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秋天
正文

796矿的秋天来的早。

快到中秋,天起雾了。山隐入雾中,天空似在下雨,却感受不到雨,看不到雨丝。一夜过去,地悄悄湿了。骆驼蓬、芨芨草上挂满了水珠。

天凉了。长嘴、色彩鲜艳的鸟儿不见了踪影。山上的蚂蚱、乱石中的蜥蜴一夜间消失了。憨厚的麻雀,留在矿上,决意要和796人共度冬天。小麻雀出窝不久,还飞不远。它们落在高高的电线上,排成一列。小雀引来一少年,手拿弹弓,石弹射向小雀,小雀不飞,引来老雀围着小雀惊叫。少年技差,小雀无一中弹。

又一个清晨,雾更重了,天上落下小如针尖的雪,细雪“唦……唦”落下。

天冷了,鼻头发凉。人们糊炉堂、敲烟筒、劈木材,山谷间炊烟四起。烟波,浓雾,细雪,秋意重了,冬日近了。

傍晚,大片的雪花落下。好大的雪,沸沸杨杨,漫天落下。夜晚,路灯下,大雪如鹅毛般纷纷下落,雪落无声。

炉火驱走了寒意和潮湿,两个弟弟将馒头烤于炉面,屋内飘着谷物的清香。

又是清晨,早起的人惊叫:“好大的雪!”雪过天晴,大地苍茫。初升的阳光照在半山之上,光影之间,明暗分明,阳光所指,分外耀眼。院里我春天时栽下的小树,树叶没等变黄就纷纷落下,剩一片孤叶在风中摇摆。

打开衣柜,从最底层捞出毛衣毛裤、棉衣棉裤,裹在身上,人立时变得臃肿而笨拙。

有大雁在“嗷。。。。。嗷”叫着。群雁于头顶盘旋。好大的雁!它们的叫声有力而杂乱。渐渐的,它们愈飞愈高,鸣声渐小,如鸽般大时它们排成行,义无返顾地向南飞去。原来它们盘旋高飞是为了飞越海拔四、五千米的祁连山。看大雁变小、隐去、消失。南方,我四岁以前随父亲在广东生活,却了无记忆。

年少的我在想:南方是山清水秀吗?是有草、有树,鲜花盛开吗?那如画的山中有没有住着神仙?796矿的山上有草,没有树,有灌木,鲜花难觅。我找了好多个夏天,没有神仙。

矿附近有羊圈,有羊,有驴,有藏獒。藏獒吼声低沉,几公里外就能听见。牧羊人穿着羊皮,挥舞羊鞭。唱着调子,调子在山间回荡,悠长而深远。

有勘探队,拔了旗杆,收了帐篷,搬了家什,装在越野车上,欢快驶去。

秋天真的来了吗?六月还飘雪,七、八月才有了夏天的样子,九月雪花又至。冬天总是漫长,美景总是短暂。

秋天来时,淡淡的惆怅涌上心头。怪老师布置了太多的作业,怨父亲安排了太多的家务,怪自己的腿太短。该看的景没有看,该爬的山没有爬,计划要去的山谷没有去,夏天就走了。

秋天要准备过冬的食物,人们一次次涌向菜店,菜店大院堆满了白菜。人们用框背,用架子车拉,将白菜、土豆、萝卜运回家。将白菜晒了,土豆选了,入窖。

秋天,父母要腌制酸菜。买几百斤藿菜(山西介休土名)。洗了,切碎,置入大缸,捶实,倒入完全放凉的凉白开水。到来年春天,藿菜依然青翠。

快入秋时,老乡武叔要回老家,父亲要他回来时将姥姥带来。母亲兴奋,整天念道。为迎接姥姥,家里买了许多白兰瓜,挑大的、圆的存入柜中,等姥姥品尝。白兰瓜产自民勤,老家没有。白兰瓜白皮、青瓤。民勤高温,干旱,白兰瓜清香、如蜜般甜。那段时间,家中总飘着淡淡的清香。每闻瓜香,三弟就问母亲:“妈妈,姥姥啥时候来呀!”

姥姥终于来了,带来了纯正乡音。带来家乡的红枣、用各种杂粮制成的炒面、黄糯米。老乡朱大爷家有石缸,璧厚。将糯米倒入石缸,用石锤捣碎,箩成粉。在八月十五,制成黏糕。母亲爱吃家乡杂粮炒面,用开水冲泡,谷香四溢。节日里,有浓浓的故乡的味道。白兰瓜已熟透。一刀切下,瓜香溢满屋中,好甜!节日的氛围浓郁、纯厚。

入夜,一轮圆月翻过山岗,月亮洁净如洗,照在雪山,银光闪闪。

以后,白兰瓜一年年退化,少了清香,不再甘甜,直至消失。多年过去,那清新的瓜香依然飘在鼻尖。只是,那清香、甘甜只在记忆之中。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2:1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