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当代大学生应如何传承孝道 |
正文 | 中华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其中的孝道更算得上是立身立国之本。在距今三千多年的殷墟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孝”字。“孝”有两部分组成,即上“老”、下“子”,传达出顺从服侍老者长辈的意思。《说文》中则将“孝”字解释为:“善事父母,子承老也。”经过了几千的进步发展,“孝”的含义更是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身为国人,我们对“孝”理应有着深层次的认识。而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去很好传承“孝”的文化与美德,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很好的把“孝”传承下去呢?依我之见,首先应该从“敬”开始。 “孝敬”二字,顾名思义,就是孝顺和尊敬的意思。因为尊敬,才懂得了孝顺,如果不能够做到尊敬,又何谈孝顺呢?然而要做到“敬”,也并非容易之事。“敬”不只要尊敬老人,同时也要尊敬所有的年长于自己的人或者是为师者。就一个家庭而言,身为子女,首先就应该学会尊敬父母兄长,细节上就是不与长辈顶嘴、对长辈的教诲要牢记等等。另外就是在社会中的“敬”。这包括尊敬师长、尊敬上司、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敬。尊敬师长不用多说,和尊敬父母一般,师者如父,这是自然。而对上司就不一样了,这个“敬”要“敬”的恰当!过分那种尊敬就变成了谗媚,而尊敬不到位又会显得不懂礼仪,故而这个“敬”应把握住一个度,其中还必须要有正直!再说人与人之间的“敬”,这个“敬”最大的特点就“和气”,待人以和为贵,处世和心静气。做到了这些,那么“敬”字也就学习差不多了。接下来,就该说说“孝”了。 谈到“孝”,我们首先看看佛家对孝的定义。 我们都知道“羊有跪乳之德,乌鸦有反哺之恩”,孝顺父母长辈也是天经地义的。对此,佛家有三种论说。 其一:佛家认为孝顺父母首先是生活起居,行住坐卧。倘若能把父母照顾得很周全,三餐饮食照料无欠无缺,行动无拘无束,物质方面使父母觉得无忧无虑,这就算得上孝了。但精神方面却不然,为人子女每每不能让父母称心如意,譬如父母在家独守门庭、孤独、寂寞无聊、心生凄凉、恐惧不安,做子女的不知如何安慰或安顿才好;或当子女的三不五时以语言对父母有形无形的刺激讽刺,乃至尖酸刻薄的话伤及父母,这时候,虽然物质上给予父母充足不缺欠,已得到父母的欢心,但精神上父母依然未得到喜悦,所以只能称之为物质孝顺。 其二:对待父母能细腻周圆,态度能低声下气,顺从父母之意,在精神上能得到父母的满意,但是物质上当子女的实有困境,经济瓶颈,无能施与父母得享,虽已尽心尽力了,亦不能两全其美,这称之为精神孝顺。 其三:物质与精神都能让父母满心得享,无从挑缺,与父母相处,彼此打成一片,天伦之乐等齐,以人间而言,已达到最可贵、最福乐、最天伦、最幸福美满之境地,登上人间至极之孝顺,人天共尊共仰也,这个就称之为物质精神孝顺。 当我们能够达到物质精神孝顺时,在佛家的定义里,就算是真正的懂得了“孝”。观其三点,我们要做到也不是多么困难的事! 在道家的精典之作《道德经》里说“六亲不和,有孝慈”,一如“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为什么会六亲不和,为什么不和以后就有了孝慈,这是个问题。投胎转世,无非是业力牵引,什么业力,就是子女无端杵逆父母,剥削压榨自己的父母,如此等等。曾经看过的《八仙成道》里也讲到仙人转世修行,修成之后先度父母的。这样一来,可看出道教所说的孝道,就连仙家修行,都要先学会善待自己父母,报答其借胎成人之恩情。 孝道从周朝出现,一直到现在两三千年来都在发展变化,而且在每个朝代每个历史时期孝道都处于极高的地位。儒家的学说是中国文化的主流,那么儒家又是如何看待孝的问题呢? 儒学思想中的“孝”文化在中国古代社会的道德教育、稳定社会和民族凝聚等方面的功能对于当今社会来说仍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在儒家看来,孝首先是奉养,奉养是孝的第一要义。古人主张报答父母,一要“养”,二要“敬”。首先,给予父母物质上的关心,这点与佛家所言大同。孟子认为,不孝者有五种表现,其中三个方面都是指“不顾父母之养”。即“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这其中明确的指出了不养父母即为不孝。其次,只予以物质上的关心是不够的,还应带给父母精神上的慰藉,让父母精神上愉悦,这点亦与佛家大同。据《论语》里记载,孔子认为:“今之孝者,是谓能养。犬马,皆为能养。不敬,何以别乎?”在孔子看来,如果“孝”仅指养父母,那么犬马之类的牲畜也能够,这样一来父母与牲畜有什么区别呢?孟子也说过:“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因此,孔子认为真正的孝养应该达到敬养的层面。孝养双亲,要待之以诚,子女要从内心深处或诚心实意地去孝敬父母。孔子还要求说:“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从中可以看出,古代倡导孝敬父母要有敬爱之心、诚心诚意之心。以上所涉及的思想内涵在儒佛道中的定义都相同,但是孝的最高层次是什么呢? “孝”做到最高层次时,它的要求就成了要注重自身修养,继承父母遗志,建功立业,为父母争光。在《孝经·开宗明义章》提到:“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这就告诉我们应努力学习,提高个人修养,培养责任意识,注重个人对家庭与社会的影响,不做忘恩负义、有失道德风化之事。懂得为自己和父母扬名,为社会奉献。如果人人都注重个人素质,那么才能有家庭与社会的和谐。这样自然而然也就把“孝”做到了最好。 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而言,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讲究孝道,孝敬父母,就是要求我们能做到在物质上体谅父母,在精神上慰藉父母,在态度上尊敬父母,这些是社会福利和其他保障机制所取代不了的,这也是我们对父母所应尽的基本道德义务和社会责任。在照顾好父母双亲各方面的同时,我们还要时刻爱护自我、珍惜生命,不让父母牵挂,这也是孝的基础和前提。 因此,要想很好的传承“孝”的文化和美德,我们最应该从小处做起,从自身做起!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让“孝”的传统在自己身上有所体现,那么这就是对“孝”最好的传承!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