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炭老倌”的传说及人文内涵
正文

在万里长江数不清的支流旁溪中,有一个延续千年的宁厂古镇;它位于重庆市巫溪县大宁河流域美丽的宝源山下,因古镇盛产食盐,有“一泉流白玉、万里走黄金”的美誉。

“炭老倌哟踩煤炭,两脚不停打转转;三班二十四小时,洁白盐巴明又亮?......”

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古镇卤水制盐,衍生出大小30多道工序。产生了“加火添炭、置换卤水、煤炭绞绊、炕盐”等许多不同的工种。并将踩煤炭的工人称作“炭老倌”。这是怎么回事呢?

相传很久以前,巫溪县大宁盐厂不知从什么地方,来了一个因为清正廉洁而得罪了上司的知县大人,化名吴才。为逃避官府追捕;吴才一中奔波,到宁厂古镇一家盐灶房,屈尊下嫁做了一名“踩炭工”。

当时,古镇有一位姓李的富豪,旗下不仅盐灶多个,而且开有一家很大的商铺。为满足日进斗金、富甲一方之荣耀,一天,富商从外地专门请来了许多舞文弄墨的书画文人,为他的商铺大书、特书一块一丈二尺长,三尺八寸宽的大金匾。金匾上手书“大宅门”三个龙飞凤舞的书法汉字。

别看“大宅门”三个字笔画不多,要把“大宅门”真正写好、摆正,让它们龙飞凤舞起来,确实不易。富商请来的文人墨客一个个欣然试笔,富商和在场有人们都觉得,这些人的书法,不是“大宅门”的“大”字这一笔没有写好。就是那个“宅”字的那一点没有到位。许多人捣鼓了半天,都没有将“大宅门”三个大字,写得让富商从内心如意。

李老板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在他一筹莫展之时,富商的管家上前轻轻地说:“大宅门”这三个字,实在是不好写。听说灶房有个姓吴的踩炭工精通笔墨,喜好书法,经常用铁铲在煤炭上面比来划去,何必叫来试试?

?李老板心想,这么多读书人都难写好,一个踩炭工能行吗?他不耐烦地连声呵斥,我不信一个踩炭工会有如此高明。

管家四处打听书法高师,无人应承。于是派人来到灶房找到吴才,轻声问道:你整日在煤炭上面比来划去,你敢写匾吗?吴才听后,胸有成竹地回答:写匾?试试吧!

吴才放下灶具,跟随管家来到李家商铺。 ??

看着密密麻麻的人群,吴才眉宇间透露出一种“大丈夫”特有的壮志豪情。他气宇轩昂走到李老板跟前从容地说:老爷,写字可以,今天,您必须答应我一个条件。

“条件?什么条件都行?只要能写好“大宅门”三个字,莫说一个条件,十个、百个条件都可以”。富商看着吴才,不屑一顾地回答。

吴才见状,指着身边的一群文人墨客大声说道:我要在场的文人为我磨墨!

“啊!文人为他磨墨??”

在场的人心想,一个小小的踩炭工,竟敢口出狂言,看他到底有多大本事?一个个文人书生为了见识踩炭工的工夫,他们一个个忍气吞声地磨起墨来。

时间,不急不缓地走着。 经过半个时辰地慢慢研磨,一满钵清油般浓黑的墨汁终于磨好了。

?此时,吴才自豪地说来,请给我找来一团棉花吧。

“啊,棉花?写字用棉花?”

人们一个个张开嘴巴;不知吴才要干什么?

棉花来了。只见吴才捋起衣袖、抓起棉团,伸手在墨钵里轻轻一蘸,然后凝神提气,左手轻挽衣袖,将苍劲有力的右手举过头顶,在金匾上神思飞扬地交替、舞动、笔走龙蛇似地飞舞、旋转、跳跃......

刷、刷、刷,“ 大—— 宅—— 门 ”三个字,象一阵旋风从天而降。众人看着飘逸潇洒、散发着墨香的“大宅门”金匾,无不为之兴奋、为之激动和惊讶。许多文人墨客没有做到的事,让一个叫吴才的踩炭工给摆平了。

多年以后,吴才受到宽恕,官府派人在巫溪大宁盐厂找到了吴才的下落,用八抬大轿将他接回,恢复县官职务。人们才认识踩炭工吴才的庐山真面目。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0: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