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顺德大学生走进博物馆寻梦香云纱
正文

香云纱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成衣,其制作工艺一直给大众留下神秘而模糊的印象。为了深入了解香云纱的制作以及发展过程,7月9日,岭南师范学院“寻梦纱”社会实践队来到了顺德大良南国丝都博物馆,揭开香云纱的神秘面纱。

寻纱探秘 独具风情

踏入南国丝都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一架架独特的织布机,博物馆讲解员张主任告诉队员们,这些都是提花手拉织布机,但并不是最原始的通花织布技术,目前只有在南海开始慢慢复原了。

谈及香云纱的起源,张主任对队员们说:“一开始是因为珠三角渔民用薯莨浸泡渔网使得渔网变的坚固,渔民在浸泡渔网时衣服上也染上了薯莨汁,有一种黑色的光泽,衣服也越穿越柔软耐用,后来,人们就开始用河泥浸泡自己的衣服,生产丝绸的农户也学习了这种方法,逐渐演变成了香云纱这种工艺。”

鉴于之前走访街头的经验,队员们都向张主任提出了疑问,“香云纱不是很柔软透气的吗?为什么会出现有质地硬、粘身的情况呢?”张主任也耐心地向队员们解答道“其实这是因为薯莨有一种植物果胶,当它被浸染在衣服上后,衣服就会不容易烂,因此,当时的渔民用薯莨浸染渔网也是因为这个道理,这样弄出来的渔网会坚硬、不容易腐烂,耐用。当然啦,香云纱是会越洗越软的,越穿就越舒服。”

传承严峻 亟待发展

香云纱布料在一年只有两季,而且顺德的丝织品产量就比较少又主要以出口为主,导致供应不足。在主观方面,张主任认为,香云纱作为一种工艺,其技术难度要求高,工作十分辛苦,技艺传承人少,同时,因为经过薯莨汁液的浸染,香云纱颜色普遍偏深,并不能被一众年轻人所接受。因此,香云纱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现象比较严峻。但发展不能单靠传承人的坚持和香云纱的吸引力,更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

经过参观与访问,“寻梦纱”队员们都认识到香云纱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严峻性,对其保护与发展刻不容缓。

撰文/梁梓欣

摄影/梁梓欣 蔡蕙羽

来源/岭南师范学院“ 寻梦纱 ”社会实践队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6 2: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