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五月粽香
正文

五月粽香

窗外,灯火阑珊,我倚着窗栏,透过窗玻璃眺望着无边的苍穹,低头下意识地饮了一口咖啡,台历就在跟前,下意识地觑了一眼,今天的阴历五月初一,自言自语道“再过四天,就是端午节了。”

“该吃粽子啦。”伏案写作业的女儿兴奋地应了一声。

孩子的无邪快语打断了我思绪,是啊,粽子,那飘香的粽子,记忆又把我拽回到童年的时光。

我的家乡,南临望江,北倚望亭山,每到夏季,芳草萋萋的望亭山犹如一块碧绿的屏障,流淌的望江水,好象一条蜿蜒的飞练。家乡的房屋,依山而建,错落地点缀在蓁蓁丛生的山坡上。

在我记忆里,家乡人们的生活是并不富裕的,但家乡的民风是淳朴的,邻里和睦相处,彼此都礼尚往来。

在家乡的小学里,我度过了六年的小学生涯,虽然校舍简陋,但每位老师的敬业、爱教精神,学生们学而无厌、孜孜不倦的求知欲望,给家乡的小学平添了的生机和活力。

在我就读小学三年级那年阴历五月初四的下午,母亲向生产队队长请了假,带着发嫩的艾蒿,早早地回到家里,张罗着开始制作端午节的凉糕了。

我放学回到家,看到母亲在灶上做凉糕,心里是美滋滋的。放下书包,蹦出院门,跟邻居家的同邻人玩了起来。

时值五月,田野里一片绿油油的庄稼。我们兵分几路,有的玩捉蚯蚓,有的玩捉迷藏,有的在田间水渠边戏水,有的在屋后百草园里打闹,尽情的享受着玩耍带来的快乐和趣味。

不知不觉,日薄西山,炊烟四起,落日的余辉朦朦胧胧地笼罩着小山村,我和本家的小叔一道,从田间小路向自家走回,在我们本家的人们中,因自己辈分小,即使有好多同年龄的,也得叫人家叔叔什么的,不过,玩在一起,也不分你长我小,彼此都喜笑颜开。

我们俩来到小叔家,刚踏入院落的门,就有一股粽香在荡漾着。四奶独自一人,坐在灶前,一丝不苟地包着粽子,灶上的铁锅里,发出沸沸扬扬的咕嘟声,锅边飘逸出浓浓的粽香,站在旁边的我,在贪婪地吮吸着。小叔心急火燎,叫嚷着,迫不及待地要吃粽子。我只能站在一边,目不转睛地盯着那口锅,嘴里的馋涎在潜滋暗长。

终于,一锅粽子熟了,四奶一边用筷子拾着,一边不停地自我褒奖着粽子的丰盛。四奶信手用筷子夹上一个冒着热气的粽子放在碗里,亲切地递给自己的孩子——小叔,又用筷子夹了一个,带着漫不经心的表情叫道:“快,给你吃,吃完了快去玩吧。”

我来不及思忖四奶当时的心理,来不及观看四奶当时的表情,顾不及粽子飞腾的热气,迅疾把粽叶掰开,吹一吹热气,一口咬下粽子的一小半。

“二子,回家吃饭来。”

我家与四奶家是邻居,妈妈站在墙角唤我回家吃饭。

我一边跑一边吃着粽子,步入院门时,整个粽子入肚了,粽子的醇香诱使我用舌头舔着粽叶上残留的粘汁来,一个粽子下肚,不仅尝不出粽子其中的滋味,更不能解决自己的饥饿来。

“妈,我要吃粽子。”

“刚才,你不是吃了四奶家的粽子吗?”

“只吃了一个,我还要吃。”说着,手里揣着粽叶,泪花渗出了眼眶。

“等你爹,挣回钱了,咱也到镇上买上江米、红枣、粽叶,给你做好多好多的粽子,让你大饱一顿,别哭,乖孩子,要听妈的话。”

“妈妈,我现在就要吃”。我擒着泪花,恳求着妈妈。

“你吃,好话不听。”妈妈在我屁股上拍了一巴掌。“这么不懂事,没钱,吃啥,给你,这不是凉糕,跟粽子有啥不一样的。”

我受了委屈,愈哭愈厉害了,用手捂着泪眼,根本不去看一眼那碗里的凉糕,心里想着四奶家那香喷喷的粽子。此时的我,根本不理解,妈妈不给我做粽子的原因。蓦然间,我透过泪水模糊的双眼,依稀地看见妈妈用粗糙的手擦拭着眼角的泪,此时的我,没有去像读书一样去读母亲此时的心情。

那天夜里,我没有吃饭。

童年的时光,一晃过去了。小学六年结束,我如愿地升到镇里读初中了。镇离家乡较远,我住在学校里,吃食堂饭,生活在学校里,只有在节假日或者假期里才能回家。三年的初中生活里,端午节都不是节假日,所以,每次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的生活清淡,只在端午节过去的节假日里,回到家里,才能吃到妈妈的凉糕了,不过,每次吃凉糕,都是在端午节过后才吃到,尽管母亲做的凉糕是如何有滋味,但是,总缺少端午节那种特有的氛围。

初中毕业后,我考入县城一所重点高中。在我就读高中的那年,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父亲开始走出家门,靠卖自己力气打工挣点钱,供养孩子们上学。母亲一人耕种着几十亩地,忙时,父亲就从外面回来,帮助母亲耕作农田,忙完了,就又出去打工挣钱,这样,家境日渐殷实起来,但是,父母亲勤俭持家的本性和意识始终没有改变。

也是一个火红的五月,那年恰好哥哥、姐姐都考上省城中专,可把父母亲乐开怀了。那年的端午节恰好是周日,于是,我、哥、姐就在端午节的前天,骑着自行车,行程八、九十里路程赶回家,这年,父亲在外挣了一点钱,从省城买了很多江米、红枣、粽叶,顺便还买了一些稀罕的食品,可算是丰盛至极了。父母亲看着子女已经长大并且个个出类拔萃,感到有无限的欣慰。

这是母亲生平第一次做粽子,先把粽叶在凉水里浸泡,可是无济于事,后干脆用热水浸泡,我们姐、弟站在母亲的一旁,看母亲包粽子,包了一个,漏江米了,不行,再重来,个把小时后,母亲有点入门了,包出粽子也有棱角了。开始下锅煮了,随着锅里发出的嘟咕声,家里荡漾着喜悦、和亲的笑声,爷爷更是心情开朗,嘴里在不停吧嗒吧嗒地吸着旱烟。

太阳当空,枝叶扶疏,中午时分到了,粽子也熟了。母亲在灶上忙着,父亲唤着大家就坐准备吃饭,一盆热气腾腾的粽子端上来了,我第一个下手,拿着一个饱满的粽子恭敬地送给爷爷,爷爷那布满沧桑的脸上绽开了幸福的笑容,微微裂开那张仅有几颗牙的嘴,没说什么,喜不自胜。

“哎呀,这么硬,妈,不是生的吗?”我拿了一个,掰开后咬了一口。

“不会吧。”母亲立即掰开一个粽子,尝了一口,“哎呀,不是生的,但就是发硬。哎,怎么搞的。”

“甚也不能做了,这么好端端的东西,怎么做成这个样?”父亲也拿了一个,咬了一口。

父亲口气尖刻,脸上爬满不快的表情。

多年的做饭经验告诉母亲粽子硬的原因是由于做粽子操作不当,没有掌握好每个粽子里江米的量,导致每个粽子里的江米过盈而发硬。母亲带着吝惜的表情,急匆匆地下厨重新做起来。

尽管经过了母亲重复劳作,一家人终于吃上了纯香的粽子了。母亲怀着大哥、大姐有出息的喜悦,本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本领,可是,弄了个不如意,母亲的脸上挂着一种内疚的神情。

流年似水,三年的高中生活,一晃就过去了两年,在这两年里,大哥中专毕业,分配到一家事业单位,姐姐又考上一所专科学校继续生造,父母亲因手头不太宽裕而不同意姐姐继续生造,但是,大哥深知生造的意义以及大姐求学的上进心,虽自己所得的薪水不多,但节衣缩食,供养着姐姐来成就学业。我也深知父母来钱不易,也是勤俭度日。

在我上高三年级那年的夏日,一个雨后放晴的周六下午,晚饭过后,我和同宿舍三位好友在玩排球,一个好消息传来:父亲来看我了。我急匆匆地跑回宿舍,从敞开的宿舍门远远看见风尘仆仆的父亲,我格外高兴。父亲穿着一件粗布大褂,嘴里叼着一支手卷的纸烟,腿了色的帽子放在床铺上,帽子和上衣肩膀现出班驳的淋雨湿迹,见到我,迅疾地用手指移开叼在嘴边的纸烟,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了亲切的、慈祥的笑容。

“二子,时常不见,身体有点瘦了,你妈给做了些饺子,爸给你送来。”

父亲的言语简单,但眼神了蕴藏着一股深不可测的垂爱之情。我兴奋得有点失措,见到久别的父亲,不知如何是好。用手指夹了一个冷饺子,吃了起来。

久违的饺子,我迫不及待地用开水泡了二十多个,同宿舍的两位同学,见到我在饱餐,馋劲自然在大发,我只能忍痛割爱,捐给他们几个,父亲带的饺子,旋踵之内,吃了个净光。

父亲掏出兜里用布裹得严实的一个包,然后慢慢地打开,里面是好多面值不等的纸币,父亲心里清点着,把点好一叠放在一边,剩余大约有两元多纸币依旧裹在布的包里,装回到衣兜里。

“二子,马上过端午节了,爹给你留一百元钱,到县城街上买些粽子和其他好吃的,功课紧,你就别回去了,学习重要,今年雨水好,咱家里庄稼长得可高了,爸明早回家,和你妈锄玉米。”

我从父亲手里接过这一百元钱,因面值小,装在我的兜里是鼓鼓囊囊的。父亲跟我睡了一夜,第二天的拂晓时分,父亲就上路回家了。

后来,我从母亲那里得知,父亲在回家的路上,因自行车外胎被扎,不舍得花身上的两元钱,推着自行车,足足走了十里路,才回到了家。

那年的端午节,我上街买了好多粽子,补偿了童年对粽子的馋劲。又吃了一碗县城有名的特产—炖羊肉,心里自然是美滋滋的。

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那年的中考,我如愿地考入省城的一所中专学校。三年的中专学习生活结束,我被分配到一个事业单位工作。

上班后,我省吃俭用,节约下来些钱孝顺父母亲,那年的端午节,我特意上街购买了做粽子的上好原料,在过节的前两天,满怀惬意地回到了老家。

那年端午节,大哥与大姐也回到家中,与父母亲一道过节,大哥还领着自己的对象,父母亲更是喜上眉梢,屋子里、庭院里都充满了喜气洋洋的笑声,不知怎么的,也许是自然地造化,母亲做的粽子格外醇美,饭间,屋里弥漫着融融的天伦之乐。

邻居被我们家的欢声笑语打搅了,四奶匆匆赶过来,寒暄几句后,一下吃了好多的粽子。

这是打我记忆起,第一次过的最美、最丰富的端午节,而且吃到了母亲第一次做的最香的粽子。

光阴似箭,在我参加工作的四年后,我成家了,我爱人秀外慧中,对我的父母是百般孝敬,每次回家看望父母总是把二老喜欢吃的、喝的、穿的,全部买上带上,父母上年纪了,脸上填了好多好多、深深的皱纹,背也驼了,走起路来脚步也变得蹒跚了,牙也掉了几颗,但是,父母那勤俭节约的习惯没有变,矜持而没有丝毫浮华的习气没有变,面对着儿子、儿媳的孝顺,父母总是千叮万嘱,出门在外,决不能大手大脚,要艰苦朴素,要塌塌实实,永远记住自己是劳动人民的儿子,永远要吃苦在先,享受在后。

斗转星移,我的女儿降生了,父母是满心欢喜,急冲冲地赶到城里看望小孙女,那时,也正赶上一个端午节,我上街买了好多好多的粽子,还买了一些稀罕的食品和一瓶昂贵的白酒,准备着和父亲斟上几盅。

我们一家三口和父母在我家里过了一个城市人的端午节,也是父母平生第一次吃到了醇美的城市粽子。

粽香悠悠,也载着岁月悠悠。我们兄妹三人都长大成家,生活渐渐地好起来了,拿出各自的孝心,给父母贴补些这、贴补些那,但是,素来简朴的父母,依然是在享受上表现不出半点的慷慨,依然在为我们兄妹三家生活的富绰在惦念着。

父亲的文化不高,但是,求知的欲望很强烈。父亲年时已高,再加上我们兄妹三人都已经成家立业,父亲也结束了在外卖劳力挣钱的生涯,节省下来的时间,父亲开始识字,开始读书、看报,了解村外的世界。父亲读书可谓认真了,炕上放着一个小桌,父亲端坐在桌边,一边读着,一边还做着笔记。我有一次,在无意中,偷看了父亲的笔记,字虽然不太工整,错字也有,但是分外整齐。有一篇笔记,父亲是这样写的:

屈原因为爱国,而投入了汨罗江死去。我是一个农民,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假使我有爱国心,我想我也无法表现。但是我很爱我的家,我有爱干活、仔仔细细过日子的老伴,我有三个有志气的子女,我和老伴教育好了三个子女,他们个个都出色。小时候在村里读书,长大后在城市里生活。对于一个农村娃,有多少人做梦都想着城市里生活,我的子女做到了,这是我非常的心宽,我觉得,我比屈原还好呢。

语句简朴,但是,意义很深刻,我由衷地读懂了父亲的内心世界了。

我的女儿渐渐地长大了,女儿活泼,长得聪明、伶俐,女儿三岁那年,我们一家三口,回到了家乡,跟父母过了一个端午节。

五月的农村,是一个姹紫嫣红的季节。母亲特意用石碾磨制了糕面,准备着做上一顿香喷喷的油炸糕。我买了好多父母爱吃的食品,尤其买了好多品种的粽子,让父母感受到在农村过城市人端午节的生活品味。

经过母亲和我爱人的忙碌,一桌丰盛的饭菜准备好了,父亲从一个老式的柜子里拿出了半瓶烧酒,给我和他自己各斟上一盅,心情高兴,喝酒自然也酣畅,向来不喝酒的我,竟然喝了四两多。我女儿是满心欢喜,小手在这盘那碗里抓来抓去,吃一半掉一半,掉下的那些母亲津津有味地吃了,一顿饭,母亲没有吃一点新鲜的,也没有吃上一个完整的粽子,吃的全部是我女儿的“残羹剩饭”。

正在我们吃饭快要结束的时候,邻居的四奶到我们家串门来了。

四奶见到我们一家三口,亲热地寒暄了一番。母亲立即拿来一个碗夹了两个粽子,送给四奶,四奶抵挡不住我母亲的热情,吃了起来,吃了两个后,母亲又夹了三个,再三退让后,四奶吃了进去。四奶一边吃着,一边赞叹着粽子的精美。

不知怎么地,我在酒的朦胧中,脑海里又浮现出自己小时候到四奶家吃粽子的情景,已经记不清过去多少年了,当年,我吃了四奶仅仅一个包含着四奶吝啬与冷落的粽子,今天,母亲拿着我买来精美的粽子,热切地请四奶吃了五个粽子,我不在乎这几个粽子,而是从这种对比中,感到一种只有农村孩子特有的、与生俱来的幸福与知足感。

我和母亲继续热情地请四奶吃点这、尝着那,一家人是其乐融融。一顿饭,母亲和父亲没有吃上一个完整的粽子,吃的全是我女儿咬过一口或两口后剩下的粽子,母亲和父亲是分外的高兴,这种高兴对一个成家后有子女的我和我的爱人感受出来的比较少,而对于我的母亲和父亲感受的很多很多。

我喝了些酒,困乏地睡觉去了,一觉醒来,已经是晚上了。我躺在被窝里,想着自己的童年、少年以及成家后的日日夜夜,想着想着,泪水禁不住涌出眼眶。无边的夜色中,皎洁的月光透过窗玻璃,洒在农家的大炕上。父母,是一轮明月,不需要加太多的糖,只要捧上一点孝心、甚至一滴水就能染青父母亲的银丝,抚平父母亲的皱纹,浇灌出一片风景来。

父爱和母爱像春天的燕子为我们衔来醉人的春光,像汩汩流水,时时滋润着我们的心田,是一曲最深情的乐谱,为我们弹奏出最动人最灿烂最圣洁的音韵,是上苍给予我们最丰厚的礼物、最甜美的甘泉。

总有一种爱让我们心痛,这种爱就是父爱和母爱,父爱和母爱的方式是不同的,但是这种爱的内涵是一致的,沐浴在父爱和母爱的人是幸福的,这种爱是人类得以繁衍、进步、发展的原动力。

五月的粽香不仅是一种食物的美味,它承载更多的是我的努力、奋斗以及宽厚、深邃、真挚的父爱和母爱。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5 14:1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