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增强三种功能让巡视利剑更具威力 |
正文 | 增强三种功能让巡视利剑更具威力 黑龙江省委专项巡视组进驻省地矿局后,收到一条重要线索。经过三十多天的日夜“攻坚”,省地矿局领导和工作人员违规集资入股金矿,涉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为此,省地矿局共清退职工入股分红款1016.23万元,巡视以来被立案调查20人,11名党员干部分别受到撤销党内职务、党内警告以及行政撤职处分。(5月8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 强化党内监督须“擦亮”巡视利剑。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央巡视已经深入开展不断挺进深水区,着力于实现全覆盖的同时,各级地方的巡视也相继开展,形成了中央巡视、省委巡视、市县巡察三个层面的巡视格局,实现了对各个层次各个群体的巡视的全覆盖全渗透,成为推动全面从来治党不断深入的重要举措。不管是中央巡视还是地方巡察,不管是常规巡视还是专项巡视,巡视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一样的,要尽可能发现更多的问题,督促问题整改到位,产生强大震慑,推动“拔烂树”、“治病树”、“护好树”,修复政治生态。这不只需要各级纪委“自身硬”、有决心,也需“利其器”,增强巡视的三种功能,让巡视利剑更加锋利,更具杀伤力。 增强巡视“眼力”,明察秋毫。腐败和“四风”的隐蔽性极大,巡视组一来,就有所收敛,巡视组一走,就开始嘚瑟,如果不“擦亮”巡视眼睛,极可能被蒙蔽。在已通报的巡视案例中,不乏这样的例子,一些违纪官员为了躲避监督,千方百计穿上“隐身衣”、“黄马褂”,转移“阵地”,甚至沆瀣一气,订立“攻守同盟”,相互打掩护。对于这类违纪行为,必须织密监督网,调动广泛的群众监督,畅通监督举报渠道;一旦出现问题苗头,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并作出反应。 增强巡视“耳力”,听微知著。一个地方政治风气是否良好,群众心里有杆称,会直接反映到茶余饭后的谈资和牢骚中。在巡视中,要善于“听”当地民声,从细微之处洞察到真问题。不妨采取正面巡视与突击暗访相结合的方式,以正合,让巡视对象主动如实报告,产生震慑;以奇胜,对于不配合、不支持甚至阻挠巡视组巡视的,须深入当地群众中去,从群众的牢骚、抱怨发现问题线索。 增强巡视“手力”,一剑封喉。巡视开启,亦如利剑出鞘,须坚持问题导向,知要害所在,才能有的放矢,一击必中,确保巡视精准、高效。在巡视前,要做足准备的功夫,充分了解和掌握即将巡视对象的基本情况,做到知己知彼;要健全和完善巡视机制制度,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核查线索的能力;能科学研判形势,精准找到“风险点”和“着力点”,能抓住关键问题、关键环节;一旦锁定问题所在,能以最快的速度出击,一击必中。 古代剑客出剑,必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在极短时间观察清楚周遭环境,了解对手优势和致命弱点,用己所长,出其不意,一剑封喉,了结对手性命。巡视是强化党内监督的利器,是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制度,亦须如利剑一般,一旦出鞘,就得血溅三尺,全面、及时、精准的发现问题、督促整改、产生震慑、形成“不敢”的氛围。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