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飘香的炒米(散文)包国卿
正文

炒米是蒙古人一种美食,也是每一户家庭里常备的便食,又是蒙古人招待客人白食和红食中白食牛奶、乌仁莫、黄油、奶豆腐、奶皮子的主要一品,蒙古人最爱吃的也就是它了。

炒米,是古代蒙古将士远征、游牧必备的食品。它易于携带,不腐、不烂。没有水的情况下可以干吃,还可以用牛奶、马奶、羊奶搅拌成食,巧妙解决了无水状态下生存问题,号称成吉思汗远征中火锅、牛肉干、炒米三宝之一。

炒米,酥脆甘甜,咀嚼在口中,一种淡淡香味萦绕于怀,又称蒙古人神吃。

炒米是用生长在蒙古高原上一种散糜子加工而成。具有热量高,营养高,耐饥饿等特点,一顿只要吃上一小碗就能抗上一天不知道饿。炒米的发现与加工制作,真可谓蒙古人对饮食文化的一大贡献呢。

炒米加工是一项费时费工的事。过去加工方法是将干净的散糜子用水浸泡,上锅闷蒸,在沙锅里炒熟、冷却,然后铺均用石碾碾几遍,以不损坏米粒形状,去掉外壳为佳,太碎了也不行。在我老家每一户都炒炒米,可是炒米色、香、脆程度却不尽相同。有的火候大炒老了,米就全崩花了,一上碾子炒米全碎了,炒出的炒米碎碎糟糟,颜色深红,也不好看,吃起来发苦,口感不好;火候太轻了米生心子,食用起来人消化不了。炒米闷蒸,火候更是十分重要,太熟了就烂了,炒米就像皮条嚼不烂了,火候保持在七八层,这时捞出来才正好,加工出来的炒米色黄而不焦,米酥脆而不硬,泡在奶中色味香美,酥脆可口。在我们村子里,我最喜欢吃母亲炒的炒米,香酥脆,放到嘴里酥的一下就化了,那是我记忆中全村最棒的,二十几年兵没少带部队去,就是南方人口口声声称是生的,可还争抢着吃。记得我小时村部来了贵重客人,村干部都上我们家去要炒米,因为竟白要,有时我妈不愿意给,就翻箱倒柜自己上手,留得一串哄堂大笑走了。

从部队转业后,我又回到了家乡。听说旗里有个叫巴胡塔的地方炒米炒的好,每次下乡都想法到这个小村走一趟,果然不错,而且每次回旗里都买上一些带回去让大家品尝。这里老乡们都特别好,她们不仅会炒炒米,还对炒米很有研究,能讲出炒米中含有维生素、淀粉等许多营养成分和道理,让你心服口服。一段时间不去,就想那乡亲们满桌花盘子里的奶豆腐、奶皮子、乌录漠、黄油、白糖、自家做的糕点、炒米,就像想我小时候和父母亲在一起一样。

随着社会发展和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重视自我保养,食用绿色产品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有时我也急切的想为坨子里人办一点事,假如把老乡们那些美食装在一个大礼包中推销出去,我想不但中国人喜欢,连老外也会喜欢呢。到那时,不但国内的客商,连老外们纷纷涌进坨子里购买,那乡亲们致富还待何时呢……

我的家乡还有许多除炒米以外的土特产品尚未得到很好的开发,如:纯绿色的沙漠稻米、高粱米、山杏等。前不久,我还特意写了一篇关于发掘家乡土特产品的文章,我真希望能为家乡尽快致富尽一份自己的责任。

分享: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0:3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