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锡崖沟神话(旅途感怀之七) |
正文 | 从王莽岭(山西省陵川县境内)出发,穿过锡崖沟人坚持不懈30年用双手凿成的7·5公里的挂壁公路,就到了锡崖沟。 有段文字这样讲述了锡崖沟:锡崖沟村,它由十七个自然村组成,200多户人家,800多口人。他们的祖先是古代战乱和灾荒年代逃进山里来的。这里,四山阻隔,上山、下山全是悬崖绝壁。千百年来,他们过着自生自灭的原始人一样的生活,在沟里开荒、种地、植树、放牧、砍柴,俨然是一个“世外桃园”。解放后,他们也向往新生活,但闭塞的生存环境,让他们无法摆脱困境,大批的水果烂掉了,大量的药材沤了粪,烧了火。成群的猪羊赶不出山,人们生了急病,抬到半路就咽了气,山外的姑娘不往里嫁,除了换亲,只有打光棍。1962年,一位县委副书记来这里下乡,骑着马走到崖头找不到下山的路,把马也摔死了。回去以后,给锡崖沟拨了三千元钱,让他们修路。从此,他们开始了艰难而漫长的修路历程。 60年代末,锡崖沟人第一次在悬崖上抠出一条小道,有一群胆大的年轻人试图从这条小道赶猪出山,结果赶着27头猪走了一里多就摔死了13头。 70年代中,他们又换了一个方向修路,修到半途,无法前进,反而引得山上的狼进了村。 80年代初,他们想凿一个洞钻出去,结果打了一百米,碴也不好出,烟也无法排。县里有一位修了多年路的交通局技术员说“以锡崖沟的条件,80年打不通,5代人不受益”,结果这个洞变成了“羊窑”。 三次筑路的失败,没有影响锡崖沟人冲出大山的决心。1982年1月1日,村党支部又一次举起了筑路的旗帜。他们请来工程师,制定了“依山就势,顺崖凿洞,天窗排渣,螺施上升”的大胆创新的筑路方案。为了筹集资金,村里人拿出了准备娶媳妇的积蓄,献出了当年过门的嫁妆,捐上了备下的棺材,变卖了菲薄的财产;村委会卖掉了集体的树木、牛羊、饲养室,连几间办公室也作了贷款的抵押。村民自发组成了党员攻坚队,青年突击队,光棍决死队,妇女支前队,全村男女老少都扑在了修路上,决心作一次破釜沉舟、决死一战。 为了加快进度,只有在悬崖上开挖工作面。唯一的办法是从悬崖顶吊下大绳,把人悬挂在空中擂锤打钎。共产党员赵全钮,林小宝等十勇士,像红军攻占铁索桥一样,义无反顾地飞身挂在悬崖上整整熬过了五个春秋,硬是用虎口拔牙的办法凿开了一个个洞口。50多岁的宋银其在洞里度过了三个年夜而不下山,许多家庭都是三代人在工地並肩奋战。妇女们月夜推碾、纳鞋、做干粮、补衣服供应前线。在修路进入最困难的时刻,转业军人宋志龙回村了。在当时的锡崖沟,当干部就是当筑路干部,接班就是接修路的班。宋志龙在全村经济穷到极限的情况下,在疲惫不堪的乡亲们面前表了态:“我接班!我修路!”大伙拥戴他当了新一任党支部书记。他带领又一批敢死队,卷起铺盖,带上锅碗,剃了光头,扎进了工地,直攻地形最险要的“老虎嘴”,口渴了,抓一把冷冰冰的积雪;肚饿了,啃一口硬梆梆的干粮;流血了,捂一把土;皮裂了,裹一块布;头发埋住了脖根,胡子长到了喉头。他们只有一个心愿,一定要打通山洞,走出大山。 1990年腊月,60多岁的老支书董怀跃,就在即将完工的一次爆破中,抢先去排哑炮,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位锡崖沟人心目中最优秀的共产党员倒在了血泊中,试图前去拉他的宋双保也献身在飞腾的巨石中。那年春节,全村人没有一丝笑意,家家都传出了哭声。 1991年6月10日,经过锡崖沟人30年的拼搏,这条挂壁公路终于打通了,当第一辆汽车开进锡崖沟时,路上、村庄、山沟,到处都响彻着鞭炮声,欢呼声。 走进这个英雄的山村,望着那些开山凿路的英雄的村民,我油然而生敬意:再高的山,也封不住锡崖沟人一颗勇敢的心;再难的事,也难不住锡崖沟人一双开天辟地的手。 盘古创造了人类,锡崖沟人创造了神话。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