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金莲之殇 |
正文 | 潘金莲缓缓的倒下了,游离的眼神哀怨地飘向面无表情的武二郎。喷溅的血迹在裙袂上迅速的晕染开来,犹如一朵朵怒放的奇葩,惊艳而醒目。 金莲死了!睁着双眼,面含微笑,带着解脱之后的释然,安详离去。 这是新版《水浒》中的一个镜头。女演员将潘金莲演绎的夸张而唯美,有虚构的成分,也为了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观看剧情的时候,每个人物的跌宕起伏都会让我们为之动容:武大郎的无辜憨厚,武二郎的侠肝义胆,西门庆的风流奸诈,王婆的逢迎卖弄。而我,却独爱金莲!只因她是那个时代的悲催产物,是封建社会的无助的殉葬品,也是受封建思想压迫束缚的无数女性的代表。 潘金莲本来也是守本分的女子,漂亮、贤惠、勤劳、知书达理,遵守三从四德,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和大郎过着与世无争、平淡如水的日子。如果不是武二郎的出现,金莲的内心也许永远都不会泛起波澜。可是,微风拂皱一池春水,见到武二的那一刻,爱情的种子在她的心里开始扎根萌芽,让她不可自控的动了春心。 谁都有追求真爱与幸福的权利,这无可厚非。怪只怪金莲生不逢时,不能像今天这样,没有爱可以选择分手选择离婚,那时候只有男人休女人一说,女子若敢休夫可是大逆不道的,唾沫星子都能把人淹死。可想而知,在这样一个特定的背景下,谈爱对金莲来说是多么奢侈的一件事情呀! 而当她终于鼓足勇气向小叔子倾诉衷肠时,满怀向往却被兜头泼了冷水,遭到了坚定的拒绝不说,还蒙受了言辞尖刻的讥讽与奚落。 那个时代,女人的贞节可是比命都重要的,金莲又情何以堪?恼羞成怒之后,金莲选择了不归路,接受了一直对她垂涎的西门大官人的暧昧,并受之蛊惑毒死了大郎,也彻底激怒了武二郎,最终被其刀刃,香消玉殒。 能死在心上人的刀口下,也许是金莲一直期望的,那是一种飞蛾扑火般的悲壮,与其苟且偷生,不如清白离去。金莲短暂而多舛的一生充满了悲剧的色彩,追求真爱在今天看来再平常不过的一件事情,金莲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孰对孰错,又有谁能说得清呢? 其实,潘金莲应该算是一个勇敢的刚烈女子了。她曾经也自尊自爱,恪守妇道,面对西门的调戏恩惠不为所动;当真爱来临时,她也曾在伦理与世俗的纠葛中苦苦的挣扎,深思熟虑后她勇敢的敞开心扉,即便因此丢了性命她也无怨无悔。 历史厚重,我们无法真实的还原当时的具体细节,对于剧情我也只能做些肤浅的个人理解,喜欢她并不是全盘赞同她的选择或者做法,她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缩影,她的身上体现更多的应该是敢于同不公的命运抗争的人文魅力。 现代社会越来越发达了,文明赋予了我们彰显民主的权利。金莲的悲剧不会再上演,爱情面前人人平等,追求真爱不再受限,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控制。只是还有太多的人还在游戏人生,将所谓的爱玩弄于股掌之中,徒留一场又一场的情殇。 谁人在轻佻?谁人在低啜?辜负了一往情深的付出,误了红颜,蹉跎了流年!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古往今来,多少英雄俊杰趟过刀山火海,眉头不蹙,却单单难过“情关”二字,可见真爱由心而发,无关理智。这是人的本能需求,不难解释,只是在追求真爱的时候,不要忘了无爱寻爱,有爱惜爱,把握好适当的尺度,珍惜拥有的一切,落个皆大欢喜的好收场。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惟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