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乐在山区勤耕耘 |
正文 | 乐在山区勤耕耘 ——记华泉中心校陈锡荣老师 作者:颜石敦地址:湖南省桂阳县华泉中心校 手机:邮编:邮箱:yanshidun@126。com 站在你面前,他大山般伟岸,青杉般挺拔。同他一起工作,你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和积极上进的动力。他就是陈锡荣老师,现任教于华泉中心校。 义工 陈老师是华泉中心校的开创者,学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浸透着他的汗水。他是学校的泥瓦工,钳工,电工,水管员。他粗糙的大手为学校砌过砖头,架过水管,平整过操场,粉刷过墙面。 在他的办公桌下,有一个工具箱跟随了他三十四年,里面装着砖刀,铁锤,钻头……每个学期开学前,陈老师都会对全校的课桌椅仔细检查一遍。给三只脚的椅子“接腿”,给破败的桌面“整容”,动作熟练,有如专业木工。然而,陈老师从不在大家面前摆功,从不向学校要一分补贴,他是大家公认的义工。 班主任 从教34年,陈老师一直是班主任,他管理班级以“勤”字当头。学校领导、老师叫他老革命,学生则亲切地称他为“老解放”。 说到“老解放”,这是有故事的。陈老师喜欢穿解放鞋,由于他勤下班、勤查寝、勤家访,几十年来,穿破的解放鞋不下200双。华泉乡的山山水水,处处都有他家访的足迹。有个姓陈的家长总喜欢风趣的对人说:“陈老师,那可是我们一家三代的班主任,他到我们家家访,我叫他老师,儿子叫他师爷,孙子得叫他师公。” 每天,陈老师是息得最迟的,起得最早的,在学生中享有很高的威信。不管是做操,还是列队,他往操场一站,目光一扫,几百人的队伍顿时鸦雀无声。晚上就寝时,那些好动的学生,一听到“老解放”来了,大气都不敢出一声。再捣蛋的学生,只要到了陈老师的班上,也会变得服服帖帖。 教学能手 陈老师是班级管理的高手,也是把教学能手,34年里,一至九年级的数学他都上过。他不管是带小六毕业班,还是带初三毕业班,班上的数学成绩在全县都是名列前茅的。 一个70年代师范毕业生,在课改风起云涌的当今,为什么不会落伍?这在于他有乐此不彼的学习精神。陈老师摒弃陈旧的教学思想、方法、手段,以新课标指导课堂教学工作,把课堂教学的重点转移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来。引导学生学会合作探讨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做好备课工作,深入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充分了解学生、教法,做到上课有所依。坚持多听课,通过听评课的方式来向其他教师学习,虚心向他们请教。在教学中他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可敬的兄长 在同事眼里,陈老师不仅仅是教学上的带头人,更像是他们的兄长。所有与陈老师共过事的人都说他为人正派,耿直,原则性强。 有一次,一位年轻教师没出早操,被陈老师当众狠狠批评了几句。他当时心里很憋屈,认为陈老师小题大做,但事后想起来,觉得自己太不应该,不该计较这些小事。 华泉中心校先前没办教师食堂,外地教师都喜欢到陈老师家里蹭饭吃。每次,陈老师都是热情招待,百烦不厌。如果他们要到学生家里家访,陈老师都会不辞辛苦地在前带路。年轻人有了不顺心的事,都会向陈老师寻求帮助。 兰花本是山中草,还向山中种此花。三十四年来,陈老师无论是教学,还是做人,都深得广大师生、家长、同事和领导的认可和尊重。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