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读书随感
正文

时入深秋,寒冬将至,万木凋零,山河失色。只有夹在书本间的那些树叶还为人们保留着某种记忆。余秋雨的散文,就像那些树叶中的一片,细细品味,还残留着山林中的依稀气息,更唤醒了我们那已被时代大潮冲淡了的深埋心底的民族荣辱感。每次读完,心中都莫名的悸动着。

他的第一本散文集《文化苦旅》就是凭借山水风物来探求中国文化历史命运。其中的《道士塔》读来令人震撼,让人心痛。他从对几座僧人的圆寂塔的描述而引出了敦煌石窟的罪人:王圆箓。这个“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是那个时代到处可以遇见的一个中国平民。他原是湖北麻城的农民,逃荒到甘肃,做了道士。几经周折,不幸由他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他从外国冒险家手里接过极少的钱财,让他们把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

请看这组触目惊心的数字,“1905年10月,俄国人勃奥鲁切夫用一点点随身带着的俄国商品,换取了一大批文书经卷;1907年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叠子银元换取了24大箱经卷、5箱织绢和绘画;1908年7月,法国人伯希和又用少量银元换去了10大车、6000多卷写本和画卷……。”,读到这里,我实在读不下去了,紧紧地闭上眼睛,让那代表屈辱的滚滚热泪咽回肚子里,一种沉重的历史责任感油然而生。

对于王圆箓,我无话可说。他是一个愚昧无知的农民,他并不知道这座石窟的价值。他是那种为了蝇头小利连祖宗和人格都能出卖的小人。可当时的清政府呢?那些达官要人呢?他们非常清楚石窟的价值,但却没有那个赤肠,把祖先的遗产好好保护一下,而是想着“什么时候再让那个道士送几件宝物来”,好为他们升官发财打通道路。

如果说,1860年八国联军带着枪、炮和军队攻占北京,对圆明园明争强抢,我们没有力量抵御,而使圆明园被洗劫一空,最后烧毁。可在1905年以后的若干年里,那些外国学者、专家却没有带一枪、一炮、一兵、一卒,就那么堂而皇之的把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灿烂文化廉价的一车车、一箱箱的运走了。不仅没有受到任何阻拦,我们竟然大开方便之门,任他们自由出入。是他们没有料到的简单、容易。沙漠上,那一道道深深的车辙,是对我们民族多么大的侮辱和讽刺呀!

今天,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只得一次次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带着屈辱和叹息,走到放大机前…………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9: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