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回山头屯儿过年 |
正文 | 华灯璀璨夜如昼,流光溢彩景若歌! 元旦过后,伴着城乡上下喜迎新春的人欢马跃和农村杀猪热潮的掀起,直觉在告诉我,“年”,这个凝结一代代人深厚情感的节日,就要到了。 每逢此时,回家过年就成了最热门的话题。似乎没有比这更大的事了,“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不管如何山高水长,都挡不住回家过年看望爹娘! “心中那根隐隐的线,是否又在提醒你,世界再大、旅途再难,也要回家?” 说到根儿,还是老祖宗创造的这个“年”太有聚合力,竟能调动千百万游子集中来一次大迁徙! “外孙儿们都长大了,基本不需要我们时时地陪伴,我们何不也回老家过个年?” 和老伴儿的想法高度一致,去哥哥家过年,说走就走!腊月二十九一大早,我们两位老人家兴致勃勃地背上背包,就踏上了行程。 经过一个白天的马不停蹄,终于回到了我魂牵梦萦的山头屯儿老家。看到新站牌,又让我眼前大亮了一把! 第一脚迈上我再熟悉不过的土地,一股久违的年味儿立马涌来。 朝屯儿里望去,清一色纯白墙体的彩瓦房灯火通明。玻璃窗上粘贴的艺术剪纸,深深烙印在心里的喜庆,恍如又把我带回到了从前。家家庭院都高悬的大红灯笼,快要把整个屯子都染红了。远处、近处,时不时传来“咚咚”“啪啪”的爆竹声,也时不时有“钻天猴”升起,一声脆响、一个小光点亮后,留下一缕白烟。 从屯儿中间穿过的土路已变成了宽平的水泥路,一辆一辆的大车小车不断地驶入驶出。路旁的那一排古老的杨柳树又粗壮了许多,隐藏在树中的路灯和灯杆上挂的红红中国结散发出夺目的光。 山头屯儿是生我养我的地方,自我二十二岁离开后,这是我第一次回家乡过年。 很早很早就知道小屯儿今昔不能对比了,亲眼所见为实。到了哥哥家,嫂子就不停地炫耀:“农村一点都不落后,你们城里家有的我们也啥都有了。”自来水、太阳能、互联网、液晶电视、冰箱冰柜……一项一项打开给我看。乐得嘴都合不了拢的嫂子又指了指外面,“那些农机、农具和轿车,都是咱家的……” 哥哥说现在的农村人可享福了,屯儿里种植水稻的都加入了合作社。种地靠常规机械根本不算啥了,施肥、灭草早就用上了飞机。产的水稻特受欢迎,到季就有南方的老客来收购,货好,根本就不愁卖! 我没有忘记,还曾引以自豪过,在生产队时期我们山头屯儿就是县里的农业先进典型,农民分红收入始终位居全县前列。日值差不多年年都能达到两元以上,敢称是那个年代农村地盘上的“明星”了。几十年中,小屯仍保持着先进,我在很远处就看到了村部前竖立的那块“黑龙江省水稻高产标准化栽培示范基地”的高大牌子,不用猜,这里的农业已经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乡亲们见到我同样是感慨万千,“你离开家乡时农村还很穷,平日粗茶淡饭,来个亲戚朋友啥的都犯愁,谁能想到农村会发展得这么快?你做梦都没梦到吧?” “这次回来你就好好找找过去农村‘年’的感觉,也好好品尝品尝咱们家乡地地道道的绿色食品是啥味道。” 家乡的变化,实际哪单单就是生活和环境? 更令我惊讶的是人的变化,乡亲们对国内、国外的重大新闻,不但了如指掌,还能有板有眼地评论一番。他们由相信迷信到相信科学,由关心小家事到关心“大家”事,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进步。谁还肯牺牲时间去谈论无谓的东家长、西家短?哪家的男和哪家的女有不正当关系一类的闲言碎语? 一样的山、一样的水、一样的地,不一样的是面貌。正像嫂子说的那样,如今农村人也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好日子。 一夜我浮想联翩,第二天我早早就起了床。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除夕,年的标志日,老天也格外捧场,万里晴空一碧如洗,透彻透彻的,气温有了大幅度的回升……“东风送暖入屠苏”,村民们迎来了佳节,也盼来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 各家各户无一遗漏地都贴上了春联,我好多年没见到的与春联横批相配套的挂旗儿又在老家再现。院落打扫得干干净净,大人孩子兴高采烈,就像要迎接重大的喜事场面,我的发小见到我热情地打着招呼。 嫂子也一股脑儿地把鸡鸭鱼肉等等都搬进了灶房,开始做着代表“年”的两顿最正规饭的准备。 一大家人欢聚一堂,有忙做饭的、有打麻将的、有看电视的……可谓是欢欢喜喜过大年。 特别是晚上,几乎是与中央电视台热闹的春节联欢会同步,还没到接神的钟点儿,屯子的焰火也紧跟着热闹了起来。 窗外一闪一闪的,“嘭”“嘭”“嘭”,一枚接着一枚,拖着一道亮光,冲天而起,在黑夜中爆裂出一幕幕五颜六色的“天女散花”和“孔雀开屏”……不经意工夫,小屯儿就跟开了锅似的,沸沸腾腾一片。这烟花以前可都是城里大单位燃放的啊?我被惊呆了,我也彻底被感动了。 夜间的“核心”饭把高涨的年气推到了极致,老少三代人其乐融融,紧紧围坐在一起,一大桌子菜,冒着热气的饺子……孙子们的一声声爷爷、跟爷爷一次次碰杯,还有他们吃到饺子里钱币的兴奋…… “今夜,家就是全世界!”“这一夜,桌前的笑容,胜过天南地北的所有风景!” 酒不醉人人自醉!难道你还在意吃什么、喝什么?什么好酒、什么好菜吗?在吃喝中难以品尝出的那种味道里,我好像一下子就解开了为啥都要回家过年的答案。 “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日来”。零点的钟声快要敲响了,村民欢庆的焰火还在继续。 “只愿时光能缓,我们不散!” “过年好!”“过年好!”刚刚收拾完碗筷,家里就来了第一波登门拜年的人。 大年初一,居住在富拉尔基的弟弟和妹妹两家人也赶到了哥哥家。初二中午,也是在我们俩的第二个探亲行程动身之前,二妹妹一家也特意从泰来县城回来,在镇里的饭店安排了一场全家族人的聚会。这是我们家族第一次过年在饭店吃饭,满满坐了两大桌子,妹妹和妹夫又把“年”的气氛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家和万事兴!”父亲在世时就常教导我们,“家和”很重要,“家和”才能“家兴”。在讲“家和”方面,长辈们给我们做出了榜样,父亲、叔叔、伯父哥五个和和气气了一辈子。我没有看见、也没有听说他们之间有过什么利益之争。今年过年的家族大聚会就足以说明,我们家的这个良好家风正一代接着一代地传承…… 其实,也不光是我们家,全屯子人脑子里“情”的意识都非常根深蒂固,他们既讲亲情、友情,又特讲乡情、土情。我在想,农村的年味儿之所以没有改变,正是源于这种浓浓的亲情味儿、友情味儿和乡情味儿、土情味儿。 老家一切都在变,唯独没有变的是人的朴实、善良和真诚。还是跟我在家时一个样,住在一个屯儿的就相当于一家人,来来往往的就如同都在一起过年。 老伴说:“相比还是老家的‘年’好,这次就算作是一个重新回家过年的开端!” 家乡养育了我,我与家乡血脉相连!叶,总要归根的,不管我走到何处,不管我离开多久,山头屯儿,我的根永远在你这里! (完稿于2024年2月14日)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