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听雨 |
正文 | 初夏,带着她的妩媚与妖娆潇洒多情地向人们来走。 五月的关陇之地没有几天是风和日丽的,时常整个清晨的天空都是阴蒙蒙的,让人总有不知朝夕的错觉感。凉风习习,不一会儿,淅淅沥沥的小雨又开始下起来,洋洋洒洒的雨洗去了满世的尘垢,滋润了饥渴的土地。 这个静默的雨晨,没有惊雷的振聋发聩,没有电光的风驰电掣。只有静谧、安详的街道,只有屋角滴答的雨珠以及电线杆上梳理羽毛的燕子,这样的景致与这霏霏淫雨倒显得相得益彰。我把身体蜷缩在一起,轻轻地揭开窗帘,透过玻璃小心翼翼地打探着窗外雨中所发生的一切,生怕打扰到这片久违的安宁,彷佛整个世界都浓缩成玻璃大小一样。 雨,自古就是文人笔下的常客,在他们妙笔之下的雨是千姿百态,妩媚婀娜的,就像一位喜形于色的多情少女,伴随着悠悠时光,洒落在不同的历史角落里。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的雨总是清丽绝俗,总是柔情似水,自古素有烟雨江南之说,江南雨中的小桥流水、青砖白墙、船影横斜就像一幅清新婉约的水墨国画,在人们的记忆里留下了挥之不去的怀旧印痕。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人眼中的巴山夜雨是寂寞惆怅的,雨中的夜愈发显得幽静和孤寂,勾起了诗人无尽的思念。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潇湘馆的月洞窗外,雨打竹摇,异常凄凉,使黛玉不由心生孤苦飘零,伤身悼世之感。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诗人送别时的孤寂之情。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看着飘落的雨滴,凌乱的思绪逐渐变得清晰。于是,用散乱的文字去拼凑出一幅如诗的画卷。 听雨,敞开心扉,让雨水冲洗心灵的污垢,滋润干涸的心田,接受自然的洗礼,以最纯净的心情去面对生活。 听雨,是一件幸福美好的事,静心聆听,你会联想到很多优美的古典诗句。 听雨,是一种人生境界,你会参透“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里面的禅机。 (水云闲,2012。05。28,晨)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