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村落
正文

在一个自成社会的村子里,一些离奇又显得稀松平常的事几乎每天上演。在这些个略显封建的村里里,是更古不变的土地一直在陪着这里的人,新生,成长,老去,入土。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同的故事,这些故事,构成了一个村子的活力与衰老。

听外公讲述,在他们那一代,饿死人是常有的事。一个农村,向他们这种还算比较富裕的农村,人数都不多。那时候已经建国,生活也逐渐变的好起来。村子里的人倚靠每家的土地勤勤恳恳的生活,不断交替。虽说穷,但那时候并没有太多人想过出去谋生活,人们的思想像是被整个单独的村子禁锢,有些封建,有些滑稽,有些固执。村子也像一个围城,里面的人不敢出去,外面的人不想进来。人们明明已经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但还是会生很多孩子,那时候没有政策,没有拘束。所以那时的孩子都很黑,都很瘦,都很早就下地干活。为了什么?为了生存。

大部分孩子不识字,没上过学。上学,在当时,是个稀罕的名词。一辈子就这么在放眼望去全是土和大眼睛的童年中度过,然后一下子就这样老了。按《乡土中国》中的说“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的乡。”说实话,我可以想象那时的情形,我可以想象一个黝黑的孩子憨笑着站在我面前,但我对此并没有太大的感慨,因为没有体会过饿肚子,相信现代很多人都不会有“感同身受”的体会。这可以说是一种另类的“文化”,但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它在消失,任然以平常心对待或是根本没有听说过。

这种消失是在父母亲他们那一代正式开始的。因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改革开放等措施,加上消息开始很通畅的传入农村。大量的年轻人背着厚厚的棉被和挂在身上的瓷杯牙刷,人挤人,踏上火车,奔赴远方,成了浩浩荡荡的打工的一员。那时虽然已经恢复高考,但仍有很多人没过几年学,因对外面的渴望和厌恶种地才去打工的。于是,村子开始变得空落落的,很快,就只剩下当时还不算老的一些老一辈。他们固执的守着那片土地,守着作为一个农民的脊梁。村子依旧不流动,熟悉依旧,但开始随着这辈老人一同衰老。外出的年轻人在一座座大城市里奋斗,他们见识过太多的美好后,开始有了新的目标,家乡,不再无比重要,逐渐变成闲下来的一通电话,一次夜深人静时的回忆,失败后背过身去涌上心头的一行眼泪。他们为城市,为国家,注入了新的活力,从一方面来讲,国家开始飞速发展,这当然是好的,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村子,开始可有可无,以前的心酸变得稀少,新的生命不再懂得“苦”与“累”,一种中国人传承千年的精神,慢慢慢慢,偷偷偷偷,藏在一个个年轻人肩头的包袱中,悄悄不见。

再往后,到了我这一代,我们仍然有很多美好的品质流传。但我们忽略了村子的注视。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出生在城市,生长在城市,未来也在城市。家乡,成了过年时的一次旅游地点。对于家乡的人没有情感,对于家乡的土地没有情感,对于整个村子只有陌生。这是当代每一个农村的无奈。这是一种时代的潮流,它无法抗拒。虽说现在国家派遣了很多人去乡村中帮助致富脱贫。这是好事,开发乡村特色,吸引游客,村里突然出现了一大堆陌生的面孔。那么,那种熟悉性还在不在,农村本身的“土气”还在不在?这些游客会因为一天的日出日落而惊叹,会因为被染红的云霞而惊叹,会因为满地的绿意和金黄而惊叹,会因为露珠在草叶上滚下而炸开万道金光的瞬间而惊叹。他们每个人,都有着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他们会开始向往这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可对于在这里生活一辈子的农民来说,这些惊艳的景色是他们的日常,有时他们会在劳作中停下手中的活,捶捶发酸的腰,抬头看看天,已经是黄昏。

我小时候在农村生活,因此我对农村有着很深的感情,那时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我都不想忘记,都不想让它消失。可村落越来越陌生,离我越来越远。于是,那种传统村落的消失,已经是一种必然。未来是否还有大片田地旁的红砖瓦房,是否还有蓝天白云之下牧童黄牛,是否还有田埂上一伙头戴草帽的黝黑汉子闲聊?这不是一个国家的过错,这是一种时代发展的必然,以后的人们可能只能在书上了解到“乡村”。这也是一种遗憾。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3 9:0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