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心中的菜畦
正文

心中的菜畦

浏阳三中苏耀斌

乌龙寺坐落在草木葱茏的磊石山上;磊石山是淮水边一座小孤山,四周地势平坦,磊石山就象如碧波荡漾的万顷田畴中的一个绿岛。

还有两天就要入伏,昨晚下了一场雨,早晨登山倒是很清爽。登山路上有来来去去结伴而行的,有说有笑,满脸的轻松怡然。惟独我一个人登山,只有吐纳清新空气的分,看似有些孤寂,但竟有独处的妙处。为了排遣登山的辛苦,有意于登山的体念,甚至因这分孤寂更能体念这孑然而行的静的深意。

登到山顶,远处的罗霄山脉那重峦叠嶂早已醒在了缱绻的白云里;近处的村庄早已醒在了零落的炊烟里;公路就象原野的大动脉,奔驰的车辆,熙攘的行人,就是原野的奔涌的血液。大地活了。

小径末路处,陡壁上兀然立着一座庙宇——乌龙寺。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寺内寺外,男女老幼;寺外的有压腿锻炼的,有漫无边际东扯西拉的,他们的声音因四周空旷如轻烟飘渺消散。寺内一片静穆,惟有清脆的摇签卜卦声。细弱如蚊音的祷告声,随着缭绕的檀香烟雾杳然消散。旁人是听不清楚的;他们心底应该是有所乞求或是求得一些寄托安慰的吧。芸芸众生来到这里都是有所求的,不同的是各人的内心静躁不一,对金钱地位情爱的欲望的大小不同。那么我是否也有所求呢?

正想着,到了寺庙东侧我开垦的两块菜畦边,心里盘算着,过了小暑,江南的蔬菜种植季节,大多错过,不知如何是好。却发现菜畦里冒出不少的杂草了。我有些失落怅然。我们登磊石山的初衷,只是锻炼身体。见到路边零星地种了些菜,我也还是出于锻炼的目的,在山上开垦了两块菜土,期望着在这里种的菜,是纯天然的无污染的佳品。一来二去,后来竟在心中抹不去磊石山的小径。这或许就是我的所求。

回到半山腰,遇见两个老婆婆,带着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女孩儿到乌龙寺赶庙会;那小女孩儿劲头十足,屁颠屁颠地跑在前面,腋下还半抱半夹着两根足有一米长大酒杯粗的檀香。她在一个较平坦的转弯处停下来,似是等两个婆婆,又似是抑制不住兴奋劲,从树木漏下的缺口向山下望去:“哇噻,好漂亮哦!”我顺着小女孩凝眸处望过去,也情不自禁的说“真是太美了。”但见远山如画,近处田畴成茵,菜畦似翠绿的骨牌平排着,全是清纯鲜亮。大概是龙王带来的一场阵雨,为它的生日做了一番洒扫布置吧。我以前登山竟没有发现这分美丽,或者看到了也不会象小女孩那样惊喜,也许是太在意于登山健身的目的,也许是心尘太厚,没有小女孩那澄明洁然的心境。正如朱光潜说的:“—般人不能感受趣味,大半因为心地太忙,不空所以不灵。”人们健身只是关注体魄的健全,忽略了心灵的净扫。

想想我们这些登山者,上山凭体力,体力强壮者一路向上冲,凭着豪气,拐弯处也要超越体力稍逊而迟缓者,他哪里有心思去观赏沿路的风景?下山一路小跑,他心里得到的是“我是领跑者”的满足。老年人登山一步一步不紧不慢,时走时停,对山下的风景、路边的花花草草指指点点,说三道四,似是在回味人生。下山时更是一步一步踩塌实了,才挪脚移步。小孩子登山满是好奇,手脚并用,不时地或站或蹲或雀跃欢呼,路边的鸟虫花草都有无穷的奇妙。

人们常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人生好比登山,老年之前在登山,上山跌倒可以爬起来再前行;老年以后如下山,下山容易打滑,若是失足,怕是要走到人生的尽头,始料不及地就无常了。

回来的路上,遇着一位菜农,大约60岁的样子,肩上扛着一个鼓鼓的编织袋,里面装满了刀豆。可能背的时间长了,有些气喘吁吁。我说:“我帮你背一背吧?”他说:“不要。”态度有些犹疑;我一时冲动但确实是诚心的坚决要求:“我是老师。我顺路,我来吧!”一把接过来扛在肩上。此时我心里想,如果我不是爬了山,反正已是汗流浃背,而是一身斯文装束,我会想到去帮他吗?又想,我为什么要特别申明我是老师?这也许我的心镜是反光的,正面看到的是自己和自己走过的路,反面什么也看不到。这样助人成功,有些自豪还是失落?如此想着,已是汗涔涔的了。

山上开垦的两块菜地,仍然荒芜着,我虽已是知天命之年,但绝不是如左思《招隐诗》所吟:“惠连非吾屈,首阳非吾仁,相与观所向,逍遥撰良辰。”我也要侍弄我那高远的菜畦,陶公说得好:“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走在淮水柳堤,回望磊石山,“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我心里到底惦念着山上的两块菜畦,幻想着它不断地发出嫩绿的新苗。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1: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