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论民族音乐何去何从 |
正文 |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国的技术不断地涌进中国,艺术也在其中。这次笔者就以音乐为话题,与广大读者谈谈现今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可以说音乐是无处不在的,因为网络媒体的发展,我们在哪都能听到音乐,也在哪都能少不了音乐,游戏有音乐,逛街有音乐,甚至于睡觉都有所谓的催眠音乐,然而,在诸多音乐中,我们听到更多的是流行音乐,我们的民族音乐去哪儿了?难道曾经的辉煌时期就一去不复返了? 民族音乐,顾名思义,就是各个民族的音乐,它代表的是这个民族的文化,这个民族的精神。可惜,随着流行音乐狂袭全球,我们还有多少人听民族音乐,又有多少人去了解过民族音乐?可以说,很少。如今,看看我们的手机,翻翻我们的MP-3,不是嘻哈就是R&;B,照着这样下去,很难说若干年后,我们还能听到民族音乐。虽然也有好些新一辈的年轻人去接替这个“职位”,但,如果没有听众迟早会有泯灭的一天。那我们的民族音乐应该怎么办?难道就止步于我们这一代了吗?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的民族音乐可谓是占据了一片天。那时也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可随着改革开放大门的打开,随着港澳的回归,流行音乐慢慢的渗入到了大陆,什么《保卫黄河》已经被《吻别》所代替,(在这里,笔者没有针对任何人,请喜欢张学友的朋友不要咒骂笔者,谢谢!)以前的大好市场不得不与后生分享,对于这样,我们的民族音乐应该怎样?难道就任它慢慢消失于历史长河中?最终被贴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标签?我想,这都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 鉴于目前这样的局面,我们的艺术家和喜爱民族音乐的歌者们,都在不断的尝试,尤其是新一代的歌者,他们改变了通俗的唱法,加入了一些流行的元素在里边,然而,结果并不是很乐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笔者认为,民歌要创新,就必须从整体出发,而不是简单的改变唱法就行的,在这上面做的比较好的有刀郎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周笔畅的《浏阳河2008》,当然,也还有一些,但毕竟是少数。那么怎么做才能让歌曲被大众喜欢呢?个人认为主要在于三个方面,作词,编曲,制作,这些都应该有所创新,而不仅限于唱法和演绎形式上的改变。 首先谈谈作词,作词者可以的改变传统的作词手法,适当的加一些新的词汇在里边,也可以改变一下表现手法,让词更能被年轻观众接受。其次是编曲,编曲是一首歌曲很重要的一部分,他决定一首歌曲的表现能力,也决定着首歌曲能否表现出词曲作者所要表现的情感。编曲属于幕后工作,一般我们都只会看见歌曲上写作曲,作词者,很少看见编曲者的名字。在这里我想跟大家强调一下,编曲不同于作曲,作曲是为一首歌谱写的主旋律,而编曲是对一首歌的住形式作出改编,包括歌曲的节奏,旋律,和声等,编曲者通过编曲可以让一首歌更具感染力。再次是制作,这个看似与音乐本身毫无相关的工作,却是音乐后期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随着音乐市场的发展,对音乐制作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一名音乐制作人,必须要有敏锐的市场洞察能力,其次还要熟悉各种乐器的表现力和良好的乐感,总的来说,音乐制作人就像一部电影的导演,他决定一首音乐的好坏。 综上所述,我们的民族音乐在这上面多加已创新,做一点调整,我想,我们的民族音乐将不再是“曾经的辉煌”。 以上所述纯属个人观点,可能有不对的地方,各位就当茶余饭后的谈点吧。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