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随风拾趣——浅说幸福(之三) |
正文 | 随风拾趣——浅说幸福(之三) 3、幸福是感受幸福的能力 题记: 花朵因为芬芳让蜜蜂酿出甜蜜, 灵魂因为美丽让世界充满回忆。 在尘世间,只要地球照常转动,阳光如约照临大地,万物就都该是幸福的;可是,实际生活中,总能听到有的孩子抱怨自己如何如何的不如意,甚至认为自己是最不幸的人。这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让我们深刻地意识到:幸福的客观存在与否取决于个人感知幸福的主观意愿,确切地说,无论多么美好的福份,如果主体的主观意识对客体不进行积极能动的参与、回应,就无法感受得到。幸福与幸福的自我意识同等重要——而更多的时候,幸福其实就是一种感受幸福的能力! 这使我不由自主地想起童年的往事来:记得那个时候,大多数家庭都不富裕,不是缺吃就是少烧。孩子上学买个本子,7、8分钱的一个方格或者算草,都要用鸡蛋换,而我们班总有几个会过日子的人儿,他们竟然用两个鸡蛋换三张白纸,小心翼翼地订成32裁白纸本,一个用做算草,一个用做笔记,一个用做方格,课间的时候,自己用格尺慢慢打格……这样精打细算的结果,自然多使用出一个本子来。而他们的表情,满是开心、快乐,仿佛在做着世界上最神圣的工作。相比较之下,有个别家庭稍富裕的孩子,在使用花钱买来的现成的本子时,倒很不在乎,甚至不珍惜纸张,随意的撕扯、甚至轻易地丢掉,而丝毫不觉得可惜……在他们撕扯纸张的时候,让人看到的仿佛是仇恨,对纸张的不满,似乎是纸张不给他们做主,让他们出错,于是不杀之不足以泄恨……这样的孩子,不仅学习平平,生活态度也不十分端正,一天总是和老师、同学过不去,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而那使用自己装订本子的孩子,不仅学习态度端正、认真,而且学习成绩优异,对纸和笔仿佛倾注着无限的深情,由他们的笔算出来的算术(那时学的《数学》叫做《算术》)题,总是既漂亮又清新,更多的时候总能赢得老师的表扬;造出的句子,写出的文字,也是非常令人赏心悦目的,让同学们羡慕。他们不仅尊重老师,团结同学,更尊重真理,对任何事物都怀有敬虔,充满无限乐趣,整天价快快乐乐的,一副踌躇满志,快慰怡然的样子。由此可见,幸福指数的高低并不取决于家庭出身或者拥有物质的多少,更多的时候,是心灵感受外物的能力。 那么,说到现在,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对生活的感应力似乎也存在很大的差别。尽管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人们之间的物质差距还是很大的。而人们之间的精神差距就更大啦。而精神的差距似乎与物质也没有太大的关系,只是意识形态的差距造成的。譬如,无论多么美妙的文本,无论多么美好的自然,无论多么感人的事迹,对于有的孩子,却无法激起内心的感动。即使家里买了许多名著,但一页也读不进去,一上课就打瞌睡,真善美的阳光慷慨无私地辐射着大地,却无法照射进他们的心田,这样一颗麻木的心灵,怎能感受到幸福?岂能有幸福可言?!而大人们其实就是从前的孩子,也是现在的家长;现在的孩子,在不久的将来也注定是要做家长的。 那么,我们的社会该怎样引导人们真正地走向幸福呢?!我们自己该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充满幸福感的达人呢?这也许是一个大的课题,不好一下子就容易解决。但我们还是有理由相信:幸福确实是感受幸福的能力,幸福也是正确驾驭生活的艺术,幸福更是提升灵魂的种种努力与尝试! 就让我们从意识到幸福的那一刻起,真正地做到热爱生活,积极地品味人生,不断地追求真善美,毫不留情地摒弃假恶丑,用心营造属于自己的快乐吧!相信,幸福就在寻求幸福的所有历练中…… (2012年9月23日子夜)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