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印象:大观楼 |
正文 | 大观楼,因朋友一句:“180字长联,想必近水楼台欣赏有之?” 而深感惭愧,直至今年七月中旬,方闲情逸致前往。 来到大观楼前,抬眼就看到木雕门左右两侧悬挂的清代名士孙髯翁撰写的180字 “古今第一长联” 。 上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蛇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赴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下联:“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许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仰读长联,一字一句,气势磅礴。上联欣赏到滇池风光,好一篇滇池游记。下联读到随笔历史,引人穿越云南那个朝代。诵读起来,妙语如珠的骈文,很自然的让诵读的人,诵之琅琅上口,有声,有色,有情调。并且让人在诵读中,感情充沛,联想丰富,一气呵成,溶入此联的意境中。 观大观楼外观,楼三层见方,木结构建筑。红漆,镂空,雕花,楼阁风格古朴。一楼古朴间带着商业化,如所有景点相似,出售小商品。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在一楼的一角,立有《天下第一长联浅译》展版,顿觉很赞。读古诗词是要有文言文功底的,来观赏大观楼的不只是文人墨客,还有如我这般只知皮毛的普通百姓。对于一个历史人文景观,除必然要保存古风古貌古文化的前提下,相应的普及大众文化足见是有远瞻性。 二楼三楼是景观,登楼观赏有价。购罢观赏票,顺着窄小的红木缕空雕花楼梯,如愿以偿登上了名扬四海的大观楼。 上得二楼,一米左右见宽的通道上,缕空雕花的栏杆环绕着楼阁四方,凭栏眺望正对着的秀色风光,游人都会做片刻停留观赏,继而拍照留念。在这个方方正正不大的空间里,正中有一展间,正对着展间门靠最里贴墙壁位置,挂有一名人的像、字、画、简单的家私。三面的板墙上,间隔挂有其它名人的字、画、像。 三楼和二楼的区别是没有阁楼阳台过道,眺望风光只有从打开的几扇窗口向外观赏。方方正正的展间里,如二楼相似,只是名人的名气更大些。展间中心地段封闭的玻璃展柜里,展出的都是名人的手写真迹。三面的板墙上同二楼一样,间隔挂着字、画、像。从二楼三楼这些展示的资料中,欣赏到的是名人凭栏观景抒发湖光山色给予的喜悦和赏识,其次就是赞叹180字长联的旷古未有,以及儒林之骄傲。 登临三楼,想必就是名人激发诗情写意的最佳所在。登高望远,远近皆成意境,真就是这个道理。有些景置身近前,或许因了你的心情,会有你所需要的意境。或许应验“看景不如听景”。但尚若换一个高度,换一个角度,再看这个景,视野开阔了,心情或许就大不同,那意境自然相应的漫妙或深远。 临景的窗子都是打开的,高高的放眼眺望窗外的景色,一心想寻觅《古今第一长联》上联所描绘的景象。极目所至,滇海无边,烟波浩淼,湖光山色,亭台楼阁,荷塘绿柳,花卉斗艳,洋洋大观。-------感受到了,就在视线内,心旷神怡。东边如神骏,西边如凤凰,北边如长蛇,南边如白鹤------或许是没有诗人的心境,或许根本没有搞清楚东南西北,或许是有待名师指点迷津,此番意境偶等凡夫俗子睁大眼睛也未悟出个所以然。 三楼悬挂的郭沫若登大观楼的诗句:“果然一大观,山水唤凭栏。睡佛云中逸,滇池海样宽。长联犹在壁,巨笔信如掾 ,我亦披襟久,雄心溢两间。”-----抒发了和作者一样的胸怀。 围绕大观楼,大小楼阁建有数个。情有独钟的喜欢 “真大观也” 和 “蓬莱别境”。尤其欣赏“真大观也” 二楼 “烟波世界” 四个字,映景恰到好处。“蓬莱别境” 有世外桃园之意境 ,身处喧嚣的尘世,置身此地,便觉是一方净土,心境得以沉静,沉淀那俗世中的纷纷扰扰。 走在《大观楼文化碑廊》,印入眼眸的是十几米古色悠香的木造曲径长廊。长廊的入口处一眼看到《大观楼文化碑廊》说明匾。沿长廊漫步,观赏选刻在长廊墙壁上的诸多名人墨宝,无一例外显山露水的突显着名人们的才华;无一例外是对大观楼的景致和180字长联的赞颂。 毛泽东,郭沫若,陈毅,梁羽生,等等名人名家的墨宝,在毛泽东评点长联诗词: “从古未有,别创一格。” 中可见一斑。 天朗气清的大观楼公园,景色怡人。除大观楼和周围的楼阁群、文化碑廊人文景观外,还有荷塘、花卉、雕塑、摩天轮等时代景观。回味长联里的诗词,回味登大观楼观赏到的景致,似乎行走中的每一处,都在诗里行间之意境中。感受文字,感受意境,感受古往今来,感受大自然,惬意满怀。 执着于听景之后看景,结果必然不虚此行。在文人墨客笔下的人文景观里,学着用读到的文字给予的感受和想象去现实对照观赏,就会发现,原来不经意的,不感兴趣的,理解欣赏不了的,此刻收获全然如文字里的描绘。不只是眼睛能看到,而且心灵也都能感受的到。学着听景,学着欣赏的看景,听看相结合,就学会了用智慧的眼光看世界,就学会了用文人墨客的眼光,欣赏善待生活中的一花一木一世界。 结束一天的游玩,记忆最深的,就是上联最后的一段诗词:“莫辜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是啊,人生在世,苦乐相伴,世事无常,不要枉费了美好的大自然的胜景:-------那四周的飘香的稻谷,那波光成顷的浪涛,那六月盛夏的荷花,那三月春风中的杨柳....... 无论近行,还是远行........ 附:《天下第一长联浅译》 上联: 五百里浩瀚的滇池,在我眼前奔涌,敞开衣襟,推开冠戴,这茫茫无边的碧波,多么令人欣喜啊!看吧:东方的金马山似神马奔驰,西边的碧鸡山像凤凰飞舞,北面的蛇山如灵蛇蜿蜒,南端的鹤山如白鹤翱翔。诗人们!何不选此良辰登上高楼,观赏那螃蟹似的小岛,螺蛳般的沙洲;薄雾中的绿树垂柳象少女梳理秀发一般摇曳;还有那漫天的水草,遍地的芦苇,以及点缀其间的翠绿小鸟和几抹灿烂红霞。尽情观赏吧!切莫枉费了滇池四周飘香的金色稻谷,明媚阳光下的万顷沙滩,夏日婀娜的莲荷,春天依依的杨柳。 下联: 数千年的往事,涌上我的心头,举起酒杯,仰对长空感叹,那些历史长河中诸多的英雄,而今还有谁在呢?试想:汉武帝为了开辟西南到印度的通道,在长安挖凿昆明湖操练水军;唐中宗派兵收复洱海地区,立铁柱以记功;宋太祖手挥玉斧,面对版图,将西南划在界外;元世祖率大军跨革囊及筏渡过金沙江,统一了云南。这些伟业丰功,真是费尽了移山的心力啊!但是朝代更替之快,有如傍晚的雨,早晨的云一样的短暂,连幕帘都来不及卷起就很快消失了;就连那纪功的残碑断碣,也都倾颓在夕阳暮霭之中。到头来,只留下几声稀疏的钟声,半江暗淡的渔火,两行孤寂的秋雁,一枕清冷的寒霜。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