充足的精力去搞建设和发展。袁隆平带领着他的团队,穷尽一生的心血,只为能让粮食增产,使每个人都能吃上一口饱饭。而每一次试验的成功,都巩固着国民的粮食安全。第三代超级水稻的推广,更刷新了杂交水稻增产的新记录。现如今国泰民安,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先生呕心沥血,殚精竭虑,人们生活幸福了先生却驾鹤西游。先生曾说“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是呀!我们每个人都是一粒种子,但却都不一定会是好种子。古语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为铭记先生教诲,我们只有从身边事做起,从一日三餐做起,不浪费一粒粮食,就是对先生一生最好的告慰!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6 2: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