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儿童节随想 |
正文 |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一大早,同学群就闹开了,各种祝福的都有,也有几个微信好友给我发来了“六一”祝福,看着这些温馨的祝福,也引起了我对童年的一些片段的回忆,促使我晚间写一篇小短文。 记忆中,每个生产队都有一个队屋。那时条件很差,孩子们读一二年级的教室就安排在生产队的一间队屋里。没有桌子板凳,桌子板凳都是学生自己从家里带。一般都是一条长凳子外加一条小凳子就是尚好桌椅了。父亲那时是生产队长,他经常到生产队队屋开会,我也经常跟着去玩。一次“六一节”时,看到老师发许多糖给在队屋里读书的哥哥、姐姐们,内心就有一种对读书的憧憬,心里想:读书多好啊,还有糖吃!鉴于这种吃糖的动力,7岁那年,在我的要求下,父亲送我到队屋上学了,可我就上了两天,第三天就不想上了。但第三天我仍跟着父亲去队屋。由于不会写字,我就躲在生产队队屋前的一条小巷子内,我感觉那个地方很隐蔽,是不会被别人发现的。可就是那么凑巧,父亲那天正好在操场上翻晒稻草,正好发现了我。于是父亲惊奇地问我:毛毛,你在这里躲着干什么?我哭着说:我不会写字,我不想上学了。父亲也没有责备我,便把我送回家,于是7岁那年我就未再上学了。虽然过了这么多年,这个场景至今仍在我的脑子里记忆犹新。 8岁时我真正开始上学,于是开启了长达十多年的学习之旅。上三年级时就到和平小学去上了,仍然没有桌课和板凳,凳子就是我们的桌椅。上学的凳子都是从家里带,孩子们每天早上上学把凳子扛在肩上,下午放学再把凳子带回家。记得一边走,还一边唱着:小板凳上课就是好,就是好……,我想这首歌也是那个时代的印记吧。小学五年,我的成绩都不错,几乎年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那时奖品有本子、笔还有书。我获奖的第一本书就是萧红的《生死场》。也许正是这一本书,开启了我的阅读之旅。“六一”节也作为“三好学生”代表上台发过几次言,感觉那时的自己特别的棒。 那时上课的课间也很有趣,同学们在一起玩着五花八门的游戏,女孩子跳房子、老鹰捉小鸡、翻花绳、玩东西南北中;男孩子打花片、打蛋子、滚铁环、斗鸡等,也非常有趣。那时日子虽然苦,但也有不少的乐趣,而且这些乐趣是现在孩子无法体味的。 那时“六一”节也开始编排节目,上三年级时,班级就开始排练舞蹈,可我就是不参加,因为跳舞要穿裙子,我不喜欢穿裙子。老师还是比较民主,也不强求于我。也许是与生俱来的喜好吧,长这么大,我几乎不穿裙子的,不跳舞。现在晚间只要出去走走,到处都是歌舞升平,广场舞火的很,可却引不起我的兴趣。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小学五年,只是人生长河中的一瞬。如今人生半百的年纪,重新回想起童年的时光,有几分虚度年华的遗憾,更有几分时光不再的伤感。 花无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写于2018年6月1日晚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