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伞之韵 |
正文 | 伞之韵 饶雪阳 艳阳下撑把伞,这景象,城里遍街可见。春雨的水乡,姑娘撑伞在雨巷姗姗而行,确乎浪漫,真是诗啊!仙一般的诗呢-------不知多少女孩,都着意摄一个靓照! 我的伞不是油纸伞,也没有什么诗一样的颜色、图案、花边等等。充其量是一把如手杖的老土的伞,深色的穹弯单调又无趣! 是乏味的,只是有一回,偶然读了名诗人的”丁香、丁香”!我才恍然大悟,知道伞的妙用。恰时雨中,又逢脚下正踏上古老的石板道,耳根听得”咔笃、咔笃”的颇为节奏的声音,才知道自己已身临诗国的水乡-------满眼的老街旧屋、石桥、古树。 虽然雨中没什么颜色,朦胧的有点淡,一切仿佛浸了薄薄的一层墨水,说句写意一点的话-------其实江南雨景本来就是水墨画,那些画家偏用水墨来描狯,实在多余,是风景如画,还是画如风景? 这倒不成问题,在我来看,在水乡的石桥上听雨,才算美妙,才算天籁之音! 雨是细细的,落到伞顶上,那声音沙沙的细响,蓬蓬松松的感觉,就是那种说不清的柔柔的酥酥的......静静的闭目默想,好象随着暗暗气流的涌动,那沙沙的声律也悄悄地悠长、又慢,高了少许,又轻轻放低一点…..韵是没有变,意却渐行渐远,我终于迟步于一片柳荫下,柳的水滴却不着意,随风而洒下,于是,伞上的音调就多了,变成了高潮,如《高山流水》里最动人的一节,催人心碎迷离。只是!滴水的柳偶尔也冷不防,被一只黄翎掠碰一下,滴洒几许,那又是不同了,沙沙间又添几个音符,像品尝美滋的奶油蛋糕,轻轻舌尖碰到几粒脆脆巧克力,融化了,弄得满口余香,而韵味滑溜的一下子到了心里去……. 雨之韵却又源于伞之韵,从伞滴滴而下,桃花满脸的滋润了,嫩的荷叶跳珠着水晶。滴在脚下水潭,水又荡起涟漪,这个未去,这个又来,重重叠叠,搅乱了桥的倒影。 此时,我是可以环顾一下,四周的伞其实多着呢!伞的款样多着呢!而伞的风姿,也跟着撑伞人儿的婀娜窈窕,有点像歌曲曼舞,慢慢......醉倒、消融在淡淡雨丝中。 雨的音韵,似乎不用作曲人费心思量,不用琴瑟笛竽的着意吹奏,她------只会不经意的来,落于伞上,悄悄飘扬于雨丝里!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