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菊花辞 |
正文 | 戊子之秋,重阳之际。会与僚溪之川,余观菊花之盛。落木萧萧,寒霜凝而层林醉;樵歌悠悠,暮露结而溪流清 菊花之盛,漫川扁野,层林尽染,碧空交接,绿水镶嵌,与秋色共雅,同朝霞齐色。泛黄如熊熊烈火之势,金灿似浩浩盔甲之雄。骄阳反色,徐风作美。袭人香阵,直冲云霄。引高鸟之飞,落沉鱼之渊。可谓菊韵惊强。 夫游人赞其美,颂其神,品其清。菊之美非天人所赐,神非造物所赋,清非茶农所造。因其受天之寒霜,受地之衰竭,受光之暴晒,练其骨,养其神,通其气,故筋骨之强而搏于寒,神气之清而品高。 因曾子发奋,涌陶公之诗兴。歌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顷刻步止,思陶公今安在?悉知英雄几人?去贤而游山水之间,饮酒而赏荒径之松菊。与世相望,悠忽沧桑。今之世人不及此,是非桃源之景乎?嗟乎!世人名之难舍也,利之难抛也! 悲乎哀哉,年已弱冠,亦非童子。撕者如斯,惜今乐命,庄生晓梦俱往矣,愿奋后世之余以天命之恩! 人文大雅,九州共色,读古之书有感,赋菊花之辞也,戊子仲秋,兴国僚溪曾某作。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