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乐山、峨眉——文化旅游与精神朝圣
正文

这次乐山、峨眉之行并非心血来潮,而是对这条佛教朝圣之路一直心向往之。虽然只有短短两天,但所带来的震撼与感悟,值得品味终身。5月9日早上6点30出发,两小时后顺利到达乐山市,乐山取自“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乐山大佛也因此而得名,但其实乐山大佛所在的山名为“凌云山”,大佛与凌云山融为一体,“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8点40,一鼓作气登三百三十三阶石梯,到达大佛右肩处,与大佛较为近距离的接触,只见大佛依山而凿,佛头与山同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临江危坐,将岷江、青衣江、大渡河的三江会流镇于足下。大佛通高71米,肩宽24米,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直至唐德宗贞元19年(公元803年)完工,历时90年,自海通禅师的“自目可剜,佛财难得”到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捐赠俸金,直至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俸金再建,三代工匠不懈雕琢,只为镇三江洪水,保一方太平。最终,自大佛建成至今历经1300多年风雨,此处再无水患。顺着陡峭的九曲栈道,可以达到佛脚处,仰观大佛像,觉得佛像更显庄严肃穆。1300多年来,乐山大佛看大江东去,佑佛法西来,观凌云山春来春去,镇三江水潮涨潮去,无论王朝更迭、朝拜之人新人换旧人,大佛一直以永恒的姿态,慈悲怜悯的目光看着芸芸众生,佑护着一方百姓。在1962年时,大佛整整闭目一年,直至1963年才重新睁开双眼,据说是因为当时大饥荒,尸横遍野,佛祖不忍看到生灵涂炭,于是紧闭双目,不禁落泪。

我觉得我被一句话骗了十多年,记得小时候看《风云》里面有一句台词“水淹大佛膝,火烧凌云窟”,可能当时很酷,就一直记忆犹新,但事实是:一旦江水没过大佛脚背,就意味着发生水患,没到大佛膝,那真是世界末日了,更何况大佛修建之后就没有发生过水患。虽然被《风云》坑了,还是参观了当时《风云》的取景现场——东方佛都,内有三千多座神态各异的佛像,更有少见的燃灯佛祖像,与乐山大佛背靠背、心连心;还有媚态观音像,雕刻精细,栩栩如生。佛由心生,相由心生,情态各异的佛像也正是世人内心世界与现实诉求的反应,念而不执,方能达到“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晚上到达峨眉,观赏了灵秀剧院的演出——《功夫峨眉》,虽然没有张艺谋的《印象刘三姐》唯美,但其精彩程度丝毫不亚于后者。演出在一位位峨眉仙女仙童手托莲花灯翩翩而舞中开始,接着体现力与美的杂技、峨眉武术、童子功等应接不暇,大武师挥鞭如棍、硬气功打枪不入、软童子转脸看背等绝活令人瞠目结舌,当然我最难忘的还是川剧变脸,一甩一抖一点一剁,无论哪种形式都是一秒之间脸谱已换,表演艺术家甚至就站在你面前,还是看不透、猜不透这瞬息变换的绝活,无论哪种演出,都是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艺术家们将自己最美好的姿态、最精彩的作品呈现给了观众,直到演出结束大家都还沉浸在感慨中不能自拔。

第二天,4点40就起床出发了,经过两个小时的盘山公路,到达峨眉半山腰——雷洞坪,在满目掩翠中步行1。5公里后乘坐索道到达峨眉金顶。可惜天公不作美,山顶烟雨蒙蒙,但在登上金顶的一瞬间,看到烟雾缭绕中的普贤菩萨金像,我就情不自禁的“哇”了一声,3079米海拔上那座48米的金像在烟云中若隐若现,真如菩萨降临人世一般,靠近一看更是赞叹,天下峨眉,十方普贤,金顶的普贤菩萨像三层四面十方,代表着普贤菩萨的十大行愿和佛教的十个方位,普贤菩萨的十个头像神态各异,代表了世人的十种心态。如果说乐山大佛给人的感觉是庄严肃穆、慈悲怜悯的话,这尊普贤菩萨像给人的感觉则是幸福与圆满,向善的力量与追求幸福的勇气。金顶之上还有金银铜三殿相映成辉,因为天气原因没能欣赏到金光遍洒、佛光普照的盛景。之后步行下山慢慢欣赏峨眉山的风光,峨眉天下秀,但今天她始终如一位娇羞的女子半掩半露,在烟云中含羞带怯,尽管如此,并没有影响她的“秀”。在广西巍峨的十万大山中,桂林的山也以秀而出名,桂林漓江边的山带有水墨的气息,是水性养山性带出来的毓秀,而峨眉山却带有佛气,是佛性育山性蕴出来的灵秀。在峨眉,仿佛空气中蕴润着禅香,耳边回荡着梵音,让人觉得在这样一座灵秀的山上一切皆有因缘,佛渡有缘人,没准下一秒佛祖就会在你面前显灵。

我觉得无论是对中华文化、佛教文化感兴趣,还是心绪浮躁想感受净化,抑或纯粹是想观赏风景,乐山、峨眉线都是很好的选择。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6 11:4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