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那一次见作家叶辛
正文

不太客气地说,现在我虽然也对大作家叶辛仍然有崇拜的感觉,但是,我早已经不如那些时候对他更加崇拜了。毕竟,我也写过不少作品,虽然质量不如他,但是,毕竟我们生活的时代不一样,他反应的生活我不可能反应出来,更不要说达到他那个细致入微的地步,但同样地,我所生活的时代,他也许没有感觉,至少没有我这么深刻的感觉,尽管这丝毫改变了他对于我深刻的影响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可以说,我对于叶辛,至今都是充满感激和挂念的。毕竟,他不容分说地允许我到楼上去见他,那是对我莫大的鼓励和鞭策,甚至是说,看到他以后,我就或多或少地沾染了一点这个上海大作家、上海的文曲星甚至是全国的文曲星的仙气,虽然沾仙气有点迷信的思想,但是我还是相信沾仙气是实实在在的事情。

2007年,也许是仗着我还不太老,甚至还有点年轻,我拿着自己写好的15万字的小说(也可以算作是长篇小说吧)《吃亏是福》去上海见他。那一次去上海,我记得不同于2004年的去上海,也不同于2014年的去上海,那一次,我纯粹就是想拜访一下仰慕已久的作家叶辛,没有其他任何想法,虽然我后来还到了虹桥体院馆附近的鲁迅纪念馆。

也许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吧。我只记得自己打印好了《吃亏是福》,那个长篇小说稿子去上海,心里是多么踌躇满志啊,总以为凭着这个东西就可以获得很大的成功,可是,文学这东西太复杂了,我的稿子只是到南昌和武汉推荐给一些出版社以外,其他的地方看都没有看过,毕竟自己到大地方都是机会难得的。而在武汉,出版社里那些八零后甚至是九零后的工作人员,我就觉得我们中国的出版社简直是在玩儿戏,文学,这么严肃的东西固然需要年轻人,可没有一个上了岁数的人,它怎么能够产生共鸣呢,一个完全错位了时代的人,一个有严重代沟的写作者和编辑者,是很难达成共识的,更不要说是共鸣。所以,我那几乎是百分之九十都是真实的小说,后来根本不想再找其他的出版社,只有让它自生自灭了。不光是这个,还有《脚印》等中长篇,我都是这态度的。其实,现在的网络文学太多,不要说是我的作品,就是莫言铁凝的作品,就是我们省里刘华和刘上洋的作品,也不可能像杨佩谨的《剑》一样一版再版。出版行业毕竟不是世外桃源,它毕竟也要吃人间烟火的,所以,虽然它也常常玉成好事,但更多的时候,它都要忍痛割爱的,毕竟,偌大的中国,玩笔杆子的太多了,写长篇小说的人,自己看自己好像是这样的人很少,但是,全国来说,实在是太多了。

还是回到见叶辛吧。

那一天,记得是在一个夏天,地方肯定是在上海文学院,不过,现在要是不百度,我根本记不起来上海文学院在哪里。反正, 那一天去上海见叶辛大作家是非常顺利。在路上的时候,我是准备到上海吃闭门羹的,毕竟上海太大,毕竟这作家太大,全国作协副主席呢,十四年前敢于去见全国作协副主席,我又老练了十四年了,你让我现在再提高一个档次,让我去见作协主席铁凝我,我现在未必有这个信心。

我依稀记得,叶辛当时的办公室好像不是很高的楼层,他所在的楼层的确很高,但是他的办公室不是很高。我在门卫室那里,就打算吃闭门羹,但是,上海人真和别的地方不一样,见的世面大(我的一个亲戚在南昌看病,那个胸科医院真是很糟糕,病越治越不行,最后还是在上海看好的)。连保安都很随便,一点也不像有些地方卖关子的态度,所谓“县官不如现管”,那些狗眼看人的门卫我还是见过的。

那时候我自己也抽烟的,我并没有特地买烟,只是刚好有一盒只是抽了两支的香烟,我抽出一支递给门卫,(那时候根本没有叶辛的手机号码),他摆摆手,说,不抽烟。他又问了问我,说你是不是贵州来的。我说不是,我是江西来的。我知道叶辛老师在贵州插队多年,这样问是很正常的。门卫和蔼地说:“你预约了吗?”我茫然地说:“没有啊,我连他的手机号都没有。”不知道是被我的真诚所感动,还是门卫本来就善良,他说:“哦,江西来的,我记得他今天好像来单位了,你等等,我给他联系一下,看看他现在还在不在单位。”

于是,我又一次比较幸运,那一天叶辛老师不仅在那栋楼,而且,门卫说他可以见我。我登记了身份证就兴冲冲地朝他的办公室走去。在去往他办公室的电梯上,我感到自己非常幸运,我们是素未平生,并且,那时候不要说是发表长篇小说,我写小说也才刚刚开始啊,我从二十岁开始就写古体诗歌,虽然胆大包天的时候,也有写长篇小说的想法,但是毕竟觉得长篇小说太大,敢想也不敢动。今天,就这样的状态,这位仅仅是年纪也比我大十几岁的大作家同意见我,我能不激动吗?

到了叶辛副主席的办公室,他的形象和《孽债》《蹉跎岁月》里介绍的确是一模一样,只是觉得这位作家个子不是很高大,但是就像有人说的那样“托尔斯泰的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那么,叶辛的眼睛里好像也有一百只眼珠,那丰富的感情,都从他那睿智的眼睛里暴露无遗。我感觉有点紧张,但是,叶作家非常和蔼,他吩咐隔壁办公室的人给我倒茶,我从紧张状态一下子平静了许多。他这大作家毫无架子,问我:“你是从贵州来的吗?”我说:“不是,我来自江西。”他哦了一声,说:“你带东西(稿子)来了?”我感到自己实在有点过分,还要等到人家问我。我赶紧从公文包里掏出那打印好的小说稿子。他快速地翻了翻,大概五六分钟之后,他又把稿子放在了一边,和我说了一点鼓励的话,我心里感到十分快乐和充实,也为这次能够聆听他的教诲而深感荣幸。毕竟,我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够比他资格老,我永远是他的学生。虽然,我写一点诗歌比他的经历多一点。但是,他那典型环境里典型人物的再现,是我无法企及的。

临走的时候,我也许是骨子里不太喜欢在照相上面攀龙附凤,竟然忘记了和他一起合影。看他当时的态度,要是我提出合影,估计他也会同意的,虽然那时候他还如日中天。

这事情过去了好几年了,我又一次去了上海,是在2014年,我同样很快找到了叶作家的办公地点,但是,这次我被告知,他已经在家办公了。我们就再也没有缘分见第二次了,不过,对于那么大的作家,我见了一次都是难以忘记的。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3 5:2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