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第一次在建设工地之(五) 坚持生产
正文

第一次在建设工地

(1966年秋冬)

(五)坚持生产

正当水轮泵工程处于如火如荼的时候,“文化大革命”的烈火也越烧越旺:所有学校“停课闹革命”,师生组织红卫兵走南闯北大串联,毛主席多次接见红卫兵……红卫兵活动逐渐扩展到工厂、农村,我们工程所在的河头村就成立了好几个红卫兵组织。在这种形势的影响下,工地上也成立了各种名称的红卫兵“战斗队”,也出现了一些大字报,民工的思想出现了混乱的苗头,有的甚至提出“汀江水轮泵工程劳民伤财”的论调,要工程下马。

当时正值秋收时节,有些生产队因有部分主要劳动力被抽调到水轮泵工地,秋收进度受到一定影响。消息传到工地,有些民工就想打退堂鼓了。这时,正处于大江截流的关键时期,如果这时候人力不足,不但大江截流难以实现,甚至会造成前功尽弃的严重局面。

这时的我虽然年轻,但是作为工程指挥部里的成员,也看出了领导们的焦虑;作为水轮泵工程的直接受益地之一的社员,我也很替工程能否建成而担心。于是,我把本三峰大队的二三十个青年民工集合起来,开了个会,学习了中央《关于抓革命促生产的通知》,说出自己的担心和想法。大家一致认为,无论如何,我们三峰大队民工建设水轮泵的决心不能动摇,并且表示,我们也要成立一个红卫兵战斗队,表明我们的观点,发挥主人翁的作用,推动工地的建设。于是,我们的“抓革命促生产战斗队”诞生了,制作了红袖章,确定了队歌,歌名就叫《抓革命促生产》(见附歌谱)。我教会了队员们唱这支歌,并且要求他们出工时也唱着这支歌出发。我还写了一篇《抓革命,促生产,确保水轮泵工程顺利进行》的文章,用大字报的形式张贴出去。

工程总指挥张社长看过我们的大字报后,称赞我们做得对,还鼓励我们“抓革命促生产战斗队”一番。我虽然是“队长”,但是岗位却在办公室,工地上的事情主要由几个得力的骨干负责,他们带领着队员们自觉劳动。

我的这一招还真有点用。看着我们的大字报和我们的行动,河头、长化、大园三个大队的民工也跟了上来,其他大队的民工,再也没有提出退场的了。秋收一结束,公社还从各大队抽调一批民工充实上来。人多了,气势更加宏伟。工地上,旗帜飘扬,歌声嘹亮,机器轰鸣,人流如织。经过近一个月的奋战,大江截流终于胜利完成,为第三工段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附记

1967年春,“抓革命促生产战斗队”的民工大部分退场。退场以后,大都在三峰团支部领导下参加了“三峰大队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三峰大队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继承了老“三峰剧团”的传统节目,还推出了许多新节目,如演唱《毛主席语录歌》,和当时流行的许多革命歌曲,还排练了革命现代京剧《沙家浜》、《红灯记》、《林海雪原》等选段,还跟老年鼓手、乐师结合,组成闻名的“大锣鼓队”。三峰大队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先后到河头、泥角、长化、大园、忠信、信美等大队和峰市人民会场巡回演出,是当时峰市公社最活跃的一支文艺轻骑兵。三峰大队的大锣鼓队不但在峰市公社的几次大型活动中在峰市街巡游表演,还在“永定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大会时,赴县城参加庆贺活动,在众多大锣鼓队中,是最为出类拔萃的一支,曾经名噪一时。后来,随着鼓手和乐师的先后去世,几个活跃分子调出去当民办教师,几个年青女子相继出嫁,骨干力量大量减少,最后三峰大队“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和“大锣鼓队”都自然解体。闻名几十多年的三峰大锣鼓也就此失传,实在可惜!

2011·7·13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3 4: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