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洪水无情掀巨浪,盖州屹立挂彩虹 |
正文 | ——盖州市“8。3”抗洪救灾纪实 盖州,盖州一个美丽而活力的城市,幽幽的大清河诗一般地从城南流过。受台风“达维”外围云系北上影响,8月3日至4日,辽宁省盖州市普降特大暴雨,全市平均降水量为215毫米,城区降水量为246。8毫米,部分乡镇最高降雨量达到336。6毫米。27个乡镇、办事处不同程度受灾;283个村、18个社区,总计62万人、51万亩农作物受灾,据不完全统计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60多亿元。4日凌晨起,城区内涝,山区山体多处塌方,昔日美丽的家园变得沟壑纵横、洪水横流、满目疮痍。强降雨前后,盖州市委、市政府以人为本、积极应对、周密部署、科学决策,组织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防洪抗洪,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抗洪抢险之歌。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打破了这座城市的宁静,而围绕抗击这场灾难,盖州见证了一场人间的大爱真情。 ——题记 (一) “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是抗洪救灾最低底线,也是最高要求……”灾害来临前后,以王庆珂为首的盖州市四大班子,各职能部门、乡镇办事处领导胸怀大义、担当在肩,这大义就是以人为本,这担当就是科学决策。这大义、这担当,构成了“责任”的内涵。 7月29日那场强降雨过后,得悉未来一周内受台风影响还会产生强降水,盖州市委书记王庆珂,市委副书记、代市长赵国栋敏感地意识到,一场更大的灾害将降至盖州!为了实现“汛期不死一人,把损失降到最低”的目标,在7月31日的防汛紧急会议上,他们把“生命第一,财产第二”的理念在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心中深深扎根。 防泥石流、防洪水,转移人员就体现了以人为本。从7月31日起,盖州市四大班子领导和包乡镇领导就分赴各乡镇,分兵把口,严防死守。特别是8月3日至4日强降水过程中,紧急转移群众9。6万人,其中东部山区138处泥石流易发区安全转移安置群众1。9万人,为石门水库泄洪安全转移安置大清河沿岸群众7。7万人。 石门水库的蓄洪、错峰泄洪是以人为本的体现,同时更是敢于担当、科学决策的体现。7月29日那场强降水后,8月3日5点前,石门水库就采取小流量泄洪的方式,将水位调至汛限水位以下。8月3日降雨后,盖州市副市长方景广受命,与省水利厅副厅长邹广岐、营口市水利局局长邹广成坐镇石门水库现场指挥。在一天一夜的强降雨过程中,省防汛指挥部和省水利专家每半小时通过视频对石门水库进行一次调度;盖州市委书记王庆珂,市委副书记、代市长赵国栋则是每10分钟听一次汇报,满满一本的记录,是决策的依据。一天一夜的未眠未休,先后6次的科学调整流量错峰,为下游群众安全转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减轻了下游河道的行洪压力,保证了大清河流域1000多平方公里20多万城乡人口的生命安全。 几天来的抢险救灾工作,从盖州市委书记王庆珂的行程中,就可以看到一种可贵的奉献精神—— 3日下午,刚下小雨时,他与赵国栋、方景广一起研究防汛;下午两、三点钟,雨大,赴徐屯镇、小石棚乡督促疏散群众;而后,到万福镇一个村研究灾情,此时雨大水深,嘱咐封住险桥,打电话给殷立祥嘱咐赶紧疏散群众;回到盖州已是晚上6点,饭没有吃就继续研究石门水库防洪工作,雨越下越大,晚7点安排方景广坐镇石门水库指挥,半小时一听取入库量、排水量细节汇报,作出安排决策。就这样,他一晚未睡未吃,同时,联系大清河沿岸各乡镇办事处党委书记立即疏散群众,听乡镇汇报疏散情况,让工作人员统计五、六次。当晚,城区也组织疏散群众,正下大雨的晚11点左右、4日2点左右、4日4点左右,他三次巡查大清河水位,拿手电记录水位线。 4日晨,石门水库水位猛涨,6点,与副省长赵化明、营口市市长葛乐夫等领导一起,紧急研究石门水库加大泄洪量;下午2点到3点,坐铲车到空旷地通过卫星电话与石门水库联系;下午4点至5点,坐铲车上察看市区情况,到公安局召开紧急会议。 4日晚,又是一夜未合眼。5日早5点从沙岗绕道坐铲车去团山,看见老百姓安置点漆黑一片当时落泪,与营口市委副书记李和忠沟通了北海的灾情后,8点回到盖州;10点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听取灾情和抢险救灾情况汇报;下午2点赴高屯、榜式堡、石门水库徒步察看灾情,回到盖州已是晚上10点。之后又布置相关工作统计、灾民安置…… 8月10日,盖州市抗洪救灾工作正式转入生产自救阶段。连日来,盖州市委书记王庆珂的脚步依然没有停歇。洪水退去后,道路还未完全修复时,他就紧急赶往重灾区察看灾情,指导灾后生产自救、重建家园工作…… 在全市抗灾自救工作动员会上,王庆珂要求:必须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必须强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必须突出重点、落实责任,必须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8月11日,他与盖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赵国栋来到重灾区榜式堡镇视察电力设施受损恢复情况,并对奋战在抗洪一线的干部员工表示慰问。当天,他们又来到盖州市长征小学、第四初级中学、站前小学、第五中学校、西海学校、榜式堡学校、大庙沟学校,每到一处,实地察看学校因洪灾而破坏的校园设施,详细了解学校受灾情况及灾后重建工作…… 8月12日,他带领交通部门领导来到梁屯镇察看水毁路桥,并要求乡村党员干部要组织群众迅速投入生产自救中去…… 8月14日,在全市查灾暨抗灾自救工作现场会上,王庆珂强调,全市上下要坚定信心,凝聚全社会力量,团结一心,不怨天、不尤人,重整士气,共建家园。王庆珂要求,要进一步把灾情查实查细,把查灾过程看作是宣传政策、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过程;要进一步动员组织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迅速开展生产自救、生活自救,同时迅速启动二、三产业,千方百计将损失降到最低;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高度的责任心、务实的作风和昂扬的状态,给老百姓把事办好,让受灾群众逐渐提升对各级党委的公信力;要进一步做好群众维稳工作,增强群众对未来工作、重建家园、生产生活的自信心;要积极协调农业资金贷款,帮助农民解决生产资金问题。 8月15日,王庆珂来到高屯镇正在抢修道路的现场,实地察看了水毁大桥和道路,要求在抢通便道的前提下,迅速规划重建…… 8月18日,他先后到暖泉镇、卧龙泉镇察看灾情,指导生产自救…… 8月19日下午,他又随同营口市委书记魏小鹏等领导,赴梁屯镇旺兴仁村察看灾情,就灾后生产自救、重建家园进行现场办公。 同时,王庆珂在全市灾后损毁房屋重建工作专项会议会上强调,要严把公道关、政策关、规划关、质量关、速度关,全力开展房屋修建工作,确保受灾群众温暖过冬。 盖州市四大班子其他领导同志也分赴所包的乡镇,指导灾后生产自救工作,党心与民心同在,人心在大灾之后进一步凝聚。 心怀桑梓,以人为本。盖州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四心合一”,必将带领全市人民打赢生产自救、重建家园的攻坚战…… (二) 这种奉献精神同样体现在四大班子其他领导身上。盖州市的防汛和抗洪救灾工作分工与其他县区有着一种本质的区别——不仅仅是市委、市政府领导的事情,市人大、市政协领导同样身处第一线。而且,这其中有再过130多天即将在换届时离任的领导。即使是自嘲为“按天算”的领导,依然恪守着职责,让“四心合一”的盖州领导班子风范在风雨中得到检验,让顽强拼搏、永不言败、自强不息的盖州精神在大灾之中得到弘扬。 救人、抢险、转移,磨炼的是坚强的意志,展示的是果敢的勇气和扎实的作风,提升的是责任的意识和执政的能力。不论职位高低、不论年龄大小,在危急关头,盖州市各级领导干部始终冲在一线、坚守一线,成为盖州抗灾救灾的中流砥柱。 盖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周显业坐镇什字街,那里有多处泥石流易发区。他以硬朗的工作作风和与民打成一片的朴素情怀,轻松完成了转移安置任务…… 盖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赵国栋在石门水库水位迅速上涨的时刻,除了科学调度外,向来不迷信的他开始拜天、拜地、拜河神,祈望化险为夷…… 市政协主席陆开山坐镇小石棚,那里是去年“8·9”洪灾的重灾区。在转移完群众后,就在雨量最大的那半小时,他一声不吭地默默祈祷…… 盖州市委副书记、市委常委、市人大副主任、副市长、市政协副主席也都分兵把口,确保了全市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盖州市委常委、纪委书记王?宰?镇东城,4日凌晨,松树底村告急,他带领20名机关干部徒步进村转移救助群众,自己的鞋都冲丢了。盖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修树月坐镇沙岗,坐车前往村里指挥抢险,车拱进了桥洞,人好不容易才出来。盖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力男坐镇陈屯,帮助筹集5万元修桥,坚守三天三夜后回到家,自己家中已经进水,水中还有鱼。盖州市政协副主席孙绍芳坐镇暖泉,桥塌路断,他徒步指挥抢险,回市里汇报工作时也是冒着生命危险绕道团甸走回来的…… 在大灾面前,我们的职能部门、乡镇办事处领导和广大党员干部体现出了大爱,在群众当中也涌现出许多展现大爱的典型。 “我们都是党员,就要承担起这份责任!”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只有争先踊跃的战斗身姿。关键时刻站得出来,生死时刻豁得出去,这就是共产党人的本色。一颗颗丹心,一腔腔热血,我们看到了党旗的鲜红亮色,看到了共产党员的人格力量—— 4日晨,盖州城区东、西两侧一片汪洋。市公安局副局长刘显君指挥组织冲锋舟救人,并亲自趟水救人;当大清河南岸堤坝两处面临决口危险时,市公用事业与房产局局长杨学东组织采取机械加固的方式确保了堤坝安全;市交通局副局长谭振国带队,灾后第一时间赴灾情严重的乡镇,抢通道路,为抗洪救灾赢得时间;盖州供电分公司经理黄福东带领抢险队,以最快的速度抢通电路;市卫生局副局长、卫生防疫站站长孙成达带领防疫人员赴灾区消毒,确保灾后无疫情;东城办事处主任李勇亲自下水救人,在水齐胸的情况下,采用缆绳把冲锋舟与铲车连在一起的办法,救出许多受灾群众;鼓楼办事处党委书记任洪放用冲锋舟救出2名孕妇、1名刚生过小孩的妇女;暖泉镇镇长郭洪田带领副镇长,用木排、车胎救人,救出6名老人;西海办事处的一名老委员从水中背出了1名脑血栓患者;东城办事处张郎寨村党支部书记黄世奎发现腰岭大桥塌陷,立即报告,交通部门立即封桥,避免了事故;梁屯镇绵延村在道桥严重损毁的情况下,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把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 在抗洪救灾中,还出现了一支特殊的救援队——3只游艇。事后人们才知道,这是大连边防部队的一名姓金的盖州籍战士,得知家乡受灾,带来3只游艇,一天一夜没有停歇,从洪水中救出数百人。 居民的守望相助,企业的爱心支援,也成为这次抗洪救灾的亮点。东城办事处新华村七组王会英、王保国放弃抢出自家的东西,趟着齐腰深的水,将高位截瘫、与他们无亲无顾的舒琴背出洪水;宝祥宾馆董事长伏成利从洪水中救人,并把自己经营的宾馆作为临时安置点,安置人员5000多人次;营口翔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接纳受灾群众近4000人投入4万余元,为受灾群众发放食品;辽宁龙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搭起赈灾帐篷,把1万个馒头和200斤猪肉做成的肉汤分发给灾区群众;盖州救援志愿者团队在“仁者”、尚祥龙的带领下组织救人,又到西海灾区送物资…… 无数个感人的瞬间,定格在抗洪救灾的每个战场,潮湿了我们的双眼。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大灾面前,闽北大地涌现出一个个动人事迹,一颗颗丹心,一腔腔热血,我们看到了党旗的鲜红亮色,看到了共产党员的人格力量。 (三) 洪水再猛烈,永远冲不垮爱的长堤。灾后的盖州大地,爱心如潮似涌。在此次灾后自救过程中,各职能部门、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在盖州市委、市政府党组织的带领下,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创先争优”,谱写出一曲曲激荡人心的和谐乐章。 迅速恢复“三通”。特大洪水使盖州27个乡镇(办事处)、农村交通、通讯、电力不同程度中断;在洪灾中,灾区基础设施损毁十分严重。“洪水退到哪里,路、电就恢复到哪里。”这是交通、供电、水利等部门党员干部职工的铮铮誓言。 抗天灾、战地害、保畅通,面对道路塌方、泥石流,他们冲在最前面;为了让救灾人员、物资早点进入灾区,他们日夜奋战在每条生命线的抢通战场上。在无数次与洪水的较量中,他们不畏艰险,构筑闽北抗灾救灾的坚强阵线。 市公路段以雨为令,8月2日至8月3日晚汛情来临之时,全段出动二百多人对险路险桥等重点地段实行二十四小时监控,期间对发现有问题的桥梁路段及时实行管制,封闭交通。同时疏散过往车辆和行人。4日凌晨,下达监控人员立即撤离监控点至安全地带,实行瞭望监控。由于监控到位,8月3日至8月4日,全市县级以上公路倒塌桥梁5座,冲毁便道3条、涵洞40道,冲断路基27处,没有造成任何车辆、人员损伤。他们日夜奋战,五天内打通全市8条交通中断县级以上公路,为全市抢险救灾工作铺平道路,为灾区百姓打开生命通道。从8月3日冒雨抢通开始到8月8日晚,全市县级以上公路全部打通。 此次洪灾,造成我市水利设施损毁严重。截止到目前,我市共封堵决口110处、65公里,修复水毁堤防30公里,护岸55公里;大清河堤防团山段和西海段共决口500余米,正在积极组织力量进行抢修;临时抢修恢复塘坝15座,方塘21座;清河灌区渠道已修复7处1350米,还有1处150米正在抢修,保证汛期过后灌区正常供水;石门水库预计下周可将钢缆维修完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已修复万福镇石岭村、暖泉镇方屯村等69处,恢复供水人口3。2万人。 面对无情的洪灾,一个党组织就是一个主心骨,就是一支抗灾救灾的战斗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就是一名抗灾救灾的突击手。全市广大党员在抗灾救灾中,心系群众,牢记使命,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展现了共产党员的新风采,真正做到了“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危难关头站得出来,关键时刻豁得出来”。 面对洪灾,卧龙泉镇灾民不怨天忧人,而是因地制宜,搞好生产自救;在灾情初步结束后,镇党委书记唐厚利组织班子成员积极第一时间抢修冲毁道路,将洪灾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限度。义和村6000多亩榛子园挂果等待上市,力保灾后减产不减收,预计将为村民带来近百万元的收益。 榜式堡镇采取政府主导、村自为战、企业捐助、全民参与的方式和坝路结合的修复方法,联系中铁十九局、交通局和金鼎房地产等部门和企业,协调大型机械设备66台,农用翻斗车80辆,抢修镇村道路。同时,他们动员群众在绝产土地上改种芥菜300余亩。 矿洞沟镇党委、政府将党员干部与受灾户结对子,党政一把手、人大代表、企业家与10户倒塌房屋户结成“一帮一”对子,党政机关干部、村干部与损毁房屋户结成“一帮一”对子。目前矿洞沟镇党员干部正在积极帮助百姓修建房屋,8户受损百姓的房屋已经被修缮。 陈屯镇的村民主要以葡萄种植为经济来源,洪灾使绝大部分葡萄种植户遭受了重创,为了能够帮助农户进行生产自救,帮助农户销售出从洪灾吞噬的葡萄园里抢救出的已经成熟的葡萄,降低葡萄种植户的损失,陈屯当地的一些葡萄经销商提前收购和销售葡萄。 暖泉镇后暖泉村濒临大清河上游,洪灾过后,村里900多座蔬菜、西瓜大棚被淹,基本上绝产绝收。在镇、村的统一领导、号召下,受灾群众不等不靠,迅速投入到生产自救当中去。后暖泉村62岁的陈世成家有4座大棚,3座大棚共种植1700多株芸豆,一座大棚种植850多棵西瓜,此次洪灾陈世成家的4座大棚全部被淹,芸豆、西瓜全部被泡,绝产绝收,造成经济损失2万余元。灾后,陈世成迅速将大棚内的被毁作物清理干净,并翻整好土地,重新购买了芸豆种子,在4座大棚内种植了2000多株芸豆。预计,秋天能卖上1。7万余元。 家住高屯村三组的伏守军家投资七、八万元的7。2亩芸豆地被洪水冲得面目全非。8月8日,伏守军在镇党委、政府的号召下,积极开展生产自救。他开始清理土地,大干了3天,终于在11日中午完成了土地清理工作。还剩下地头10多米,实在无法清理,伏守军找来拖拉机耕地,他及时补种上了大白菜。 一场洪灾让团甸镇沈屯村王兴权家损失百余万元,他种植的松树、白蜡等被洪水连根拔起。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损失,王兴权并没有倒在灾难面前,而是树立信心,以“树倒人不倒”的精神积极开展生产自救,抢栽新树苗,将损失降到最低…… 九寨镇九寨村我们见到正在对受损房屋进行修复的村民王庆文,他说“受灾的不止我家一户,不能坐着等,哪里的灾民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员干部来分忧,党员干部成了灾民的“主心骨”。“生产自救、重建家园”的目标,把灾区群众的心拴到了一起,凝聚成一股无坚不摧的强大合力,到处可以看到轻灾户帮重灾户,党员干部帮灾民的感人场景。 灾情就是集结号。“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的活动,在抗洪救灾中得到了生动实践。哪里有需要,共产党员们最先冲出去。 (四) 爱的暖流趟过这片满目疮痍的土地,注入了蓬勃的生机与希望。有一种情怀叫“无私”,有一种行动叫“互助”。在大灾面前,盖州的人民群众用“无私”演绎一腔热血的真情,在“互助”中闪烁人性的光芒。 洪水无情党有情。在这次洪涝灾害中,市委书记王庆珂心怀全局,牵挂着群众的安危,各级领导率先垂范,深入抗洪抢险一线,靠前指挥。深入受灾地区,实地察看水情灾情,看望慰问受灾群众,现场指导抗洪救灾工作。 洪水虽然退去,但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威胁日常生活用品和食品基本被淹,上万居民饮水严重告急。市委书记王庆珂“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与省消防总队领导协调,副省长赵化明、营口市常务副市长刘焕鑫协调,争取到20台消防车为受灾区送水,消防紧急增援为民送水,送水比排水重要,为我市20个送水点保证居民放心用水。 “大灾大难见精神,大灾大难见真情,大灾大难见英雄。”灾情发生后,全市上下立即转移工作重点,以由抗洪抢险进行生产生活自救总揽全局,反应迅速、指挥有力。 盖州市是农业大县,此次洪灾造成全市农业损失巨大,农作物受灾面积达59万多亩,绝产面积近21万亩,直接经济损失16多亿元。在严重的洪涝灾害面前,我市干部群众不等不靠,为确保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我市第一时间组织成立了有中级以上职称的种植业专家队伍,深入各乡镇、办事处调查灾情并对生产自救、恢复生产进行指导。同时每个乡镇派驻一名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对受灾农户进行具体指导。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宣传减灾自救措施,在电视台开展玉米、水稻、葡萄、苹果、蔬菜减灾恢复生产技术讲座和灾后病虫害综合防治讲座。并出台了玉米、水稻、蔬菜、葡萄、苹果减灾自救技术措施,并下发到各乡镇办事处。同时发放恢复生产技术资料1万份。同时,邀请省果树所专家对苹果灾后自救恢复生产采取以会代训、现场指导等方式,针对受灾苹果树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现场讲解恢复生产技术方法。 截止目前,已排涝3万亩,病虫害综合防治2万亩,蔬菜补种2000亩。截止目前,全市已完成排涝3万亩,病虫害综合防治2万亩,蔬菜补种2000亩。 8月5日一大早,市综合执法局在局领导金振石的带领和指挥下,全局上下拖着前一日抗洪救灾的疲惫身躯,顶着酷暑,忍耐着难闻的腐臭气味,忙碌在大街小巷清理街道上的垃圾和废弃物。市综合执法局将全部人力、车辆分布到主要街道、干线、胡同,尤其是受灾较重的东二线、西二线、盖高、一线交通岗、四中、聚华等多处区域和街道。市综合执法局下决心在三天内将盖州城区的灾后垃圾全部清理干净,帮助盖州的灾民增加抗灾的勇气,恢复重建家园的信心,为盖州的灾后重建工作做好铺垫。 “等、靠、要,脸上无光。我们要凭自己的双手把灾害损失夺回来。”基层党员干部在灾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自尊、自主、自强,令人感喟! 截止目前,全市受灾各乡镇、办事处对倒塌、受损严重的房屋指导协助修复,积极制定农作物抗灾自救方案,加强田间管理,保证农资供应,满足群众生产需要,对绝收地块及早安排下茬作物生产或尽快补种或改种适宜作物。同时市公路段所有员工日夜奋战,为全市抢险救灾工作铺平道路,为灾区百姓打开生命通道;畜牧局对淹死的畜禽进行无害化处理;卫生防疫人员深入受淹地区进行消毒和防疫,确保灾后无疫情发生。 盖州虽然遭受了二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但是无一例难民外流,无一例灾民上访,无一例疾病流行,无一起哄台物价现象发生。社会安定,人心稳定。 洪灾过后,骨干工业、服务企业发挥作用,挺起了坚实的脊梁,迅速恢复生产经营,拉动经济,力争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 营口压铸业公司作为盖州支柱性的老企业,特大洪灾中,厂区进水深达2米,一些配套机械、设备全被洪水淹没无法使用,损失达660万元。8月5日,洪水退去,公司员工迅速清除泥沙、清洗设备、检修机械……至11日晚,清淤工作和设备检修工作全面完成。8月13日,营口压铸业公司率先正式恢复生产。 盖州市金华镁铝粉总厂厂区全部被淹,最深水位达到2。5米,原材料、设备受损严重,其中300吨镁铝粉全部被淹报废,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500万元。厂区积水直到8月6日才逐渐退去,全厂200多名工人积极参加灾后自救、抢修设备。8月20日起,企业各车间陆续恢复生产。 在这场洪灾中,营口建华管桩有限公司4条生产线全部受到重创。400台电机等设备受损,3000立方米砂石料和50吨煤被冲走;公司30多台大小车辆受损,厂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受损严重,损失达2000万元以上。8月5日洪水退去后,建华人不等不靠,积极恢复生产自救。从建华集团辽宁省公司调来20名机电工人,加上公司12名机电工人、全体生产员工参与抢修。8月7日上午,场地设备抢修完毕正常发桩;8月11日上午,一个车间一条生产线开始生产。 盖州兴隆大家庭在家电、超市、设施设备损失3000万元的情况下,主动担负起流通服务业主流企业的社会责任,拆解销毁受淹家电价值1000万元,销毁受淹食品、日用品价值500余万元。与此同时,他们动用企业温暖基金,帮助60多户受灾严重的职工家庭安排生产生活用品,共同渡过难关。目前,他们正积极组织更多更好的货源,以超出所有商场的低价格,供应老百姓需求,做到成本销售,甚至不惜赔本销售,确保灾后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稳定…… 在如此重大的损失面前,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全力以赴抓安置,围绕安置抓恢复,抓好恢复促自救。很快,恢复了全市受灾区的生活、学习、工作秩序,让群众安居、安定、安全、安稳、安心。 在伤痛中挺直脊梁,在灾难中昂然屹立。心手相牵,守望相助;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同一个家园,同一份牵挂。一股股爱的暖流淌进盖州的山山水水,为恢复重建注入了蓬勃的生机与希望,演绎着充塞天地间的——一股股强大的赈灾暖流承载着一颗颗爱心,源源不断地汇聚盖州。 8月5日,营口汇达供暖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王吉利就来到市委办公室,将一张写有56。8万元的支票送到了市委书记、仙人岛能源化工区党工委书记王庆珂的手里,表达一份企业对家乡灾区人民的一份爱心,他也成为了盖州捐款第一企业。全市重大灾情牵动了社会各界的心,8月6日,仙人岛能源化工区党工委、管委会迅速组织率先为盖州洪灾捐款、捐物达178、12万元。辽宁群星集团仙人岛分公司捐款50万元,捐赠救灾物资10万元;中海石化于显勇捐款50万元;营口康辉石化有限公司捐款30万元;中丝辽宁化工物流有限公司及天伦王朝酒店捐款5万元…… 大灾当前,全社会积极行动起来:市领导带领各级政府机关公务员率先垂范,带头为灾区奉献爱心;市精神文明指导委员会等奔走倡议,号召民众捐款捐物;部队、企业、社会团体以及普通百姓纷纷慷慨解囊……自抗灾救灾以来,盖州市各地开展各种形式的赈灾活动,积极为灾区捐款捐物。 盖州,见证人间大爱真情! “洪水无情掀巨浪盖州屹立挂彩虹!”灾后重建工作还在继续,农房重建场面热火朝天,基础设施建设有序开展,企业已满负荷生产。暴雨,压不弯盖州儿女的脊梁;洪水,冲不垮人民精神的家园。重灾面前,在盖州市委、市政府王庆珂书记的带领下,盖州人民不等不靠,以昂扬的斗志自救互救。这样的事例在盖州市灾后自救的阵地上随处可见,这些共产党员就是一面面鲜红的旗帜,引领着群众脱离险境、抗洪自救、重建家园;同心同德、同苦同建、撑起同一片天空!大灾之后,盖州依然坚强屹立在天辽地宁间! 于学忠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