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读书·知 |
正文 | 近期去了几家书店,来自于有意识与无意识的双向驱动。有意识的缘由会复杂些,比如对自身或周围生活的焦虑、踯躅与思考,以致于迫使自己将现今及以后的生活方式规划提到了必修日程;无意识的缘由则简凡得多,可以理解为消遣,或寄希望于某个罅隙时刻偶遇某位创作者的沙龙座谈,也不乏是一种生活形态的价值补充。 由于这些价值补充是以往多年所经的历场总和也未能匹及的,因而涌上一股强烈的情绪暖流,必须得记下点什么了。 以什么而记呢?大概是在高中时期,以人文思想而闻名的三联书店首度进入我的视野,于是在我内心铸造了一些情结,时不时地在朋友身边叨扰打听。前不久在武汉,惊悉武汉三联书店已停办关闭。 难以亲往三联书店创始者邹韬奋先生的宝地目睹,不免唏嘘怅然。那就值此时节,借意图与遗憾为名,以读书、生活、新知为题,记录近期一些看似凌乱但在我看来是一种综合式触类旁通的思考内容。 读书 · 知 社会结构的演变,促发了书店形态的演变。学生时代进书店,大抵为传统书店,以新华书店为瑰宝景仰着。欣喜迈入后,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一堆的情感小说,再往深处角隅一瞥,几对热情似火的情侣好似受教于书中浪漫情节,亲身试法,正酣畅淋漓。我退却,但为什么脸颊绯红,倒像是自己惊栗了青春并为此交惹上了过节。 以往在书店,经常会自私且忘乎所以地认为浩繁卷帙为自己所有,但这种感觉现在想来是很童稚的,因为爱书和爱看书,是存在云泥之别的。有些人享受的是书籍萦绕在身边的自我满足感,这种满足感是提升自信与优越感最快的方式,这可能会出现在大部分人的座椅背后的书柜里,主要充当装饰作用。但这样说容易招来群众是非说辞的嫌疑,所以讲这个话的时候,其实需要将前置条件铺陈清楚,那就是:这种装饰行为其实是一种很中性地方式,它不代表虚伪或扩容,只是一种接触生活的常态。 这种方式所衍生带来的另外一种常态,也值得注意,也就是接触读书。通俗而言,就是一位看上去与书籍这种媒介完全无关的人,若是进入一家书店,坐在橱窗前晕开一朵茶花或搅拌一杯拿铁,你以为他下一步要进入深阅读状态,但他其实很可能掏出手机拍照、修图、传照、评论回帖,这一套流程完毕,茶已凉,拉花碎,但一看手中书籍,则会惊讶地发现书籍目录也尚未阅完,便已匆匆离开。这种现象,每次进书店都能遇见几个,偶尔也包括我自己。 这也就印证了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所描述的群体特性,那就是:当一个人不管他是谁,不管他为什么而来,一旦他进入了书店,那么他便与书店的人已经成为了同一类群体,他的所言所举必将符合书店用户群体的这些特性,比如轻声默语、思虑冥想、泡茶滤嘴等,但他同时也保持着自己原有的个人专属特性,那就是有可能通过展示、分享甚至是炫耀的这类特性来为自己装饰社交圈,这中现象其实极为平常,也并不错误。 因为,这让我想到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那么看书人的这种“装饰”实际上是这层理论当中的“社交需求”在普罗大众当中最常态的体现。 我们现在经常能在朋友圈看到某个创作家、艺术家或者某个领域的集大成者成功、落幕、退役、甚至逝世,比如科比退役、霍金逝世等,会引起一大波可能连这个艺术家完全不相识、也万完全不了解的民众对此感叹遗憾,同时也会引起一波对感叹的人群嗤之以鼻的表现,这些人继而用装逼、跪舔、蹭热点等不太入目的语言对转发者进行鄙夷或攻击,说他们的盲目转发行为对艺术家们是一种亵渎。 在我看来,后者这种行为其实是不太健康的一种批判行为,抛去转发者的商业或主观恶意中伤的特别情节来说,一代艺术家在这种节点能够引起大众聚焦,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反倒有助于这位艺术家的作品、精神的二次或多次长远深度地普及,从而实现更大价值;对于转发者而言,也实现了“自我实现”的需求,帮助自己的认知得到了补充和升华。 其实无需去戴着有色眼镜去看这样有种看似在“装”的过程,因为接触生活的最初定义,就是从好奇、欣赏、惊讶甚至是觊觎所带来的兴奋感,以促使自身迈出接触生活的第一步,也就是迎合、模仿。这将为这类群体的人带来所汲取的信念、认知,以及刚刚讲的满足感、优越感,这也就足够了。大部分情况下,经历过这一步的人,最后也会越发地向群体共性所延展,最终真正实现爱上读书、享受读书的终局,并通过学以致用产生真正的学识变现。 除此之外,还有些人读书则是另外一种迥然不同的呈现方式。我认识的大部分爱读书人,首先从相貌本身来看是极为含蓄且收容的,比如我认识的一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文教师,据称年读三百本书以上,我看他走在大街上乍眼简直恰似犀利哥;另有一位省作协大家、第六届冰心散文奖获得者刘克邦老师,著作等身,本身极为平实,言行有教;又比如杨绛先生,一生文学为伴,深居简出,名利远远概外。 我想,他们的读书方式不再停留在马斯洛提出的“社交需求”,而应该是体现在“自我实现需求”理论。另外,战国时期孟子说的“食色性也”,如果要应用在读书领域而言,可以讲是“食色书性也”,这就表明,读书对于这类群体而言,已经是一种刚需且自然的行为。最好的例证,就是孙中山先生留下的箴语:“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 为此,这些认知为我提供了一种感觉:读书和修佛貌似有共通之处,它让人经历无数书海人的跌宕起伏,也让人从高峰悬崖心甘情愿入地为凡,就像朴树在《平凡之路》所沉淀而出的情节,让人恍悟:虚怀若谷,大智若愚啊! 我们以前讲一个词语,叫“谈及者众,知其者寡”,放在现实生活当中,其实也非常确切的。作为一个读者人,或者说文学爱好者,能够找到一个可探讨者,是难能可贵的。注意这里只是讲了一个可探讨者,而不是我们喜欢讲的知音这个词,其实知音是另外一种心灵的碰触方式,像伯牙子期,或者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这类的,他们更多的是代表了同一种向往、同一类观点或建树。我想讲的这个可探讨者不尽然是知音这类,还应该囊括了不同向往、不同观点但仍然可面对面深交探讨的人选,即便是像辩论赛的形式也未尝不可。因而,若是身边有这类人群相伴,那生活将会变得缤纷斑斓且妙趣横生的。 上面所讲读书的目的需求各有不同,接下来说一下书的种类也是各有不同的。现在进书店,核心推荐位大都以当前畅销书为主,而当前畅销书又以鸡汤书、成功学当道。大概因我浅见寡闻,所谓畅销书作家大都以娱乐圈、创业圈从业者,推荐序言之著名,实之为不著名的作家而作,购书者在购书之时也大都不以书籍内容是否优质为主,而是先翻看一下书名与作者名,若是创作者刚好为这位购书者的爱豆或偶像,那他准欣喜购入,爱不释手。因此,畅销书并不等同于优质书。 此外,还有一类人群以出版社为名选择书籍,比如选红色政书籍,大概会径直走向人民出版社;选古籍书籍,大概会优先选择中华书局;选择技能干货提升类书籍,会选择人民邮电出版社;再者,选文艺书籍的,则会优先凤凰文艺出版社;偏人文书籍的,则会选择三联书店......等等。 从出版社与书籍类别来看,读者在选择的时候大都为出自于解决目前所遇到的困难。汉代的刘向当时就说了一句话“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也就是说,看书,更多的是一种自我提升的过程。比如某个人马上需要在舞台上演讲了,可能就会去购买一本《TED TALKS》;比如失恋了,那也可能会去购买关于失恋自愈的书籍;比如创业团队遇到瓶颈了,也可能去买一本《腾讯传》、或者说 《史蒂夫·乔布斯传》;再比如一些创作者想通过阅读为自己的创作刺激灵感与收集素材等等。 另外一种则是出于精神需求,你能够花费几个小时的时间感受一次也许自己永远不可能经历的人生;也能够从中毫不费力学会他人一生沉淀下来的经验;还能够在不断汲取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感受一些共鸣和惊喜,并渴求书本带来安宁与快乐。 ???? 透过以上的理解,其实就可以用鲁迅先生的话来概括总结,这句话是这样说的,“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意思就是说,想看书但不知看什么书的时候,可以尝试广泛地阅读各类书籍,从中选择自己有感之书,再深入研读,取其精华。为什么要取其精华呢,因为尽信书不如无书,尤其是在当前书籍出版宽松的时代,各种书籍良莠不齐,这就需要读者擦亮眼睛,适时“浅尝辄止”。 讲到这里,也要说一下另外一个观点,就是在生活当中,我们经常会因为看到某个人在读一本与自身调性完全相异的书籍,那么旁人经常会对此表示疑惑、轻视;而当某个人看到另外一个人在看一本与他本身调性无差的书籍,那么这个人也可能会表现出不安与不屑。 这个观点又让我想到了曹丕口中的“文人相轻”一词。一直以来我对此语并不关注,直到工作当中看到一位文学爱好者的同事在社交媒体上的个性签名上写着“自古文人相轻”,这令我感到不安,因为我对此并不同意,一位有节度的文学者应该是需要拥有包容与尊重的胸襟的,说白了,我的理念应该是世界因不同而存在。 最后呢,回到开篇所言,社会结构的变化促使了书店形态的变化,现今的书店已经在装潢与设计上进行了大幅升级,电子化、智能化、情景化为一体的综合现代化书店,不仅吸引了爱书之人的青睐,也为更多爱好美好事物的群体增宽了消遣渠道,间接来看,也是为现代文学艺术发展做出了普及贡献的。 未来,书籍将继续在履行记录世界文明发展史的功能的同时,也帮助人们拓宽视野、启迪心灵,并通过实践来实现书本当中的方·法·论,从而取得自我需求价值的提升。 本文为作者原创,欢迎关注我的新浪微博: 一座城池H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