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醉卧桃花下(三)
正文

石柱人与桃花

石柱土家人偏爱桃花,或多或少与秦良玉有关。也正因为如此,石柱民间与桃花有关的佳话更是独具特色,更是丰富多彩,随手拈来,聊上几天几夜都聊不完。

明朝末期,在距离石柱城西北部约80公里的忠州鸣玉溪畔,有个辞官闭赋的名士叫秦葵,他在妻子临盆前夜做了个梦:一匹怀孕数月的母马,生下一匹桃花色的小马驹。第二天,妻子为他生下一个女儿,就是唯一登陆中国正史的女将军秦良玉。21年后,秦良玉收到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一匹高大雄壮的“桃花马”;不久,秦良玉通过比武招亲,嫁给了“白马王子”亦即送马人——石柱土司安抚使马千乘。从此,秦良玉骑“桃花马”、持白杆枪、练白杆兵、修玉带河、承袭石柱土司安抚史,率领白杆兵南征北战,平叛勤王保境安民,驰骋沙场近半个世纪,所向披靡,屡建奇功,先后被朝廷封为大都督、太子太保忠贞侯等,崇祯皇帝御笔题诗称赞其“桃花马上请长缨”。三百年后,郭沫若还赋诗赞叹她为“石柱擎天一女豪”。秦良玉中年丧夫后,尽管依然天姿国色,面若桃花,也有过再交桃花运的机会(不少男人追求过她,她也曾对其中个别优秀男子动过心),但因受封建传统贞洁观的影响,她守寡30多年,直到去世。

在石柱城东的回龙山下龙河段,有个桃花渡,是游览名刹三教寺及秦良玉陵园的必经渡口。三百六十多年前,明朝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秦良玉在丈夫的支持下招兵买马,组建白杆兵保家卫国。深明大义、料事如神、勇冠三军的三教寺主持智先和尚,毅然带领全寺武僧从这里横渡龙河,迈出协助秦良玉建功立业的第一步,也为自己后来交“桃花运”、奉圣旨结婚埋下了伏笔。此后,三教寺武僧个个成为白杆兵教习武艺的师傅、冲锋陷阵的骨干,智先成为带领白杆兵冲锋陷阵的副帅和运筹帷幄的军师,倍受主帅秦良玉的推崇和信任。在保卫北京城的生死大决战中,智先不但帮助秦良玉定下出奇制胜的良策,而且身先士卒、浴血奋战,从清军包围圈里救出身负重伤的主帅,并最终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夺得了决定明朝存亡之战的绝对胜利。崇祯皇帝为嘉奖智先的计谋和战功,特地下诏:让他与情投意合的白杆兵骨干、秦良玉的养女范冬梅,回石柱三教寺结婚生子。智先与范冬梅奉旨返乡,再过“桃花渡”,在三教寺举行了一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结婚典礼。半路“成”家之后,智先夫妻恩爱,生儿育女、修佛念经、练兵打仗“三不误”,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唯一交桃花运的和尚,令多少皈依佛门者羡慕不已。

在石柱县长江南岸的方斗山麓,有个以风景秀丽、传说离奇惊险、出水量大而且清澈甘甜著称的天然溶洞,叫桃花洞;有个以水力发电、浇灌农田、人畜饮用造福百姓闻名的桃花大堰。还有,在石柱县广大农村:土家人爱种桃树,让自己的山寨年年春季桃花盛开,年年夏季硕果累累;土家人形容人的脸色好为“红桃花色”;土家妹子最爱绣的刺绣品是“桃花枕巾”、“桃花被面”,绣得最好的花样是“桃花瓣”……改革开放后,土家说:经济发展犹如春天的桃花汛,迅速增长人民生活犹如开春的桃花,日益红火;城乡到处都有“桃红花色”的美女帅哥;脱贫致富的单身汉喜交桃花运,讨上美如桃花的好老婆……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些,都足以说明石柱土家人对桃花的欣赏和偏爱,几乎成为约定俗成的思维定式。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变化,很多东西都会逐渐改变,在石柱城乡,关于桃花和与其相关的人事物也是如此。比如,有关桃花的流行语,如“桃色新闻”、“桃色事件”、“桃花运”等等,似乎都带有一些贬义了。我曾经看见,几个男人一起喝酒,醉眼蒙胧时忘乎所以,相互调侃运交华盖、命犯桃花,自封雅号“桃花劫”、“桃花迷”、“桃花痴”、“桃花运”、“桃花癫”等。虽是酒后戏言,但仔细想来,并无鄙俗之意,多欣羡之情,更接近大众真实的心理。

(未完,待续)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23:2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