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活在人生的冬季 |
正文 | 农家说:春耕、夏锄、秋收、冬藏。其实,人的一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十几、二十岁的时候,读书学艺、锻炼身体,仿佛春天的播种。三十岁以后,成家立业、辛苦劳作,仿佛夏日的耕耘。五十多岁,到了知命之年,从政的身居高位,治学的著述颇丰,搞技术的成了专家师傅,搞实业的当了股东老总……即便平常草民,也不必自惭形秽,你用自己平凡的劳动支撑起一个温馨的家庭,养育子女成人,也是一种成就,都可谓秋天的收获。而到六十过后,退休在家,身体每下愈况,门前日渐凋零;劳心者,心力衰竭,劳力者,力不从心,此时似乎就到了人生的冬季。人皆愿长寿,但只要寿至天年,又有谁能绕过这人生的四季轮回呢? 冬天来临,草木凋零,万物肃杀。人生到了冬季,似乎也同样失去了生机。童年的伙伴、多年的老友,不时传来不好的消息:有人罹病、有人辞世……自己去医院体验,也不断地增添加号,把病患一栏一项项填满。不接受?不情愿?抱怨、愤懑,哭求、哀告,全都无济于事。悠悠天命,就像呼啸的北风,摧枯拉朽,涤荡尘埃。这时,纵使你一世英雄、一生豪杰,也只能甘败下风、俯首就擒。无怪乎乱世奸雄曹孟德也要无奈地慨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但人是有自主能动性的生物,人在哪一个季节,都能顽强地活下去。古老的《诗经》中《豳风·七月》记载,每当过了“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的深秋,农夫们就要“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堵上鼠洞熏死老鼠,用泥巴封好北向的窗户,带着老婆孩子入室过冬了。这就是“冬藏”。人生到了冬季,也要换上冬天的活法。置身于无为之地,敛欲于忘机之乡,虚怀若空谷,柔弱如婴儿。把自己“藏”起来,达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清寂境界。承认自己老了,把一切置于守势,放低姿态,放慢步伐,顺坡就势,绝不争雄。平安过冬,才有希望见到新的春天。 冬天冰天雪地,但不等于生活兴趣全无。不能穿着薄绸春服去“风乎舞雩,咏而归”, 但可以给自己裹上厚厚的羽绒服,穿上冰鞋,套上雪帽,去溜冰滑雪,享受冰雪世界的快乐;不能在旭日和风中郊游踏青,但可以躲进温暖的陋室,品酌红泥火炉上绿蚁新醪的醇香。人生到了冬季,也不等于了此一生,坐以待毙。人生的“冬藏”是蓄养、是反思、是调整、是积聚新的能量。坐下来整理整理自己的人生感悟,写写回忆,记记经验,给后人留些参考;走出去访访老友亲戚,到力所能及的旅游景点去休闲散心,享受大自然的阳光雨露;动手做自己感兴趣、喜欢做的事,诸如厨艺、工艺、乐器、摄影、集邮、上网等等等等。人生冬天里的乐趣,同样是其乐无比。改变在职在位时的生活模式,抛却往昔的价值观、荣辱观,什么功名利禄、恩怨得失,对于一个进入人生冬季的老者,全都“俱往矣”!“白发渔樵江渚坐,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尽在笑谈中!”人的心态到此境界,方是悟到了“冬藏”的门道。 记不清是哪位诗人的诗句了:“春天芳香,夏天明朗,秋天金黄,唱一支冬天的歌吧,冬天充满希望!”自然的冬天,蕴蓄着对来年春天的希望;人生的冬季,也绝非前途渺茫。昔魏文帝曹丕《典论·论文》有句云:“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这是文人追求不朽的办法。著书立说,确实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每一位粗通文墨者都不妨一试 。不过对一般人来说,超越生死、实现不朽的途径还有很多,套用一句过去宣传雷锋精神时的话来说,那就是“把有限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为周围的人们做一点好事,给后人留些念想;把美德传给儿女,让他们成为正直善良、有益于国家民族的好人;把知识技能传给学生徒弟,让他们来实现自己未竟的事业和理想。这些,都是人在人生的冬季里应该不断存蓄的希望吧?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