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文昌阁的祈愿 |
正文 | 今日读书已倦,一时兴起,便乘车去王观家。还未到他家院门口,便见王观含笑着迎面走来,和我一般无二,他的身形磅礴如渊似岳:“孟鑫,跟我一起去文昌阁吧.”。对文昌阁的欣慕由来已久,于是我便爽快地答应了。 我们信步而行, 一路上吟赏烟霞,诗文酬唱自不必说。我看着他髙古的面容,和善的笑意,想着他如今孤单无人为伴,蓦地心生一念,便道:”王兄,你正当“知好色而慕少艾”的年华,不如我为你介绍一个女友吧。”他抚了抚滚圆的大肚腩,嘿嘿一笑:“不急,不急,等有了工作再说吧。多谢孟兄厚谊。”我不再言语,我们默默地走着。。。 不多时,我们来到了老县衙,这座已有经年历史的老县衙,墙壁已是古旧不堪,锈迹斑驳。而衙门口两侧的两行字迹依然依稀可辨,左边书:“八省通衢”,右边书:“三秦要道”,笔力雄健而遒劲,挺拔而肥健。只是内里已被改建成市政府临时办公的场所,故而我们没有进去。 自老县衙向西行约百余步,便是文昌阁,越过一个狭窄的穿堂便是文庙(文昌阁的简称),两边是两条抄手游廊,我们驻足在文庙前静静观赏,文庙已有几百年历史,若不是政府为了保存文物翻修了一遍,或许如今这里仍是榛莽荒秽,雉堞毁圮。文庙的构建浑成自然,飞檐斗拱使庙身于庄雅肃穆中更饶一种轻巧灵动;飞檐下均匀斜插着的滴水檐又助其几分沉稳的气韵。 走近,我用手指轻轻触过庙身的门窗,窗子是古建中常见的雕花窗楹,镂刻古雅精巧,颇有明清古建筑玲珑婉约的风致。门窗都是紧锁着,我们看不到内里情形,便绕过庙身,庙后是一条宽阔的甬道,四处空荡荡,只有一口石棺落寞的躺在那里。这是一口真正的棺。外面是椁,里面套着棺,这才是古人所谓的棺椁。仔细端详了一会儿,我们便转身离开,走到庙前,我对着文庙做了一个长揖。内心许了三个愿望。 文庙虽不复昔年盛景,但它是中华文脉的象征,是孔子的象征,它的存在,也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象征。于是我许的三个愿望是:一愿嘉乐姑娘和李鹏考研如意,金榜题名。二愿天下莘莘学子不负辛勤,学以致用,报效祖国。三愿古典文化在21世纪得以复兴,重现汉民族的辉煌。 长安孟鑫癸巳年十月十五日作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