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赴弥市之感想,记沧桑荆州 |
正文 | 睡意朦胧中惊醒,忽听见广播说今天有小雨,心中窃喜,本以为今天去弥市“三万活动”文化下乡文艺演出取消了,谁知电话不凑趣的响起,接到的通知是还得去弥市。慌忙的穿好衣服,洗漱完毕直奔国旗杆下集合,同学们早已等候在那里了,心中甚是自责。 当大巴缓缓驶离校园时,我吃力的摇了摇头,睡意减了一大半。沉默的是车的擦地声,耳畔响起凉飕飕的晨风,微冷。系主任提议演职人员齐唱《大中国》,总算是活跃了起来。不知不觉中大巴驶上了荆州长江大桥,晨雾茫茫,云水交接,东方微红。我不有的把头伸向窗外,呼吸久违的空气,感知大自然的唯美。波涛汹涌,江水翻滚,激起万丈浪花,煞是壮观。美中不足的是:暗砥、沙滩,若隐若现,长江万里天堑大打折扣。 有时候,人的思想是没有一个衡量的准则的,正如此刻的我思绪万千,既有感知长江的雄伟,也有惋惜江汉的荒芜。往事越千年,楚国文化的发展穿越了千年的时空,到如今只落得一个芳草萋萋的画卷,殊不知是何其的悲凉。记得孩提时就想亲自去三国城领略那多谋的智慧,那驰骋沙场的威武,那草船借箭的的戏曲??????脑海中除了神往,就是期待。当我真正来到三国古城求学时,心中的那份神圣不免也打了折扣。 传说中的沃野居然沦落到这地步,往日古国荣光的铅华竟然淡忘了容貌,斑驳的古城墙已剥落不堪。很难想象昔日的泱泱沃野,至今还在徘徊中前进,只是步伐太柔弱了,犹如裹了小脚的女子,始终迈步开大步子。伤心之后我静下心来细细思虑,什么阻碍了它的发展,答案似乎明朗化了。 在古代,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适应了低生产力水平发展的需求,不需要太多的合作就足以完成生成,也不需要过多的物质交换,顶多也就是物物交易,这是不需要货币衡量的。但是,时代总是发展进步的,那些固守旧规的人或物是注定被淘汰的。当现代化高科技吸引全球目光的时候,它还在沉睡在昔日的荣光中,体验往日的辉煌。时间老人并没有因此而驻足,而是快马加鞭,更进一步。 如果说,迷途知返,一切的一切还来得及。可是它偏不,固步自封的坚守,肆无忌惮的破坏,最终只留下记忆的永恒。当我第一次踩在青石的古巷时,竟然感觉不到古国的沧桑,是我的麻木,还是它的不厚重?我不否认,它的确带给了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当大多只是记忆的传说了,而真正留给我们的恐怕只断壁残垣的古城墙和剥落了一地的青石砖灰。记得偶一日,去古城墙边玩,不经意间发现了古怪的文字,我如获至宝,轻轻的抚摸,生怕弄掉了它的每一寸肌肤。令我失望的是,抬头望去,城墙上爬满了枝桠,阳光微熙。 想不通的是沿着古城墙砖了一圈竟没有发现一个管理人员。是居民素质提高了,还是??????我不知道,但或许我又知道。一座传唱了千年的古城,千年传唱,只是在今日,人们忽略了它的存在。我不知道一座兵家必争的要塞到底有多少富饶,我单只知道鱼米之乡的声誉绝不是浪得虚名。那么,现在他到底还残存多少呢?一座剥落了的古城墙,还有驳落了一地的青石灰,余下的是现代风的建筑,孤零零的古城墙孤零零的立在那里??????说不出的忧伤在弥漫,或许古城在哭泣。丢失了的繁华,弥漫了的神奇,赤裸裸的矗立,直到世界的某个角落、 我是很少发表感慨的,可能是因为我觉得文字的神圣吧。我一直强调写作源于灵感,要富有思想性。或许是拜读了许多大家的大作后,深感自己的卑微。寂寞的时间是空闲的,正如同此刻我一样,坐在大巴上遐想着弥市的种种。顺手关掉车窗,俯首长发散在额前,清纯的露珠散落一地。摇了摇头,还是不觉又几多欣喜,晨光悻悻照来,我不由的眨了眨眼睛,才知道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我是怎么啦,我不由追问自己,揉了揉眼睛,情不自禁的苦笑起来。 过去的日子里,岁月又留给了我多少,我不可而知。一路走来,几多辛酸几多泪,几多凝重几多愁。记不清那个告别母亲挥手离别的那日清晨,同样的雾,同样的人,同样的情。对母亲而言,不单是这样的,对她来说,除了牵挂,还是牵挂。而此时的我,轻声默念那个叫做家的地方。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