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重庆三峡地区:古代“巫咸国”的由来 |
正文 | 在万里长江众多支流旁溪中的大宁河流域,历史上曾因盐而兴、因药而名。据历史典籍《山海经》记载:早在唐尧时期,重庆市巫溪县大宁河畔的宝源山下,建有以宁厂古镇为首会,以巫文化为中心的“巫咸国”。 相传,巫咸,是古代占卜的发明者。他精通天文历算,位居上古巫溪“灵山十巫”之首。他们出没升降于灵山(今大宁河宝源山)一带,成为通天接地、造福黎民百姓的全能智者。 巫咸、巫即、巫朌、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等十位巫师,创建了以占星术和占卜术为主要形式,以盐文化和药文化为主要内容,包含原始宗教、歌舞在内的中国地域特色文化;是沟通人与自然及鬼神的媒介。 在上古,人类由蒙昧步入文明的前夜,传说中的黄帝为争夺中原地区的统治权与各部落之间发生了一场又一场激烈地争战。 那时候,通天接地的巫咸,受黄帝奉请,为其占卜。他示意黄帝采用“战而后和”的策略统一天下。黄帝尊崇并顺势而为,在“涿鹿之战”中击败了强大的蚩尤之后,不失时机的与炎帝结盟,组成了华夏民族的骨干——炎黄联盟。 “涿鹿之战”的胜利,巫咸被视为占卜文化的始祖。因劳苦功高,黄帝册封巫咸在大宁盐场主持盐政。后来,尧帝封他在宝源山下产盐地,建立巫咸国。巫咸成为诸巫联盟首领。直到今天,重庆市巫溪县大宁河流域的宝源山一带,还流传着歌唱巫咸功德的民谣: “宝山神医叫巫咸,架起锅炉炼仙丹;制盐采药医百病,一碗神水保平安”。 如今,古老的“巫咸国”已载入史册,悠扬的民谣,穿越千年,在峡郡巫溪空灵的山水——浅吟轻唱、代代相传......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