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拾趣融水老君洞随笔灵岩赋之诗话 |
正文 | 拾趣融水老君洞随笔灵岩赋之诗话 姚老庚 开篇诗曰:御赐真仙尧典布,古碑犹是蔡京刊。最怜山色灵岩好,欲去重来一凭阑。 抄录清道光版《融县志?灵岩赋》。作者清?殷弼,字梦臣,广东举人,《元史》《 明史 · 文苑》纂修官之一,明末官至内阁中书,入清后隐居不仕,晚年定定居融县长安镇,授徒讲学,其门生尊称为羊城先生。工于诗,多咏山水之作。 如清代殷弼的《靈巖賦》“扶輿挺秀,一元分胎。融而為用瀆,結而為崔嵬。爰有名山據坤輿,而雄虎視中饒,淑氣昭勝概。而此天台千象,皆羅名工莫畫。一塵不染,妙景難裁,是玉融之屏障。向南極,而環廻。環山之徑,古木千尋。緣崖之邊,逶迤萬象。憑高一呼,山霛答響。山蓜含而未開,踆鳥飛而不定。迥弔武穆之愛國,冷然興然。長踞尼山之聖容,心焉同徒。是謂山川之鐘靈,柳亦仙真之長養。復就平崖而入,另闢一天。危亭屹立,鏡石高懸。遙所睇之老聃,儼然神光四射,鬚眉翩翩。百丈石坪,仙人之行蹤未化。一方碑碣,蔡京之筆墨猶鮮。書仰宋帝之,存筋則顏,而骨則柳。水酌靈溪之,美玉為液,面漿成泉。爰畫鶻之行韓魏,摩崖山半。仰天書之匣雷聲,被璧何年。若夫探金蒐玉,深入石腹,列炬蛇行。蔡樽相屬,仙荔盤盤,陸離可掬。山風生耳,泉聲在足。席石銜杯,撫琴弄曲。探洞天之水月,日日空寒。望天柱之石星,綠苔滿目。有誰閉戶,再來石室讀書,若佪明心。重向清泉濯足,臨流釣月。徒羨逝者之無窮,憶古懷今,不勝悲歌之斷續。亂曰:巖之麓,可麻可菽。巖之曲,可樵可牧。巖之石,可枕而眠。巖之水,可飲而仙。願乘萬里之長風兮,假余以祖龍之鞭。驅虯蟠而叱五丁兮,移此山於通都之巔。山靈於焉增價兮,行將繼美於百六之洞天”。 世事有兴须有废,莫论谁是与谁非。“酒已倾而连醉,歌益妙而未终”。融水老君洞,传中国道教三十六洞天福地之一,俗称灵岩。灵岩一窍何年凿?我来不作沧桑感,为爱其旷远,爱灵岩水月洞天奇。寿山福海,金殿瑶池,那派清幽景象突兀,天水共冥冥,竟是别有洞天。 “重向清泉濯足,临流钓月”借洞中石壁上的摩崖石刻“四峰钓矶”的融水县明代举人李永范,号四峰,官至浙江云和县知县。《游灵岩次伍西汪公韵》诗:天开古洞自何年,老子遗容独宛然。丹灶尚留仙迹畔,青牛长卧寿溪边。就是“遙所睇之老聃”代言,“仙人之行踪未化”兮,近期挖掘出“函谷关”的残碑便又是佐证。几度沧桑几度秋,老君一去不回头,《柳州诗存》诗有云:洞天碧水自潺潺,邃穴幽深隔世阛。喜有青牛长驻足,不随李耳过函关。 赋文详尽介绍,“书仰宋帝之,存筋则颜,而骨则柳”。宋太宗亲颁“御书碑”120 轴藏于洞内,并敕封老君洞为“真仙岩”之史实。百二御书何处觅,梦中把盏问真仙。武穆等之“清远军”“放生池”摩崖彰显其爱国之心。列表徐霞客曾在此洞住了13天,“探金搜玉,深入石腹,列炬蛇行”之亊。 “徒羡逝者之无穷,忆古怀今”见南宋绍兴年间融州太守胡邦用题《真仙岩诗序》有曰:“间有三见甲子者”。指120岁以上长者,相传老子曾投丹其中,饮者恒得高寿,故名“灵寿溪”。殷弼便有“岩之水,可饮而仙”之说。呜呼!往事已随流水去,一碑无语立斜阳。“一方碑碣,蔡京之笔墨”指宋?沈玮重刊蔡京宰相书《元祐党籍碑》全国现仅存此一块堪称国宝。 “探洞天之水月,日日空寒。”水月洞天乃为融州八景之首,近期寿溪桥穹顶上新发现黄庭坚之后裔郡守双井黄杞篆书“水月洞天”之摩崖,又是一说。韓魏公像及魏公所书老杜画鹘行碑,端楷森严,可敬可爱。当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后来贤者,其尚留心于斯人乎? 游罢灵岩读此赋,始信其中别样天,顿觉王维画作图,有三分仙意二分骚之感。实实在在的“山灵于焉增价兮”,疏影月华,幽境灵泉,鬼斧神工,气象丛生,景矣!诗矣!画矣!微澜禅静,寿山福地,登琼楼玉宇,神魂飘拂,人耶?佛耶?仙耶?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