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想起春联的那些事 |
正文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将至,又到了家家户户贴春联的时候,看到春联,不禁想起我在村里为乡亲们写春联的那些事儿。 春联,又叫对联,门对、楹联。作为一种文化,在中国历史悠久,早在周代就有用桃木来镇鬼驱邪的风俗。在鲁中农村,乡亲们把春联叫对子。每到春节,大家小户的院门、房门、仓库门、磨盘上、猪圈、鸡笼,乃到山墙、大梁上、马车上、牛角上都贴上春联,鲜红耀眼。这种火红、兴旺、祥和的气氛,在城里是看不到的。春联成为农村除旧迎新的标志。 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在上中学时就为乡亲们写春联了,虽然毛笔字写得不算好,但乡亲们都愿意让我写。那时正放假,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一直写到除夕,累得腰酸臂疼,真有些不耐烦了。奶奶就鼓励我说:“平时人家很少找我们帮忙,能帮人家做点什么,这是大好事啊!”当时写春联的词,大都是毛主席的语录和诗词,什么“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等等。村北一户姓王的大婶最喜欢春联,离过年还有十多天就张罗着请我去写。大妈不识字,每当我写完一副春联,就让我读给她听。她听了之后总是笑呵呵地夸我有出息,想的好词,写的字也好。还要留下我吃饭,我不愿意,大妈就生气,说不在她家吃饭是看不起她家。 记忆中,从初中到高中毕业,我在村里写了五六年春联。我现在能写一手比较好的毛笔字,就是那时候练的。1983年秋的一天,因弟弟在部队获嘉奖的缘故一位副乡长到我家送喜报家访,看到贴在大门上尚未撕去的春联,问春联是不是我写的,我说是的,副乡长显得很高兴,点了点头,夸我字写得好。不几天,乡里通知我,说副乡长看中了我,半月后,我成了乡政府的一名新闻干事,走上新闻写作之路,而且一干就是几十年。 现在,乡间百姓再也不用为求人写春联而犯愁了。年关将近,集市上最耀眼的是春联,火红一片,品种繁多,宽宽窄窄,各式各样,应有尽有。有精美印制的,有随买主心愿即写即卖的。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穿着节日盛装的农人们,挑选他们满意的春联。我在这时也常到集市上浏览那些红红火火的春联,感受一下年味。每年春节刚过,我便回到乡间,去品味春联,体会乡情。去年刚走近村部,就看到宽大的春联写道:“要体贴村民喜怒哀乐,多着眼农户柴米油盐”。村头的亓汉富大哥家新盖上三层小别墅,门楼上写的是“乔迁宝地全家福,喜住新楼满室辉”。朱二哥的蔬菜大棚内已是菜嫩蔬鲜,翠绿盎然,大棚外贴的是“棚载四季常青菜,户进八方致富钱”。家家户户春联目不暇接,真是村村传喜讯,户户涌生机呀!虎岁旺旺歌盛世,兔年肥肥庆丰年。春联是乡间的一道风景,更是一种喜庆,乡民们用春联道出他们的心声和希望,表达他们内心的新年的一种期盼之情。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