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观古迹,重在打捞历史记忆
正文

羑河纪实一六一

观古迹,重在打捞历史记忆

文生

初冬时节,老文在家里坐着,很想出去,看天阴睛不定,就不打算出去了,于是就想起以前去过的地方。鹤壁虽然是个年轻的城市,即有两处古都遗址,这两个地方老文知道。一个是商都,在淇县朝歌;一个是赵都中牟,现只有赵长城遗址。现在想起来,如何观古迹,态度是十分重要的。

前些时,老文去过搞星台,回来后想了一通,有一个问题不解,就是商周何以在平原上决战?之前的牧野之战也是在平原上打。后来和一个老军人闲聊,知道了地理的作用,这里肯定有地理因素在起作用。

经过查阅资料,老文才知道,商的中心地带靠河水之险拱卫,有漳、卫环绕,唯南部是开阔地,故后期只能在平原上筑朝歌城拒敌,而周人也就只能沿卫河、淇河而下与商决战。

老文认为只要商王朝还在滥祭祀与征讨,借此对各路诸侯不停地索取,那么商朝灭亡是迟早的事,只不过是灭在商纣王手里。孔夫子的弟子子贡说:“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子贡的意思是说,商纣王的坏,没有传说的那样厉害。因为君子们增恨纣王的行为下流而失去天下,所以把天下一切坏事都归到他身上。老文认为子贡说的对,商朝是在商纣王手里失去的,但商纣王于是被这样那样的事抹黑了。言外之意要看周人是如何取处得天下的。人们把商亡的原因推到商纣王一个人身上,省了事,但也阻挡了对商亡原因的进一步认识。把商纣王失天下归到宠信坦已,得出女人是娲水的结论是荒谬的。商纣王宠信坦已,是其失天下的一个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同样,纣王的叔叔们,也不见着比传说中的好。

周人趁商纣王征讨东夷时,从背后袭击商朝,手段不能说有多光明。而且史书也透露出周夺天下血腥的一面:血流漂杵。

不过周人的一系列做法,影响极为深远,如敬天、保民、明德的意识,行为不靠占卜而是靠理性,一系列礼法的制定,使中华进入宗法、礼治时代。关键是让华夏民族从神的统治中回到世俗统治中,从此人们虽不否认神,但也敬鬼神而远之,也就确定了神不能占统治地位了。周人虽然对商也搞继绝世、举逸民的做法,但对商的意识、文化、技术的毁灭也很彻底,长达二千多年人们不知甲骨文的存在,更不用说冶炼铜、浇铸大型铜件技术的失传。

在孩子的帮助下,老文前些时继去摘星台玩后又去赵古长城玩。赵长城遗址位于大河涧窑洞村。时值初冬,草木枯黄,但赵国南长城有的处于常青的松柏丛中。赵长城用当地条石建成,现只能从残虚中想像当年的雄姿。有的地方受到人为破坏,据说有人把石头搬开捉藏在石头缝里的蝎子。从地势上看,赵长城沿太行山顶,婉建而去,打造了居高临下,易守难攻的战略要道。这段长城是赵国南长城河南段的一部分,赵国南长城河南段从辉县至林县。赵国南长城延续到河北。赵国南长城有一部分为魏国所建。

赵国南长城的修建,自然是赵国立国后的事。公元前453年,晋国的三家大夫韩、赵、魏三家分晋,这是春秋战国的分界点。赵国在晋阳立足后,便面向太行山东部的平原,至赵献侯时,在中牟建都。《史记·赵世家》曰:“献侯少即位,治中牟”。中牟在何处?一时不好确定。有河南中牟、河北邯郸说。河南有中牟县,但稍一思考,就会判定不可能是古中牟。

唐张守节在《史记·正义》中记载:“相州汤阴县西五十八里,有牟山,盖中牟邑在此山侧也。”这是文字记载中有力的证据。鹤壁位于汤阴县西二十公里多,1957年建市,是从汤阴西部析置出来的,有太行山余脉牟山,故汤阴之说即为鹤壁之说。赵古长城在鹤壁的发现,为中牟处于鹤壁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赵国为何要从晋阳迁都到中牟?三家分晋时,赵国分到了晋国北部,魏国分到了晋国中南部,韩国分到了晋东南和河南北部,但后来韩国的晋东南和河南北部为魏国夺取,韩国只留下了河南中部一小块地。这样,从地理上看,魏国差不多将赵国半包围,将赵国阻挡在中原之外。赵国也有向中原扩张的雄心,迁都至中牟,意在逐鹿中原,也有防止魏国侵犯赵国之意。

赵国定都于中牟,在河南北部打入一个契子,可有效地防止魏国北上占据河北。赵国当时已控制邯郸,但邯郸后面还有中山国,防守起来吃力。有了中牟就不一样了,互为倚角,魏国进攻河北容易腹背受敌。

魏国与赵国隔漳水对峙,中牟三面都是魏国地盘,如果不能东出中原扩充地盘,就不能持久,故中牟作为赵都历史十分短暂,只有四十年,之后赵都迁于邯郸。赵国中牟古都遗址目前还没有找到,想想也是,顶多只能是赵王驻地,短短四十年能建什么呢?只能将精力放在建长城上,再说山里也没建大型建筑的地方。

邯郸背靠太行山,有上党盆地提供物产,面对华北平原,居高临下,足以为国都。中山国灭了之后,邯郸作为赵都就比中牟更优越。要说这中山国也是个小强,打不死,几度灭国后又几度复活。中山国曾被魏国跨赵国灭过。魏国跨国灭中山国,本欲夹击赵国,但魏国隔着赵国是不可能长久控制中山国的,随后中山国为赵国灭掉,赵即迁都于邯郸。

邯郸、中牟要发挥作用,必须有长治即上党作后盾。邯郸走长治有滏口径,中牟走长治有羊肠板径。但羊肠板径十分狭隘难行且远,供给困难,只能当奇兵用,故中牟在地理上不如邯郸。上党、邯郸在手,赵国就是逐鹿中原的有力竞争者。秦国统一华夏,与赵国在长、邯打的仗十分惨烈。秦国拿下长、邯后,统一的步伐就加快了。而赵国,为何长、邯在手,无所作为,仅能起自保作用?原因就在已失去赵武灵王的改革气氛,和秦比起来,差的不是一点点。

解放战争初期,上党战役爆发,实际上就是争夺中原的控制权。上党战役的胜利,确保了晋冀鲁豫解放区的安全,阎锡山也因此对山西的统治有了缺口。

1947年3月至5月,刘邓大军进行豫北战役,其实就是沿赵长城河南段前的平原打,足以说明这块地的重要性。紧接着,1947年6月,刘邓大军在石林法隆寺召开会议,研究强渡黄河、挺进中原、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进军方案,吹响了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号角。

老文想:太行山自古为要地,战场甚多,许多人去战场玩,只是人家去了我也去,去去而已,没有考虑何以成为战场。有人说这样做,玩的太累,他认为不能这样说,欣赏风景,是为学习。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就得在行的地方采风,知道其所以然。

其实山村里的房子,早先选址有自保的考虑,可是后来人不考虑这方面的因素了,随意而建房子。就是自已所住的村,古老的防御功能已只留遗迹。

老文认为,周王对商朝的行为,更令从深思。证实了“欲灭人之心,必先灭人之史”的古训。当然,商王对夏朝做的也是这一套,夏朝的历史痕迹消灭的无影无痕。

老文想,中牟城的建与弃,是与时俱进的一个例子。对赵长城的长久失忆,也与人们忘记了战争有关。不过,也许因为人们的忘记,这些古长城才能遗存吧。

老文联想到现实,很多历史已被歪曲。村里有一个院,早年作过阶级斗争展览馆,那时的学生,都要进去参观,接受教育,后来展览馆拆了。现在一些人在网上对旧时代的地主唱赞歌,认为他们是凭勤劳才拥有了地。他不否认一些地主的地是这么来的,但实际上这些地主的地,绝大多数有乘人之危的成分,特别是在人荒马乱的年月。人不到万般无奈,谁肯卖地呢?能借到钱就能度过难关,问题在于大家都穷,只能去借高利贷,而高利贷是永远还不清的。现在,新闻上常说有人借了套路贷,借一万到手八千,没几个月利滚利到百万甚至逼死人的事,没有说出来的不知还有多少,就这还有人在网上对黄世仁对杨白劳放高利贷逼死杨的行为洗白。

自己灭自己的历史,比他人灭自己的历史更可悲。方式是多样的:或灭失、或破坏、或遗忘、或歪曲。

观古迹,重要的是打捞历史记忆,才是真的观古迹。

羑河纪实系列均为原创

2019年12月15日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5 13:2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