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静默一世,处之淡然 |
正文 | 静默一世,淡然处之 静默,并非不说,只是经历的太多,不想多说! 即便踏不遍千山万水,看不尽尘世繁华,我便静候原地,等待一场幸福,看花开花落,随云卷云舒。 他们都说,萧郎是幸福的,有一位真情女子对他的牵挂,入得了侯门,也寻回了幸福。一首赠婢诗感染着后人,一段真情亦感动着多少痴男怨女。 他们还说,陆游、唐婉是幸福的,如若当初白头偕老,按现代科技根据遗传定律旁系亲属结为连理,后代将有可能遭殃,他们也会因此懊恼一生,那么,更不会有流传千古的钗头凤献世了,他们的爱情故事有可能将永远消声匿迹。 向往爱情,喜欢伤感,,钗头凤便做了奠基石,陆游唐婉便是红尘男女中热捧的对象。这两首穿越千年的词魂直抵青年男女的内心深处,千年来,没有任何变质,仿佛愈加醇香。 他们又说,青莲居士李白是幸福的,他满腹经纶才高八斗,为人豪爽性格放荡不羁,虽未被重用却也逃避了被杀的可能。他的文章如行云流水般热情奔放,他的诗歌浪漫豪迈吸人眼球,也因此不愧为一代诗仙,名垂青史。 我们都知道,生活在动荡不安的年代,大凡有识之士多被奸臣嫉妒陷害致死,李白也许受老天眷顾才躲过一劫,也许是早就有自知之明吧。 阡陌红尘,繁华争簇,弱柳扶风。这一切的奢华景象我们没有太多的闲情逸致来消化,若是可以,胃便能撑破肚皮了。 我曾说过,我只是一个普通人罢了,世间纷扰,不能争便不要再争;时间复杂,有些东西太耀眼,看不透便不要再看。只是有一点不变,静静的旁观,寻求一世的安宁,淡然处之。也许,会有人说,活得太安逸,没有抱负便是一个逃避现实的人。我想解释一点,工作与生活是两回事,抱负不是口头上说着就能实现的,工作之外便是寻求解脱释压,这种向往纯属对生活的一种态度,一种追求。 满清第一才子纳兰性德的工作便是御前侍卫专职负责保护皇帝的安全,除此之外,便是研习诗书,以诗词会友不贪慕名利不虚张声势。寻求一个静字,一生离不开一个情字。他的词作没有矫揉造作更没有对富贵权势的留恋。因此,直至三百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也只是对他此作的怜惜,对青年才俊早逝的惋惜,并非对他那份工作的羡慕。可见,一个好心态一个对生活有着更崇高的追求胜过一份好工作。 “我本将心向明月”一轮明月寄载了多少人的梦承载了多少厚重,自古以来,有多少人能活的这般坦荡潇洒,又有多少人苟且偷安度过一生?我想,五柳先生内心是豁达坦荡的,禁锢官场八十多天终于辞官归田,归去来兮归去来兮,毅然决然无不显示着他不为五斗米折腰不畏权贵的气概。一位田园达人终于如愿以偿潇潇洒洒来去自由。我想,南宋名人文山道人(文天祥)是坦荡的,一生鞠躬尽瘁尽心为国,爱国之心天地昭显,虽兵败惨遭杀害,一片赤诚丹心照耀着汗青,令举国皆哀。坦荡君子不畏生死终于潇洒而去。我想,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是苟安的,一道杯酒释兵权的旨意衍生了宋国的奢靡景象,官员贪污腐败,堕落成性,百姓苦不堪言。一代帝王惧怕臣子造反,竟然用百姓做筹码,这种恶习沿袭至南宋,怪不得整个宋王朝虽历经三百多年但还是有许多君王昏庸无能,腐败得很呐。一句话可以很好的形容,做任何事任何人没开到好头,当然也不会有好结局! 穿越了几个世纪,我们终于来到了和平的公元2000年后,再也不用为了逃避战乱而四处流浪,再也不用为了国家的强大和安宁被迫披甲上阵,再也不用为了争风吃醋而互相残杀。这对我们来说不能不算是一种幸福,我们只需静静地享受,静静的旁观。 初入江湖,险象环生,很想拥有一种洒脱,即便居无定所,也要像那些飘零天涯的浪子一样着简装,居简蓬,孤灯挑读,不为功名,为心灵寻找一份憩息之地。独在异乡为异客,少不了孤独惆怅,即便如此,也会在繁华谢幕的角落与文字为伴静默年华,淡然处世。 我记得他曾说过,我在静静的岁月中等你,而你却在繁华的红尘深处等我,我们终究只是擦肩而过的过客,我的简单比不上你的繁华,即使相遇也是一种错。经年许久,各有所求,如果我们不曾有相同的追求,那么,就让我守候在岁月的河畔,像一抹垂柳那样简简单单。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